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的名字,在湖北奇石界,可谓“如雷贯耳”。他能从普通石头上看出“卖点”:他有点石成金的功夫,靠捡石头,换回了一栋小洋房;他把400多吨25000多个清江画面奇石卖到了台湾;他因一个梦而出发,在河滩捡回了一尊伟人像奇石;他的一块汽车方向盘大小的黑皮玛瑙石,卖了13万元。
![]()
锈纹玛瑙石:神韵
谈起孙军的玩石经历,大家都会津津乐道。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用他的顽强坚持,为奇石界闯出了一片精彩。
他由捡石头养家糊口,到研究石头玩出高境界,这个成长过程,不仅给人们留下无穷想象空间,也给人们留下了有益启示:舍得,才是人际交往的智慧;坚持,才是事业成功阶梯;眼光,就是财富增长的法宝。
2025年10月26日下午,有“镜头关公”之誉的中国摄影家朱正明,闻农民孙军捡到了一块“关公”奇石,特约中新社湖北分社总编艾启平,从武汉来到宜都,在宜昌市新媒体达人刘洪进陪同下,一道前往孙军家采访探营。
![]()
红花套村玩石人家
孙军的家,是个不起眼的小洋楼,共有三层。前有小操场,靠山有后院,后院又与后堂连在一起,与后山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四合院”。后院的地面上,全是五颜六色的石头,堆得如一座小山。
后堂的木柜架上,则是打磨抛光的“商品石”,而他捡到的伟人石、关公石、精品玛瑙石,则收藏在二楼的一间“精品房”里。
大家举起手机,兴奋地拍照石头,同时,也打开了孙军的话匣子,谈起了他的玩石经历。
![]()
朱正明(右)为孙军(中)赠《中华关帝图》
(一)为讨生活,运客车变成了运石货车
孙军,男,1962年农历4月15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宜都市红花套镇红花套村1组一个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
初中毕业后,孙军也成了一个普通农民。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了农村的变化,也吹开了孙军家致富的梦想。
“大胆地闯”,“摸着石头过河”。这些当年最火的话,却给了孙军的闯荡的勇气。1988年夏,孙军找亲友借钱,凑齐8千元,买回了一台南京产的小农用车。别人用来拖货,他却用来装客。跑红花套集镇到宜都城区一线,每天能收入200多元,这让孙军如获至宝,并收获了他人生第一桶金。
那时,硬劳力给别人打一天工,还只有8元钱工资。机关上班的普通干部,一个月还只有34元工资。他一天的载客收入,就相当8个普通干部机关工作一个月。
![]()
寻找快乐。朱正明授
1990年初夏的一天,孙军试着跑红花套到鄢砣村(与长阳县交界)这一条线。有几个衣着像干部,却手提蛇皮袋,带着钢钎的人坐他的车。
孙军觉得奇怪,问:“你们是干什么的,带着口袋钢钎?”,一个中年男人回答:“到柳津滩捡石头。”
柳津滩,是宜都红花套镇鄢砣小集镇清江对岸的一个大石滩,位于长阳县磨市镇柳津滩村。凡到柳津滩上捡石头的人,都会从鄢砣坐船过江,如果从长阳县城陆路走,至少要多走40公里路程。
![]()
红花套玛灵光原来是黄金玛瑙
听了中年男子的话,孙军觉得好笑。红花套人称石头为玛灵光,是种田人的三害之一(草害、石害、虫害)。玛灵光它不仅挤压了庄稼的生长空间,还时常把农民的锄头碰缺或折断,田中见到玛灵光,不是丢进沟坑里,就是丢入树林中。
