![]()
1644年3月明朝亡于李自成,天下分裂成为四大势力:李自成之大顺、张献忠之大西、南方明朝延续之南明、关外大清。
从纸面实力来看,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消灭明朝,占据北方半壁江山,属于是最强势力。
南明是为明朝的延续,占据南方的半壁江山,拥兵百万,属于是排名第二的势力。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占据富庶的四川,虽然实力不如关外大清,但毕竟是关内崛起的势力,更具有影响力,面对的阻力也小,可以说是排名第三的势力。
大清占据关外,虽然纸面上实力不如大顺和南明,但也是一方强悍势力,稳压张献忠的大西,只不过因为处于关外,是最被排斥的一方势力,因此是排名最末的势力。
![]()
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是明朝的建州左卫指挥使、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努尔哈赤这个边疆武将,靠着叛乱建立的割据势力后金(大清),竟然在入关以后,迅速横扫一切,席卷天下,从最不可能的势力成为最终获得胜利的势力,成为下一个大一统王朝。
其他三方势力则是笑话百出,李自成先是消灭明朝,使得天下失去主心骨,促成清朝的趁机入关,再是在京城进行追赃助饷,得罪官绅阶级这一精英阶层,使得官绅阶级对其很是不满,又促成了清朝入关以后,只是在表面上维护官绅阶级的利益,便是迅速获得官绅阶级的支持,真可谓是清军入关第一功臣。
再之后则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个在明末顺风顺水的人物,面对清军却是不堪一击,还没有怎么打,便是迅速下线,似乎他们的存在就是助清朝入关统一天下的。
![]()
南明则是闹了最大的笑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端,那便是“明知内斗会亡国,亡国也要内斗”,大敌当前,同姓先争,还痴心妄想成就中兴之业。
先是隆武政权和鲁国监国政权互相斩杀对方来使,差点兵戎相见,并且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而不是清军身上,结果清军趁虚而入,先破鲁监国政权,再破隆武政权。
到了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更是将同姓之争发挥到极致。
在失去长江天险和东南数省以后,广东广州建立的绍武政权成立以后的第一件大事,不是防备清军,而是与广东肇庆建立的永历政权兵戎相见,结果是大败不说,还使得清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是消灭绍武政权,并且夺得广东一省,实力大损的永历政权,则是经广西逃往湖南,两个政权仅有的实力都消耗在内斗之中,成全了清朝。
![]()
当同姓之争结束以后,只在西南一带苦苦支撑的永历政权又迎来新的内斗,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创下了自万历年间努尔哈赤起兵叛乱以来,明对清的最大战绩,本可以创下更大的战绩,却遭到孙可望的背刺,最后永历政权在一次次内斗中错过了太多的大好时机,消耗掉了内部的有生力量,直到灭亡。
南明这样的畸形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真是罕见至极,大敌当前,一群聪明人却干着最愚蠢的事情,最后一起覆亡,以至于后世提及不要内斗为先时,都会特意说道要不复南明旧事,以南明为反面教材。
清朝得天下之易,以至于雍正帝之后在《大义觉迷录》中也是得意洋洋的说道:“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师时,兵亦不过十万,夫以十万之众,而服十五省之天下,岂人力所能强哉!”
一个泱泱大国,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帝国,为什么在崩溃之后,出现这种奇葩的内斗历史呢?为什么会戏剧性成为四大势力中最不可能的那个势力呢?
![]()
这才是我们读历史需要警惕,需要深思的,需要好好思考的,但是对于一些赢学家来说,他们不会考虑这么高深的事情,而是会用不多的逻辑从其他方面来证明自己赢了。
比如最近的网上热议,说洪承畴是康熙帝的生父,潜台词就是你们入关得了天下又怎么了?你们的皇室被偷家,还是我们赢了啊!
说来也是搞笑,这个漏洞百出的热议说法,竟然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其来源只不过是野史记载中洪承畴被俘以后,皇太极曾以庄妃也就是孝庄太后劝降洪承畴,所以认为孝庄太后是康熙帝生母,洪承畴是康熙帝生父。
这还有没有基本逻辑呢?
洪承畴(1593年—1665年)与康熙帝(1654年—1722年)差了那么多岁,孝庄太后(1613年—1688年)又是康熙帝祖母,她怎么能瞒天过海的生下康熙帝?并且使之继位?当清朝的统治集团成员都是智商不够吗?
![]()
还有最基本的清太宗皇太极又岂会以自己后妃劝降洪承畴?就是想要以女色劝降,也可以找其他人啊,为什么非要自己的妃子?
而且话又说回来了,孝庄太后虽然有才能,但颜值并不高,她之所以可以成为皇太极的崇德五宫后妃之一,更多原因是她是满蒙联姻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其实并不得皇太极宠爱,皇太极最喜欢的是宸妃海兰珠,所以皇太极即使要下血本,也不至于找孝庄太后。
还有一个关键是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孝庄太后不会汉语,基本交流都做不到,又谈何劝降?
更为关键的是,即使是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首位通过DNA研究确定清太祖努尔哈赤Y染色体类型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者),说道自己曾在2019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的后代,结果显示他们来自努尔哈赤的C2B1A2B1-F14751这条支系,这意味着所谓的“换种论”不能成立。
![]()
另据中新网消息,严实教授还指出:“从基因科学的角度来看,康熙生父另有其人一说没有证据支持,努尔哈赤、康熙、雍正、弘昼是相同父系。”
但是赢学家们依旧不听,反而又赢了一次,说道清朝的皇室被偷了两次家,一会拿某部影视剧中学到的历史知识,说道雍正帝被甄嬛联合十七弟果亲王偷家了,一会拿野史记载中乾隆帝出自海宁陈家说事,真是令人无语。
赢学家们的这种阿Q式精神胜利法,实在令人无语,历史可以大胆讨论,但是要仔细论证,或者需要最起码的逻辑,而且历史是要以史为鉴的,而不是当时一塌糊涂的输了,后世一些人不思考为什么会那样,却要通过莫名其妙的偷家论来证明自己赢赢赢,连最基本的逻辑都不讲,这样的闹剧到了最后,不是赢赢赢,而是自黑,而是贻笑大方。
奈何阿Q们总是乐在其中,甚至对于清醒、说真话的人反而是怒目而视,认为你不跟着他们赢,你就是错的,对你是咬牙切齿,扣上各种帽子,最后再自信的迷之一笑,继续沉浸在赢赢赢的世界之中,浑然不觉自己之丑相,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可悲。
![]()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