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菲律宾达沃11月6日电 通讯|“一颗榴莲的旅程,更是一条连接希望的路”——菲律宾榴莲对华出口为当地果农带来新生机
新华社记者聂晓阳
雨刚停,越野车在湿滑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车轮卷起阵阵泥浪。菲律宾榴莲季已近尾声,平地上的果实大多采完。近日,记者来到菲律宾南部达沃市,跟随当地果农上山,探访榴莲种植园。
达沃被称作“菲律宾榴莲之乡”,榴莲出口量占菲律宾80%以上。当地榴莲多生长在火山土壤和湿润山坡上,果肉厚实香浓。自菲律宾榴莲2023年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后,中国迅速成为其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
在达沃市托里尔区卡蒂甘村,山地起伏,绿意层叠。放眼望去,榴莲树一棵连着一棵,有的枝头上缀着密密匝匝的果实。在一片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运鸡粪、割草。“我们全用有机肥,不打除草剂,割草都靠人工。”一位果农边擦汗边说。
在附近的伊纳央岸村,榴莲种植户杰玛丽·德奥告诉记者,自从榴莲能出口到中国,她家收入显著增加,还买了家中第一辆汽车。“以前榴莲丰收不一定好卖,现在多收一颗,就多一份踏实。”她笑着说。
负责收购并将榴莲出口到中国的当地梅龙公司负责人李小梅说,榴莲果实沉重、壳硬刺满,只能人工采摘,再一袋袋背下山。在山区,果农多靠摩托车或三轮车运果,有时一次只送来三五颗,但这可能就是一家人几天的生活费。
梅龙公司位于达沃北部提邦哥地区,四周是果园与仓储区。今年2月,菲律宾农业部宣布,梅龙公司成为首家获准向中国出口冷冻榴莲肉的达沃当地企业。“我们想在当地果农和中国市场之间架起一座通畅可靠的桥梁。”李小梅说。
在梅龙公司的堆场,工人忙着分类、清洁、干燥,只有等级最高的榴莲才能作为鲜果出口。李小梅正指挥工人把榴莲装进印有“菲律宾榴莲”中文字样的纸箱。在冷链车间里,工人身着防护服,忙着取肉、分拣、包装。女工艾萨·蒂潘说:“有了这份工作,我不仅能贴补家用,还能让孩子继续上学。”
菲律宾榴莲出口商协会主席拉里·米库洛布说:“出口到中国让我们对生活更有信心,也促使我们改进种植方式。”
“从达沃肥沃的土地,到中国繁荣的市场,我们的榴莲承载着无数农民的希望与梦想。”菲律宾农业部官员马卡里奥·贡萨加说。
中国驻达沃总领事赵秀珍说,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为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国家创造新的合作机遇。作为全球最大的榴莲进口国,中国为菲律宾榴莲产业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临别前,记者请达沃当地果农对中国消费者说一句话。杰玛丽·德奥说:“当中国消费者剥开一颗榴莲时,我希望他们知道:一颗榴莲的旅程,不只是贸易的故事,更是一条连接希望的路。”(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