孙军问:“捡石头做什么用,砌房子啊?”又一个年龄偏长的男子笑了,说:“捡回去供着看啊,这叫观赏石,还可以卖钱。”
孙军只对赚钱感兴趣,听说能卖钱,嘴中没言语,心里却起了波澜,想看看石头怎么赚钱。从此,孙军跑客到宜都城少了,路鄢砣多了。
石头是笨重之物,这些城里人捡到的好石头,都需要人从河滩搬运到船上,过江后,又要从河底搬至公路。几个捡石头的人,要孙军帮助他们搬石头,大一点的石头,搬一块,给1元钱工钱。孙军说:“帮忙可以,钱就不要了。”
![]()
孙军讲石头故事。朱正明摄
从此,只要遇到孙军在鄢砣等客,他便成了几个捡石人的义工。混熟了,有时,连车费也不要了,还请他们到家里吃农家饭。让几个捡石的人从内心感动。
1990年8月的一天,孙军运客途中,见白石溪中有块石头,图案像个鸭嘴兽,便捡了搬上车。这是孙军第一次捡石头,刚好车上坐着一个捡石头的男子,问卖不卖,说:“我出30元钱”。
孙军听了心中一喜,但不动声色,心想,30元,相当自己跑两䠀鄢砣车了。见孙军沉默没吱声,男子有点急了,加重语气又说:“我出50块。”
第一次“摸石头”,就卖了50元。孙军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由于孙军为人的豪爽,他在与捡石人徐建、朱绪南(宜棉下岗工人)等人的交往中,建立了友情。
这些人都毫不保留地传授一些捡石头的技巧,也就是寻找发现奇石的方法。如“反差要大”,“色彩要艳”,“要有文化(内容)”,“石头要完整圆润”等等。
孙军用农用麻木车跑客运,严格说不合法。但当年允许大胆闯,即使被抓住,也只是撕掉车上的牌子。换一个牌子,又继续跑。
家里的责任田渐渐因城市建设快征收光了,一家人要吃饭,国家又不可能给农民发工资,因此,执法部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91年初的一天,徐建、朱绪南等人又到柳津滩捡石头,孙军客车也不跑了,跟着石友“过河”摸石,来到了柳津滩。他用四个小时时间,捡到了5块清江画面石,请石友徐建、朱绪南等人评判。
![]()
50元买的清江画面石:火神
几人翻开石头,用水淋湿,看了看,说这5块石头不错,至少可以卖500元。孙军很开心,500元钱,跑宜都线客运,至少要两天,跑鄢砣线,至少要5天。
捡石头能赚钱,还跑什么客啊?开车拉客,车有磨损,天天要加油,还担心出车祸事故,捡石头,只要眼光好,有一身力气,可以无本万利,何乐而不为呢?
1992年,孙军终于下了决心,调换了赚钱门路,他不跑客了,一心一意地跟着朱绪南、徐健等石友们去清江河滩捡石头。
孙军文化不高,但悟性极好,他的眼睛,仿佛就是一个雷达,扭头一扫,10米以内的石头,只要有花色的,都会进入他的视线。
![]()
孙军捡石头
眼力与力气,是捡石头的两件工具。知道石头值钱的人多了,捡石头人也开始多了起来。
孙军有一次在河滩捡石头,很快捡了一堆。许多石友凑过来购买。在河滩上购买,称为“滩价”,比放在家里卖要便宜。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天的石头,10多个清江画面石,仅滩价,就卖了600多元。后来发现,这些石头,石友们“滩价”到手,30元的“滩价”石头,转手就卖了300元,有的甚至卖到上千元。
渐渐,孙军熟悉了捡石头的基本方法,也有了自己的主见。
1995年春的一天,孙军与朱绪南等人又来到了柳津滩。孙军捡到了一块红花纹石头。放在一堆石头中,请朱绪南老师看,有用的,就搬上车运回去,没有用的,就丢在河滩上。
朱绪南看了看,认为孙军捡的这块红花石头枝纹太满了,便将这块石头从堆中搬出,丢到了河滩上。孙军说:“我看的是枫树,枫树的红叶,不是满树吗?”
