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般情况下末代皇帝的结局都是极其悲惨的,但溥仪明显是一个例外。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里,溥仪的人生经历过多次重大转折,可每次他都能安然无恙的度过。从末代皇帝退位到被赶出皇宫,之后又成为日本法西斯的“傀儡皇帝”,战后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这每一次变化都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命运转折,可是溥仪都用他那极高情商和智商一一化解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溥仪八面玲珑,反复无常,但这对于他来说其实是生存的智慧。
![]()
01 退位后想要复辟
1912年,在声势浩大的辛亥革命面前,满清王朝的统治已经来到最后的时间,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不得不宣布退位。
在历史的长河上,每个朝代的最后一位帝王几乎都以悲惨死亡而结束,比如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因自缢而死,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刘婴21岁死于乱军之中,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宗17岁被人下毒杀死……
![]()
但溥仪是幸运的,他生在一个倡导民主与共和的时代,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并没有太过于追究他的责任;同时他也是清醒的,他没有做最后的抵抗,这也就避免死于军事和政治斗争当中。
溥仪虽然退位了,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复辟的想法,毕竟当时支持他的人还有很多,而且他还能住在皇宫里,享受着比绝大多数人都要高的身份和尊贵,只要他愿意,重新当皇帝或割据一方也是有可能的。
![]()
于是在1917年的时候,溥仪终于等来了机会,张勋和一众清朝元老大臣率领“辫子军”进入皇宫,他们拥立溥仪再次登上了皇帝的位置。
然而溥仪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在当了11天的“皇帝”后,段祺瑞的“讨逆军”就打过来了,他也因此被迫再次宣布退位。
![]()
02 溥仪与日本人相处的历史往事
1924年,溥仪已经19岁,同样也是在这年,冯玉祥率军将他赶出了皇宫,当时溥仪走得很是匆忙,只能带着家眷和身边的几个亲信去了天津。
在这个血气方刚的年纪里,他也想有一番作为,不给父辈和祖宗丢脸,可他也明白自己连个兵都没有,只有选择服软方能有一线生机。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但他们为了减少统治成本和压力,于是就成立“伪满洲国”,并将溥仪放上了“伪满洲国皇帝”的位置。
溥仪没有拒绝,一来是他知道拒绝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日本完全有能力强迫他去当“皇帝”,其次他也有意复辟,即便是借助日本人之手也未尝不可。
在给日本人当“傀儡皇帝”的岁月里,溥仪表现的相当“听话”,他虽然知道被日本人利用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对日本人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
而且溥仪还是搞人际关系的高手,他和日本很多高官都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就连昭和天皇的母亲都将他认为“干儿子”,所以在跟当“傀儡皇帝”期间,他的人身安全并没有受到多大威胁。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溥仪的命运再次迎来重大转变,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头,溥仪再次表现出了极高的情商和智商。
![]()
03 一生波折,最后安稳度过晚年
溥仪迅速跟日本法西斯撇清关系,宣称自己是被日本人控制了,为日本人当“皇帝”是身不由己,而且他还在军事法庭上当中揭露了日本的罪行,这引得日本战犯不由得怒目圆睁。
之后,溥仪又被移交回国,这时恐怕是他内心最恐惧的时候了,甚至一度以为即将就要来到生命的尽头。
然而宽容的新中国并没有处决他,而是将他带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为期十年的改造,溥仪的人身自由也因此受到限制,就这样,他从曾经的皇帝沦为了阶下囚。
![]()
这种身份的巨大落差感换作是别人估计是无法接受的,但溥仪却接受了,而且他还是积极乐观的去接受了。
这位曾经连吃饭穿衣都要别人帮的皇帝,如今成为阶下囚后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而且在劳动改造期间他干活还特别的卖力,在思想教育课堂上表现出了对于新中国的充分认可和尊重。
![]()
1959年,由于溥仪在监狱中积极改造,他被提前一年特赦离开监狱,后来他又有了另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植物园里修剪花花草草的园丁。
此时溥仪已经成为一个普通的新中国公民,面对曾经失去的那些,他也不再耿耿于怀,反而多了一份安稳的心态,在之后的八年时间,他本本分分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参考资料:1、南方周末:《陈曾寿日记》中的溥仪二三事2、国之瑰宝:【亲历者讲述】汪东林:我所亲历亲见亲闻的溥仪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