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博雅音乐厅里热闹非凡,近600名师生挤在现场,见证海西文化传媒产业学院的揭牌仪式,而最让人意外的是,台上接过客座教授聘书的,竟是以搞笑综艺形象深入人心的演员王祖蓝。随着“有请王祖蓝教授”的话音落下,现场掌声雷动,但消息传到网上,直接炸了锅——有人喊着“期待蹭课”,有人直言“搞笑艺人能教什么?”,还有人调侃“他忙综艺赶通告,有时间给学生上课吗?”,两极化的评论让这场校企合作成了全网焦点。
![]()
其实这事儿并非“突发跨界”,背后藏着清晰的合作逻辑。这次成立的海西文化传媒产业学院,是学校和海西传媒集团联手共建的,而王祖蓝不只是明星,更是这家传媒集团的联合创始人,旗下签着龚俊等艺人,手里握着综艺制作、影视拍摄的一线资源。更关键的是,王祖蓝并非“野路子”,他是香港演艺学院戏剧系科班出身,在TVB跑了十年龙套,曾在《皆大欢喜》里一人分饰九角,还拿过香港舞台剧奖提名,不仅会演戏、主持,还能写歌词、做配音,在《声临其境》里用九种声线惊艳全场,2024年央视春晚的方言小品更是创下收视峰值。在受聘致辞时,他没端架子,反而坦诚分享自己因为身高外貌受限,只能逼着自己跨界多领域,从主持、唱歌到写剧本样样尝试的经历,鼓励学生“别怕短板,多练硬技能”,现场还演示了“情绪记忆法”,用《奔跑吧》撕名牌的场景引导学生体会肢体表达,让不少师生眼前一亮。
![]()
![]()
而校方之所以选择他,核心是冲着“产教融合”来的。根据《2025中国传媒教育白皮书》,76%的院校都存在“理论教学和行业脱节”的问题,学生学了一堆课本知识,到了职场却不懂实际操作。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本身就主打应用型人才培养,其翻译、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王牌,这次建传媒学院,就是想让学生直接接触行业一线资源。
按照合作协议,王祖蓝不只是挂个名,每年要完成48课时的教学任务,还要带学生做至少两个商业实战项目,学院还会嫁接海西传媒的真实综艺项目、实训岗位,让学生边学边练。不过网友的质疑也不是没道理——截至11月5日,王祖蓝还没正式开课,校方工作人员也坦言“授课时间要根据他的档期协调”,这就让人担心,会不会最后变成“一年见两次面的挂名教授”?而且演艺行业的实战经验能不能转化成系统的教学内容,也确实需要打个问号,就像有高校教授说的“表演教育需要方法论支撑,明星经验能不能教明白还得看后续”。
说实话,这场热议本质上是大家对“客座教授”的定位有分歧。有人觉得,客座教授就该是行业大咖来传经送宝,王祖蓝手里的资源、踩过的坑,比课本上的理论更能帮学生少走弯路,毕竟现在连张颂文这样的实力派演员也受聘高校教授,说明演艺界的实战派走进校园已是趋势;但也有人认为,大学教授得有学术沉淀,不能光靠名气撑场面,怕这种合作最后变成“名人效应的公关秀”。
其实不管是支持还是质疑,核心都离不开“能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如果王祖蓝能兑现承诺,把48小时创意挑战赛、跨媒介叙事这些新颖课程落地,带着学生做出实打实的作品,那这场跨界就是双赢;可要是只偶尔来开个分享会,那难免让人失望。
明星跨界当高校客座教授,到底是应用型教育的有益尝试,还是徒有虚名的噱头?你支持王祖蓝的这次受聘吗?觉得该怎么平衡名人效应和教学质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官媒信息来源:
1. 光明网 + 2025年11月5日 + 《王祖蓝受聘为福建一高校客座教授 主要教授表演艺术相关课程》
2. 海峡网 + 2025年11月1日 + 《有请王祖蓝教授!王祖蓝受聘福州一所高校客座教授》
3. 纵览新闻 + 2025年11月5日 + 《王祖蓝获聘高校客座教授引热议 校方回应授课安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