![]()
清江画面石:秋韵
朱绪南说:“捡石头如绘画,要留有空白,这石头太满了,把天压着了。”这次,孙军没有听老师的话,把这块红色石头还是带回了家。
刚运回家,这时,徐建来了,说:“你这块石头卖给我,我给个滩价。”孙军说:“两百元,你拿去!”徐建说:“100元。”孙军说:“成交。”
徐建将石头打磨抛光,取名《秋韵》,不久,就以数千元价格转手卖给了一个收藏家。这块秋韵,连续参加了两届全国奇石大展,获得一个银奖,一个金奖,成为宜昌最早的名石之一。
就在1995年秋的一天,孙军在柳津滩还捡到了一块150多斤重的浮雕画面石,取名《嫦娥奔月》,“嫦娥”腾飞在空中,很有动感,回头下望,又有留恋人间之态,底部是紫色的,空中还有个满月。
孙军捡石头,有老婆杨修梅的帮助,他们夫妻同心,加之,杨修梅是当地有名的“大力士”,很快,家里石头满屋,来看石头的客人络绎不绝。这块《嫦娥奔月》,从鄢砣搬回家后,叫价1500元。好画面,高价位,立即引起轰动。
武汉曹先生,是个生意人,也是大奇石收藏家。闻讯后,要他在宜昌的弟弟来到孙军家,还价1000元买下这块石头。
![]()
孙军孙浩父子同心
孙军说:“这块石头,值1500块,不要还价。”讨价还价未果。
曹先生的弟弟走后不久,又有10个身份不明混混来到孙军家,他们认可1500元价格,但要打欠条(白条)把石头拿走。
孙军知道,打“白条”拿走石头,等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孙军毫不让步,也不与他们争论,只一句话:“你们拿现金来数,石头马上拿走,没有现金打白条,免谈。”
孙军不敢过分得罪这帮人,便叫老婆做饭他们吃,这群混混,与孙军纠缠了一夜,也没见孙军松口,才无可奈何地离开了。
第二天,宜昌城区古坟溪的石商范波来了,孙军价格喊到了2000元。范波为人大气,没还价,直接数了2000元。
此时,随范波一起的曾姓客人,对范波说:“这块石头,我出2500元,你把石头让给我。”这石头,转手又姓了曾。
武汉曹先生闻讯后,打电话对他弟弟说:“孙军的这块《嫦娥奔月》,我们失误了,得想办法买回来。一打听,石头报价已到了12000元。
曹先生指示弟弟,还价6000元钱,把石头它买回来。当曹先生的弟弟来到曾姓石友家再次面谈时,石头报价又涨到了3.8万元。
1996年,孙军用跑农用车客运和卖石头积累的钱,将土墙屋换成砖瓦小洋楼。
![]()
孙军的清江流纹石:佛僧
(二)甘当傻子,他把三峡奇石卖到台湾
孙军虽只有初中文化,但头脑聪明,爱想入非非。随着改革开放,城里人渐渐有钱了,生活由饱肚子,转向有品位。清江画面奇石,出水一幅画,很有观赏作用。因此,市场很大。孙军从中看到了商机。
他带着“大力士”妻子杨修梅,开始了疯狂地捡石头。别人是看出“文化”才捡回家,孙军是见到有花纹的石头,不管大小,不管有没有“文化”,都先捡起来,再与妻子或挑或抬或背,运上公路,再用用农用车拖回家。
孙军家卖石,人气很旺,主要是石友们认为他们一家人忠厚地道。大家到孙军家,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好品味石头,转手就可以赚钱,因此,良好的口碑,带旺了人流。
