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6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出炉。在这个排行榜上,以中国高校13所入围前二十、8 所占据前十的断层式优势,勾勒出亚洲高等教育格局的新轮廓。
要读懂这份榜单背后的教育变迁,需先回溯《QS全球大学排名》的核心评价逻辑——其采用11项细分指标构建综合评估体系,涵盖学术声誉(权重30%)、雇主声誉(20%)等主观维度,及论文篇均引用率(10%)、国际研究网络(10%)、师生比(10%)、国际学生比例(5%)等客观指标,既侧重学术影响力,也关注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化水平。
![]()
回顾近年发展轨迹,中国高校在QS亚洲榜的崛起呈阶梯式攀升态势。2024年榜单中,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高校已展现突围势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稳居前十,香港大学跻身前五,但在那个时候前二十席位中中国高校占比尚不足50%,且部分顶尖高校在国际学生比例、出境交换生等指标上与新加坡高校存在明显差距。
![]()
进入2025年,这一格局加速迭代:北京大学以满分蝉联榜首,复旦大学首次闯入前五,香港城市大学跃升7位至第十,中国高校实现4所进前十、10所入前五十、22所跻身前百的突破,北京理工大学更是以29位的跃升成为年度进步最大高校。
![]()
尤为关键的是,中国高校在科研类指标中已形成群体优势,论文篇均引用率、教员人均论文数及国际研究网络得分均位居亚洲前列,为2026年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
在《2026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中国香港大学以100分,排名第一位。北京大学以99.9分,排名第二位。复旦大学以98.7分,排名第三位。香港科技大学以98.5分,排名第四位。
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均以98.4分并列排名第七位。清华大学以98.3分,排名第九位。香港理工大学以97.1分,排名第十位。
![]()
在排名前十的高校中,中国共有8所高校上榜,占比8%。另外两所是并列排名第三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以95.9分,排名第十三位。浙江大学以94.9分,排名第十四位。南京大学以93.3分,排名第十九位。在排名前二十的大学中,中国共有13所高校榜上有名,占比65%,处于断层式领先的地位。
![]()
2026年中国高校的遥遥领先,本质是政策支撑、资源投入与体系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深耕成为核心驱动力,近五年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用于学科攻坚与人才引育,推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基础学科领域形成全球竞争力,其学术声誉指标得分连续三年位列亚洲前三。
![]()
香港高校则依托国际化办学传统持续发力,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凭借100分的雇主声誉与高比例国际学生(均超95%),与内地高校形成优势互补。
科研创新生态的完善更让成果加速涌现,2025年中国大陆高校在 Nature、Science 发表论文数占亚洲总量的42%,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增长37%,直接推高国际研究网络指标得分。
![]()
此外,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化促使高校兼顾“学术深度”与“育人温度”,复旦大学通过优化师生比(达1:11)提升教学质量,其雇主声誉得分较上年提升6.2个百分点,印证了“成绩与素养并行”的发展成效。
在亮眼成绩背后,中国大陆高校仍需在短板领域精准发力。国际化水平的不均衡问题亟待破解:2025年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比例得分仅51.7,南京大学更是低至35.6,远低于香港大学的满分表现,未来需通过扩大英文授课项目、建立跨国联合培养机制等方式提升吸引力。
学科发展的“单极倾向”同样值得警惕,多数高校在理工学科强势的同时,人文社科类学科排名普遍落后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需强化基础文科建设与跨学科融合。
![]()
师生比与教育质量的匹配度也需优化,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师生比得分不足60,反映出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仍有缺口,可借鉴香港城市大学“小班化教学+导师制”的经验,提升人才培养精细化水平。
更长远来看,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仍是核心瓶颈,尽管论文数量领先,但高校专利转化率不足15%,远低于日本东京大学的40%,亟需构建“基础研究——用开发——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
从亚洲教育格局演变的视角审视,2026年QS榜单的变化不仅是中国高校的胜利,更是亚洲高等教育中心东移的重要标志。
但是,排名终究只是发展的“晴雨表”而非“指挥棒”,中国大陆高校未来的进阶之路,应超越指标竞争的局限,在保持科研优势的同时,深耕人才培养本质、完善学科生态、提升国际治理话语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排名领先”到“质量卓越”的跨越,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