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月6日讯 11月6日,港交所迎来4家公司IPO——小马智行(02026.HK)、文远知行(00800.HK)、旺山旺水(02630.HK)、均胜电子(00699.HK)。同日,大明电子(603376.SH)登陆上交所。
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同属L4级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是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旺山旺水则是一家专注于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领域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商,该公司已获取并开发了两款核心产品LV232及TPN171,分别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和勃起功能障碍;大明电子专注于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是该细分领域的头部供应商之一;均胜电子是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计,该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供应商,同时其还在积极推进“汽车+机器人”战略,为机器人提供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等关键零部件。
其中,两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上市首日双双破发,分别收跌9.96%和9.28%,与汽车电子公司大明电子暴涨413.55%、医药公司旺山旺水首日大涨145.7%形成鲜明对比。
截至11月6日收盘,小马智行股价为126.1港元/股,总市值达444.4亿港元;文远知行股价为24.4港元/股,总市值达237.1亿港元;均胜电子股价为20.24港元/股,总市值达31.39亿港元;旺山旺水股价为82港元/股,总市值达54.68亿港元;大明电子股价为64.45元/股,总市值达257.8亿元。
自动驾驶遇冷
自动驾驶行业在本轮IPO中遭遇寒流。
文远知行开盘即破发,开盘价24.98港元,较27.1港元的发行价低7.8%。股价全天低位震荡,最终收于24.4港元,较发行价下跌10%。按此计算,投资者每手100股,账面亏损270港元。
小马智行表现同样不佳。该股以124港元开盘,较139港元的发行价低10.8%,最终收于126.1港元,较发行价下跌9.3%。持有每手100股的投资者,账面损失高达1290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自动驾驶公司此前在美股上市当日也未能守住发行价。
L4级车队商业化是两家公司本轮募资后的战略重点。本次IPO中,小马智行募资净额高达64.54亿港元,文远知行募资净额为22.64亿港元。小马智行表示,本次港股IPO集资所得款项净额约50%将在未来五年用于推进市场进入战略,推进L4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文远知行募集资金拟将约40%用于自动驾驶技术栈开发,约40%用于推动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与运营,其余20%分别投入市场拓展及营运资金。
营收下滑与持续亏损或是投资者谨慎观望的主因。截至2025年上半年,小马智行三年半累计净亏损约45.8亿元,文远知行同期累计亏损则达65.57亿元。尽管文远知行在2025年上半年亏损同比收窄10.32%,而小马智行同期亏损同比扩大75.07%,但前者历史总亏损额仍明显高于后者。
医药新股与汽车零部件新股表现各异
与自动驾驶公司首日破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物医药公司旺山旺水凭借明确的药物管线与商业化前景,获得了市场热烈响应。
旺山旺水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九款创新资产,其中已有两款药物进入商业化阶段,这意味着,公司不仅有创新药管线梯队,还拥有商业化实践。
该股开盘即大涨超190%,最高触及97港元。尽管随后涨幅有所收窄,但全日仍收报82港元,较33.37港元的发行价大幅上涨145.7%。以此计算,每手200股的投资者账面盈利高达9726港元。
旺山旺水IPO募资总额约5.87亿港元,筹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两款核心产品LV232及TPN171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以及另外四款临床阶段和三款临床前阶段候选药物的研发。招股说明书显示,其有明确分配用于核心产品研发与产能建设的计划,其中募资净额的38%用于核心产品研发;27%用于其他候选产品研发;10%用于建设青岛工厂;15%用于强化销售及营销能力;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用途。
汽车零部件端,大明电子开盘上涨386.85%,截至收盘涨幅扩大至413.55%,全天成交量2597.25万股,成交额16.94亿元,换手率83.68%。该公司首发募资金额为5.02亿元,募资主要投向大明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新建厂区项目(二期)、补充流动资金等。
从财务数据来看,大明电子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7.13亿元增长至27.2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51亿元提升至2.82亿元,展现出稳健的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7亿元和1.14亿元,持续保持稳健增长。
而均胜电子在港股市场表现略显疲软。该股开盘报21.5港元,较发行价22港元下跌2.3%,该股最终收于20.24港元,较发行价下跌8%,每手500股账面亏损880港元。
作为传统汽车电子企业,均胜电子业绩表现更为稳健。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58.44亿元,同比增长11.45%。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同比增长18.98%。另外,该公司Q3单季度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约402亿元,前三季度累计约714亿元。
2025年以来,香港IPO市场持续高歌猛进,今日新上市5家企业中,4个登陆港交所,便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
在近期港股IPO规模已达到2164.74亿港元。这是自2021年的高峰后,时隔4年香港IPO再次突破2000亿港元。同时,2025年后续2个月仍有大量公司等待上市,香港IPO正不断逼近2019年至2021年间所创下的3000亿港元巅峰。
“硬科技”企业正成为赴港上市的主力军。从目前等待聆讯的企业来看,还有来自机器人、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汽车零配件等领域的企业,既有南京硅基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独角兽企业,也有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A股企业。
展望未来,如港交所CEO陈翊庭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所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资本市场,这是内地的几个交易所及港交所多年耕耘的成果。接下来,需要把中国资本市场打造成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而在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中,几个交易所可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