1993年冬,孙军在河滩上捡加一个“老爷”,搬回家不久,就被宜昌城区的一个周姓石友看中。当时,孙军不在家,老婆在家,周姓石友花了15元,将孙军的这个“老爷”买走了。
周姓石友给这个“老爷”做了个佛身基座,取名《佛》。没有多久,《佛》便被宜昌的藏家以8万元价格买走。
数年以后,《佛》的叫价,已达到了125万元,实价出到了35万元,但收藏人没卖。
![]()
孙军捡的清江画面奇石:佛
《佛》石轰动了宜昌市内外,大家都说孙军一家人就是一家群“傻子”。然而,对别人称他们是“傻子”,孙军不仅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还很开心。他对老婆说:“憨人有憨福,傻一点,别人才愿意缠,太聪明的人,大家虽望着你笑,心里却防着你,生怕中了你的道。”
《佛》石的升值,也增强了孙军捡石头的信心,从此,除画面石外,他更加留意人物石。
1997年初夏,孙军家来了一个衣着讲究、留长胡须的雅士。孙军一眼就认出是宜昌日报有名的“巴楚石匠”王文华老师,原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数次到他家访贤, 是奇石界德高望重的人物。
王文华听闻孙军石头卖得火,又卖得便宜,便来看看。果然,他看中一个灰岩质龟形石。王文华老师说:“这个龟很有趣,我喜欢,你说价,卖给我。”
孙军哈哈一笑,说:“有石头能让您喜欢,是我的荣幸,这个石头不卖,您若真喜欢,我送给您!”
王文华说:“送我不要,我虽出不了大价钱,三五千元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
孙军赠友人的《丹凤朝阳》。翻拍
两人一个要出钱,一个要白送,几番推辞,最终,还是王文华老师妥协了,收下了这块石头。
孙军的“傻气”,终于给他带来了福气。1998年秋的一天,“巴楚石匠”王文华,带着一名叫李炳泉的台湾商人,又来到了孙军家。
这个台湾商人,戴一副眼镜,文质杉杉,当看了孙军地上的清江画面石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想买一些清江画面石运回台湾,用以装扮位于台湾省台南市四湖乡的美山佛堂(即下营慧山寺),用画面石做佛堂的镇殿宝石,并拟建一个长江奇石馆,供往来台湾的客人参观。
![]()
台商(左二)宜昌购石。翻拍
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商定,不管画面石品相好坏,大的不超过30公斤,小的不小于8公斤,只要有花纹就行,30元一个。
谈妥后,孙军调来大卡车,与李炳泉商议好,每台车,装500个石头,运到宜昌夜明珠码头交货,运费由李炳泉出。
李炳泉毕竟是个商人,他担心农民孙军给的石头数量不足,便派代理人汪先生愉愉地数了几车,结果发现每车都多出了许多石头。
几天后,李炳泉经纪人汪总来到孙军家,他严肃地说:“你装上车的石头,有点不对头啊?好像不是500个。”
孙军心头一惊,马上拍着胸说:“汪总,这么说,每辆车,我确实装足了500个,如果每辆车少了一个石头,我赔30个,所有工人上下车的工资,都由我出。”
汪总突然哈哈笑了,说:“你每车的石头,不是给少了,而是装多了,李炳泉老总要我是问你,为什么要这做?这不是傻吗?”
