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看电视剧,里面有实力的老板都住别墅,房子好几层,带花园能在里面遛狗,听着就非常拉风。谁还没做过这样一夜暴富的梦呢?
但你现在要是真跟那些住过别墅的人唠唠,他们大概率告诉你,别墅看着挺好,住进去才知道,好多事跟想的不一样,不单单是买不买得起的事儿,能不住尽量别住别墅,这是咋回事呢?
![]()
头一宗咱得说说这“伺候”别墅的功夫,你寻思住别墅就是享受?那可错了,在不少情况下,你更像是成了别墅的“专职保姆”。普通的楼房,百来平米打扫起来虽说也费劲,但咬咬牙个把小时也能搞定。
别墅呢?动不动两三层带地下室,好几百平,光是拿着拖把抹楼上楼下跑几趟,就能让你体验一把啥叫“免费的强效健身”。这还只是室内,要是带个院子,那活儿就更海了去了。
![]()
春天得播种,夏天得除杂草,秋天扫不完的落叶,冬天还得担心积雪把花花草草压坏了。你以为是在花园里喝下午茶,实际上多数时间是在弯腰撅腚地当园丁。
这种体力上的付出,可不是雇个保洁阿姨就能完全解决的,很多琐事还得自己操心,时间成本高得吓人。
![]()
再说说钱的事儿,买房的那笔钱只是敲门砖,后面的花费才叫细水长流,而且这水流得有点急。楼房取暖,面积小,关起门来热乎气儿都憋在屋里。别墅四面透风,尤其是冬天,那个取暖费蹭蹭往上涨,比你想象的要夸张得多。
还有物业费,普通小区按平米收,别墅区因为公共区域大、绿化维护要求高,费用自然也水涨船高。
![]()
更别提那些意想不到的维修了,比如屋顶瓦片破了、外墙需要清洗粉刷、院子里的水管漏了等等,这些在楼房里基本不用个人操心的部分,在别墅这儿全成了你自己的事,每一笔都是实实在在的支出。
这些长期累积下来的开销,足够让很多中等收入的家庭感到压力山大。
大部分价格相对能接受的别墅都建在城郊,图个清静是真,但买东西、看病、孩子上学可就远了。下楼取个快递、买瓶酱油,在楼房小区就是几分钟的事,在别墅区可能就得开车出门。
![]()
朋友聚个餐,人家一听地址这么偏,来的兴致都减了三分。家里老人万一有个头疼脑热,距离好医院的路程就成了最让人揪心的事。
这种看似远离喧嚣的宁静,是以牺牲一部分生活效率为代价的,对于习惯了城市中心便捷生活的人来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
![]()
还有一种感受,叫“空旷的孤独感”,房子太大,人太少,晚上上个厕所都得穿过长长的走廊,心里难免有点发毛。一家人住在里面,经常是你在二楼,我在一楼,互相喊一嗓子都听不见,还得靠手机联系。
这种空间上的距离,有时候无形中减少了家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了点那种挤在小房子里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尤其对于习惯群居生活的中国人来说,这种过于宽敞和私密的环境,初时新鲜,久了可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寂寥。
![]()
从投资的角度看,别墅的流动性也相对较差,总价高,接手的人少,不像市中心的小户型商品房那么好转手。将来如果想换房子,卖不卖得掉、能卖个什么价钱,都是未知数。
所以很多懂行的人买别墅,纯粹是为了追求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作为一种长期的资产配置,基本做好了“只进不出”的准备。如果抱着投资升值的心态去买,恐怕会失望。
![]()
当然啦,咱也不是说别墅一无是处,对于真正财力雄厚、有充足时间和精力去打理,并且就喜欢那种私密、宽敞自然环境的人来说,别墅依然是理想选择。它提供了普通住宅无法比拟的空间自由和个性化生活体验。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选择住宅更像是一种综合权衡。我们追求的,归根结底是一种平衡、便捷、温馨的生活质感。
这种质感,有时候并不需要几百平米的大房子来承载,一个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社区氛围融洽的温馨小窝,或许更能装下实实在在的幸福,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