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曾是印度手机市场的“香饽饽”。作为最早进入印度的国产手机品牌之一,雷军还受邀与莫迪总理亲切握手,赠送手机、合影留念。
早期小米在印度确实风光:建厂招工、销量飙升,市场份额一度超过20%,达到27%,稳坐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宝座。
![]()
但印度市场素有“外资坟场”之称。前期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等企业赚到钱后,便以各种理由罚款、冻结资产。小米就栽在这套“杀猪盘”里——被印度一轮轮收割后,虽然冻结资产后来解冻,但具体损失外人无从知晓。
![]()
从数据看,小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大幅缩水。2024年三季度还占11%,到2025年三季度只剩8%,相比高峰期直接腰斩。这背后,是小米从“积极扩张”到“摆烂摸鱼”的转变。
关于摆烂原因,网友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小米发现“在印度赚钱难”——只要想盈利,就会被印度收割,干脆躺平;有人觉得是其他品牌竞争力太强,把小米挤了下去;还有观点认为小米现在重心在造车和多元化业务,印度市场本就不赚钱还风险高,自然不愿多投入。
![]()
站在小米的角度,这种转变其实合理。如今小米已非单纯手机公司,而是覆盖大小家电、物联网、互联网、汽车等领域的综合科技企业。印度市场虽大,但“印度赚钱印度花”的规则下,持续投入反而可能血本无归。与其在“杀猪盘”里挣扎,不如集中资源发展更稳定、有潜力的业务。
说到底,企业逐利是天性,但前提是能守住利润。印度市场的“特殊规则”让小米明白:有些市场,强求不如放手。现在的摆烂,或许正是小米在权衡利弊后的理性选择——毕竟,把精力放在能长远发展的领域,比在“坑”里硬磕更明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