孙军笑着说:“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每辆车,都多装了30个到50个,就是怕路上车辆巅波掉几个下来,或被人拿走几个,到岸后数量不足,没想到,李总是个精细之人,还专门派汪总这么客气来我家,告诉我石头装多了。”
这一年,孙军卖了13车清江画面石到台湾。这些石头,经宜昌夜明珠玛头,运到上海黄浦江,再海运转至台湾台南市。这一年,孙军仅卖给台湾的清江画面石,就赚了10多万元。
![]()
石山
为了感谢王文华老师这个中介人,孙军用提包装了6.5万元现金,到宜昌登门感谢。没想到王文华老师不仅拒收,还把孙军教育了一番。
王文华说:“我是拿工资的人,钱来得轻松。你是靠力气吃饭的人,挣个钱不容易。你送钱我,是在引我犯错误啊。”说完,把钱硬塞进孙军提包里,把他推出了门。
1999年、2000年,李炳泉通过经纪人汪总,又找到孙军,买了近30车清江画面石原石运回台湾。清江画面石的优点,是石质好,属带玛瑙质的石英砂岩,每块石的色彩、图形都不一样。
三年时间,经孙军之手,运往台湾的清江画面奇石40多车,约400多吨。而这400多吨25000多个石头,大多数又是妻子杨修梅用双肩从河滩挑上公路的。
(三)梦想成真,他捡到一块伟人奇石
1995年,正是清江高坝洲电站修建如火如荼之际,坝上产画面石的河滩,蓄水后,都将永沉江底。宜昌宜都的一些奇石爱好者,都成群结队来到坝上的清江河滩,狂热地捡石头,想在高坝洲大坝蓄水之前,淘到最后一批奇石宝贝。
这年初冬的一天晚上,孙军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毛主席来到他家,与他握手。突然,梦境跳到柳津滩,石滩红光满天,轻雾弥漫在整个清江山水间。
梦醒后,孙军马上起床,他叫醒妻子杨修梅,说:“今天,我们到柳津滩捡石头去!”
杨修梅说:“你发什么疯啊,今天说好了,请人来家做事的,你又要跑出去捡石头。”
孙军说:“你不管,要你去你就去”。这天,他还约了弟弟老五和邻居老王。麻木车很快来到了鄢砣。这时,还有几个宜昌石友也来了,他们一行人乘坐木船渡过清江,来到了柳津滩。
在船上,孙军说:“我今天,可能会找到一块伟人奇石。”大家都笑他痴人说梦,说道:“找一块精品石,都要靠运气,如果真找到伟人奇石,你一定要请大家喝酒吃饭。”
![]()
清江奇石:一代伟人
孙军说:"那没问题,我有预感,因为我昨天夜里,做了一个特别的梦。”说着,他将梦境告诉了同行者。
据孙军讲,毛主席在他童年时,就在脑海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已在梦境里,几十次梦到伟人毛主席,每次梦到主席,就会把梦记录到日记本上。他说,我要把这些梦境记录,传给后人当珍宝。
柳津滩,河滩面积约有20多亩,如一个巨大的弯月,呈现在清江之滨。下船后,石友们争先恐后抢占石滩位置。捡石头,有一条潜规则,一块奇石,谁最先发现,就是谁的。别人捡到的石头你若提到,只能用“滩价”买。
孙军夫妻下船后,走了不到100米,便捡到了三块图案分明的画面奇石。这时,孙军的弟弟老五和邻居老王,各扛着一块石头要孙军鉴别有无价值。孙军见两人的石头不是缺角就是扭腰,让两人丢了再捡。
孙军说:“捡奇石,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像个三脚猫,石头就像世界上的人脸和树叶,没有一模一样的。你们要用心品味,好看是纲,奇特是金。”
正讲解之间,孙军无意间发现一块150多斤的大石头,边角有紫红的重彩花纹,当时心中一惊,他与妻子杨秀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钢钎将石头翻了个身。
说来也神,真的感动了上苍,园了孙军捡伟人奇石之梦,这是一块酷似伟人的奇石。孙军当即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石面上,清晰地印着紫红色酷似毛主席视察黄河的图案,主席仿佛在吸烟。石头长约80公分,宽约75公分左右。
孙军惊喜得不能自禁,忙叫来石友帮忙清洗,大家评头论足,都认为太像伟人毛主席了,齐声祝贺,晚上,孙军请石友们在红花套镇一家餐馆好好地吃了一顿。
孙军捡到伟人奇石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宜昌奇石界的极大轰动。慕名而来的石友,各地云集的客商,争相出高价,希望孙军转让,但都被孙军谢绝了。
(四)、一块黑皮玛瑙,卖了13万元
随着清江高坝洲电站蓄水,坝上河滩都沉入了水底,清江画面石资源,出现了枯竭。已尝到捡奇石甜头的孙军,开始寻找新的石源。
他认为,清江上的石头,都是山上滚下河的,于是,孙军往山上寻资源,往清江支流寻资源。长阳火烧坪海棠堰,有清江红一样的石山,他花2000元,买了一座山,叫人劈成小块,运往宜都。
![]()
黑皮玛瑙:渔鱼
有一天,他从一本《云林石谱》上看到了如下内容:"峡州宜都县产玛瑙石,外多砂泥渍,击去粗表,纹理旋绕如刷丝,间有人物鸟兽云气之状。"
这段描述,引起孙军的高度注意。表明在南宋时期,宜都的玛瑙石,就已经被纳入赏石范畴。宜都红花套镇,玛瑙石遍地都是,特别是有“指甲印”的玛瑙。农民司空见惯,见惯不怪,都没有把“玛灵光”当回事。
孙军开始把黄色玛瑙石捡回家,孙军卖石头出了名,见孙军在捡黄玛瑙,周边的人也纷纷跟着捡,很快,红花套就出现了孙军、田弢、吴华虹等数十个玛瑙收藏大户。
宜昌一名爱石记者,与宜昌石友江和平,来红花套长江边滩涂捡石头,见到这种黄玛瑙,便将这种类似黄腊石的玛瑙,取名“黄金玛瑙”对外宣传,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
黄金玛瑙
2011年至2012年初,孙军先后带着宜都玛瑙石和剩余的清江画面石,参加了南京、广西的几次全国奇石展。在南京的一次石展会上,他发现一摊位有个黑皮石,参展者称其为“乌鸦皮玉”,这块拳头大的“乌鸦皮玉”,标价竟高达6万元。
孙军听闻后,心跳马上加速,他想到了宜都市红花套,就有好多这样的黑皮石头,比这个乌鸦皮玉要大很多。因外皮漆黑一团,没有人把这种黑皮石头当回事。
外皮漆黑一团,里面亮如脂膏,这种玛瑙石,孙军重新命名为“黑皮玛瑙”。回宜都后,孙军马上带着妻子杨修修,儿子孙浩,去寻找这种石头。2012年2月的一天,孙军与儿子孙浩终于在长江边的红岩子捡到了这种黑皮玛瑙。
他们捡了一大堆黑皮玛瑙拖回家,摆在地上看。发现最大一块扁圆形黑皮玛瑙很漂亮,指甲纹遍布,外形像个锣,重有40多公斤,孙军给这块石头取名“古铜锣”。
2012年4月的一天,几个宝石鉴定专家,来到孙军家看黑皮玛瑙,他们用电筒照,当看了“古铜锣”黑皮石后,嘴里自言自语:“这块玛瑙,最少要值100万元。”
不几天,宝石鉴定专家带着一个商人,又来到了孙军家,要买下孙军的这块黑皮玛瑙《古铜锣》。孙军说:“你们诚心想要,我也不喊高价,给30万元就可成交”。
商人还价8万元。孙军说:“8万块,肯定不会卖的,我让一步,28万”。
商人说:“我们也很有诚意,出10万,我们能看中这块石头,不买,对不起这个缘分”。
孙军还是不卖,把价降到了27万,对方将价加到了12万。双方疆持了一个多小时,对方说:“我们加到12万,不能再加了,如果不能成交,我们只能放弃了。”
孙军说:“我也还退一步,25万元,也不能再低了。”
这时,随商人一起来的一个中年男子开口了,他说:“这样,我来当个中间人,买方往上还加1万,13万元,孙总也退让一步,把这个生意做成。”
孙军沉默了10多分钟,终于同意以13万元成交。这块黑皮玛瑙,成为孙军单石售价最高的一块石头。
黑皮玛瑙成交,经媒体传播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石友纷至沓来,到红花套捡石头的人,车水马龙,最高峰,达到上万人。《武汉晚报》以《疯狂的石头》为题整版推出,报道了当年宜都境内捡玛瑙的狂热场景。
2013年3月29日,正在孙军家鉴定动物化的古生物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徐光洪,对这种黑皮玛瑙进行了阐述,他说:“这种玛瑙,形成于3.5亿年前的泥盆纪,属石英岩,含硅(玛瑙)的比重大,是一种硬玉,人们俗称玛瑙。”
![]()
地质专家徐光洪在孙军家鉴别化石
红花套镇地面上玛瑙,很快被捡光了。几个好友约定,开挖掘机在有石头的地方挖。租挖机,每用一小时,要300元钱。每次动用挖机,挖出来的石头,孙军都要石友们先挑选,最后剩下的,他再收走。孙军的大气,让大家都很开心。
(五)、当选宜都市奇石协会会长,他要让宜都奇石再放光彩
随着玩石阵容的扩大,宜都市成立奇石协会的时机成熟,也很有必要。李春生、曾庆桥、吴华虹、赵平、陈全、刘洪进等一批朋友,都推举孙军来当会长。称他有名气,有经验,有格局。
2016年4月24日,宜都市奇石家协会,在宜都市红花套镇红花套村广场宣告成立。在投票中,农夫孙军,毫无悬念地当选为宜都市奇石协会首任会长。
![]()
孙军当会长发言
![]()
领导与石协会员合影
![]()
一分钟画师周中华为孙军画漫画头像
![]()
宜昌民协原主席熊庆文即席讲话
当日,500多来宾及奇石爱好者齐聚集宜都红花套,参加了这个隆重的协会成立暨奇石文化节开幕式。
会场上,会长孙军,向来自武汉、荆州、宜昌各地的来宾,汇报了他25年来,从捡奇石在家售卖养家糊口,后走出去参加全国各地奇石展销会销石头,再到用奇石文化服务社会的成长经历。
据粗略估算,世界各地约有8000多奇石藏家,到孙军家购买过奇石。奇石售出量(台湾除外)近30000件。孙军连续三年把400多吨奇石销到台湾,用行动让奇石走出了大陆。有不少奇石,转展销到了国外或被外国藏石家收藏。
为带动更多乡亲致富,2019年12月22日,孙军组织了“宜都市红花套镇农民奇石选美大赛暨三峡奇石展”。
当地农民精选上32个件奇石作品参展,经评委评定,最终有10件奇石作品胜出,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成为首届农民奇石选美大赛“红花套美石”。
奇石选美大赛的同时,进行了三峡奇石展销,吸引了荆州、宜昌、宜都、猇亭等地100多位奇石家前来参展和数百名奇石爱好者观摩。2000多件清江画面石、三峡雨花石、碳化锈纹石、黄金玛瑙石等亮相会场。
湖北省委原宣传部副部长文成国,来自武汉市某大学的知名诗人画家周中华,也从武汉来到宜都市,友情助阵奇石选美大赛。
画家周中华,还为每一位获奖奇石作者,现场创作“一分钟”人物肖像漫画像,成为奇石选美大赛的一大亮点。
![]()
一分钟画家为石友画像
![]()
湖北记协主席文成国看望孙军夫妻
为宣传宜都玛瑙石,2023年7月,在孙军的组织下,宜都红花套镇,又举行了璞玉类原石“十大美石”选评赛和三峡石展销会。
当年7月15日晚,“赏三峡奇石,游滨江夜市”奇石选美评选和展销活动开幕式,在红花套镇滨江公园举行。“一代伟人”、“海鱼”、“发财”、“大自然”等10件璞玉类原石作品,当选为宜都“十大美石”。
![]()
奇石选美
宜都奇石,在孙军的带领下,奇石的收藏和售卖,又有了大的发展。近10多年来,仅红花套镇,农民家中有奇石藏品百件以上的大户,就有1000多户,藏石总量超过15000多吨,原石总价值,超过亿元。
(六)、把伟人头像奇石,赠送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2023年“十大美石”评选,获得第一名的奇石,名“一代伟人”。这是一款锈纹玛瑙石。石头宽约30公分,高约29公分,黄色的石面包着白色色块,而白色石块则形成一个人物头像画面,酷似伟人头像。评奖结束后,孙军便找到石主贾卫,花3000元淘得此石,一时爱不释手。
![]()
孙军韶山赠石
![]()
交流。张大萍摄
![]()
为铜像广场献花篮。张大萍摄
![]()
捐赠证书
卖石头,既要靠机遇,也要靠渠道和人际关系,还要靠品牌知名度。这块奇石,经媒体平台宣传,又成为热门奇石。加之有孙军的销售网络和人际关系,很快,就有人找到孙军,愿出10多万元购买“伟人”奇石。
孙军不是舍不得没卖,而是2023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30周年,他心中已产生了一个想法:要把这块奇石,赠送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以了却他感恩毛主席,此生要留一块奇石作品在毛泽东主席出生地的愿望。
他的想法,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热心支持。2023年12月25日,孙军夫妻抱着伟人奇石,在宜昌市民协原副主席刘洪进夫妻的陪同下,来到了湖南韶山,并向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正式提出了无偿捐赠奇石的愿望。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欧阳国利,对孙军此举表示理解和支持,并为奇石取名《神韵》;文物部部长张蓉,出面热情接待,为孙军捐石填写了《捐赠证书》,并回赠了毛泽东书法手迹(复制品)。
孙军捐赠成功,了却了他在韶山留奇石作品的愿望。这也是孙军第四次到毛主席故居缅怀伟人,并在毛泽东广场,为伟人敬献花篮。
土,从石来,石,与水一样,同是万物之源,人类之母。她创造了万物,又包容四方。
![]()
石友交流
![]()
石友聚会
![]()
石展玩石
![]()
好戏在后头
孙军,从捡石卖石养家糊口;从辨石爱石,炼成“点石成金”的火金睛;从以收入赚钱为王,到成为一个奇石文化发展的推动者。他实现了从捡石讨生活,到玩石头上境界的跨越与飞跃!
截至2025年11月底,孙军与石头打了近35年交道,除把2.5万个清江画面石卖到台湾外,每年平均零卖800品左右奇石,35年,他零卖的奇石约28000件。
他参加过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徐州、石家庄、平顶山、郑州、银川、洛阳、兰州、南京、柳州、鄂尔多斯、南昌、宿州、乌海、石嘴山、临沂、中卫、宜昌等地的全国性石展百多次,最多一年,参加了四个省的奇石展会;在宁夏银川,参加石展就有20余次。
![]()
30元买的清江画面石原石:面包
在湖北境内,至少有2000人因在孙军家购石头,而成为藏品达100件的收藏家。从他手中流出的奇石,已知的有《女王》、《古铜锣》、《嫦娥奔月》、《佛》,《郑和下西洋》、《三峡夔门》、《火神》、《倒影》、《秋韵》、《神韵》、《一代传人》、《面包》等名石。他还是宜昌市售出石头最多农民奇石专业户。
听完孙军的奇石故事,听者都为他“点石成金”的聪明点赞!为他的不断成长点赞!也为他的坚持点赞!更为他的故事而感动。
![]()
财神:关公石。朱正明摄
探营采访结束时,孙军把二楼精品室内的《关公》奇石,拿出来给“镜头关公”朱正明看。
在三峡奇石收藏家里见到“关公”,朱正明心情激动,当即赋诗一首:
长江三峡
有一块石头
千万年栉风沐雪
千万年江涛亲吻
终于 淬煉成斑斕玛瑙
却 留下满身伤痕
累累印痕中
惊现一尊 中华武圣关公
似乎告诫人们
永生永世
要崇尚正义 崇尚忠诚……
(文图:湖北宜昌怪奇公社刘洪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