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邓贵掁先生在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以深情笔触,追忆与父亲的点点滴滴。文中,我们看到一位自学成医、任劳任怨的乡村医生,他无论何时都随叫随到,不辞辛劳;他善良节俭,拒绝给病人家中添负担;他洁身自律,对子女谆谆教导,远离权钱诱惑。在艰难岁月里,父亲用爱撑起家庭,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他的离去让乡亲们悲痛,但其宽厚仁爱、勤劳善良的品格已融入家风,代代传承。此文是对父亲的深切怀念,更是对优良家风的颂扬。
![]()
怀念父亲
一一写在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
文/邓贵振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岁月悠悠,思念绵绵,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就涌动着无尽的思念,在天堂的父亲还好吧!很早就想写一篇父亲的文章,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及每每拿起笔,泪水就会模糊了视线,所以一直拖延至今。
父亲出生于1925年,因为他在兄弟四人当中年龄最小,爷爷就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父亲。爷爷送父亲去了一个亲戚家读私塾。我爷爷是自学成名的土郎中,清末民国时期,行医于山东乐陵、河北盐山一带,在治疗肝腹水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由于日本鬼子入侵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正在念私塾的父亲中断了学习。一边跟随我爷爷行医,一边苦读医学书籍,钻研医术。建国后50年代公私合营,父亲的药铺并入了公社卫生院,父亲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公职医生。
![]()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工作在我们邻村靳家卫生所,是西段卫生院下设的一个卫生所,离我们家很近,也就二、三里地。那时农村家里有病人,都是去请医生,因此父亲基本每天都要出诊,奔波在我们那一带的十里八乡。
父亲对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只要病人叫到,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白天晚上,都是随叫随到,从不耽误病人。那时父亲负责出诊、卫生防疫和爱国卫生等工作的区域是西段公社的西北片,包括靳家、木头王村、朱家、张铁锤村、韩油坊村、李小安、邓家、张元标村等八个村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除了每年几次定时打防疫针的防疫任务外,还有除四害改厕所等爱国卫生运动等任务,当然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出诊看病。无论是严冬酷夏,即是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晚上出诊,但父亲也是二话不说,从热被窝里爬起来就走,这样的情况,对父亲来说太平常不过了。父亲常对母亲和我们常说:″谁家要不是病的厉害,半夜三更去请医生?如果你是病人家属,你心情会怎样?当医生就要替病人着想,怕吃苦受累怕麻烦就别当医生″。
因为当时农村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得病后很少有人去医院,都是请医生上门,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吃药或针灸治疗等措施,当时更多的是中药治疗,因怕影响药效,父亲还经常帮病人家煎药,忙的一天天站不住脚。父亲知道,有些病人根本无力回天,父亲还是热心的帮助和安抚病人,有医生在身边,病人少一些痛苦和无助。能够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临终关怀治疗吧。附近村上了年纪的乡亲们,大多是父亲送走的。母亲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既心疼又无奈。她经常对我说:″你长大说什么也不让你当医生,闹得一家人吃不了个消停饭,睡不了个囫囵觉"。当然这也只是母亲的气话。
![]()
我兄弟姐妹六人,我上边四个姐姐,下边一个弟弟,我是1956年出生,记事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后最艰难的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年自然灾害",从记事起最刻苦铭心的记忆就是饿,有时饿得躺在炕上爬不起来。家里粮食不够吃,父亲就经常利用出诊时的空隙回家,领着姐姐们去地里拦地瓜(就是生产队刨完地瓜后,没被发现剩在地里的地瓜),补充家里粮食的不足,生活异常艰难。那时的农村,由于吃不饱饭,营养不良,生病的人也特别多,父亲几乎天天都是出诊,或者是在出诊的路上。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出诊时不论远近,不管什么时候,从不在病人家吃饭,就是正赶上饭时,也坚决回家吃饭。用他自己的话说,人家本就因为有病人而愈加贫困,自己决不会再给人家增加负担。
1964年,那年我8岁,在我的记忆里,日子逐渐好些了,我也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就把我送到了靳家完小上学。然而好景不长,在我念二年级的时侯,文革开始了,学校停课闹革命,高年级的学生每天游行、串联、开批斗会,我们也跟着基本上不上课了。我经常住在父亲的卫生所里,父亲对我说,反正你也不上课,你就在这里自己学。父亲给了我几本医书,让我背诵些针灸和中药汤头歌诀,每天必须背熟至少一首歌诀。我每天除了背老三篇就是背这些歌诀,一段时间后,我竟能熟练地背诵几十首歌诀了。从那时起,父亲或有意让我为以后学习中医打基础了。
![]()
1969年,公社卫生院下设的卫生所全部撤销,我父亲也去了西段卫生院上班。因此回家的次数也少了,吃住在医院。父亲为了照顾家庭,把每月供应的30斤的商品粮面粉买回家去,自己再在家带些玉米面掺地瓜面的窝头,咸菜也是自家腌制的咸萝卜。他很少在医院的食堂吃饭,因此常被父亲的同事们善意的嘲笑,父亲总是一笑了之。由于父亲的节俭和顾家,年景再不好,我们家一年到头是不缺白面的。
1972年,我去西段中学读高中,经常和父亲吃住在一起,我上学带的干粮,父亲和我一块吃,怕我营养跟不上,父亲就经常给我在食堂打些饭菜、包子改善一下生活,他自己却吃些粗粮凑合着。
1973年春天,由于长期吃饭不规律和营养跟不上,在一次出诊回来,又累又饿,父亲的胃溃疡病突然暴发,胃部大出血,当时就不省人事了,生命危在旦夕。所幸当时的省医疗队驻在西段医院,立即采取措施,输血抢救。当时没有现成的血浆,需要组织人员抽血验血。父亲病危需要输血的消息传到我们村,我村及邻村去踊跃验血的有上百人。父亲住院期间,每天看望父亲的乡亲们络绎不绝,就连省医疗队的医生都感到惊讶,他们没想到一个普通医生生病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动静。我们一家也是无比感动,这也算是父亲长年累月救死扶伤,为病人辛勤付出的回报吧。苍天保佑,父亲经过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
![]()
1974年,我高中毕业,当时没有高考,想去当兵,母亲坚决不让,只能回村务农,感觉自己的命运一下子暗淡下来,前途渺茫没有出路,思想也非常消沉。父亲就劝慰我,让我先干着赤脚医生,他说:“只要医术好,一样可以给人予济,治病救人。″
1975年,我还是受到了命运的眷顾,有一天,父亲回家后对我和母亲说,上边有新政策,子女可以顶替父母上班,也就是当时人们说的接班,我当时听了很惊讶,“还有这好事"?父亲说·″院长说了,我虽然不到退休年龄,但由于身体原因可以照顾,已经报县卫生局了。″父亲接着对我说:″如果你能够接班,必须离两个工作远点,一是权,二是钱,你就老老实实当个医生"。就这样,我于1975年11月被正式招工上班,被分配到胡家卫生院。当时胡家卫生院院长叫王俊哲,也是一位名中医,有一定的中医理论水平,在附近有一定声誉。父亲和王院长熟识,送我报到时,父亲对王院长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了,让他跟你学习中医,学不好可不行噢。"王院长笑着说:"放心吧,我一定让孩子成为一名好医生"。
![]()
但是,有些事总是难随人愿,阴差阳错,就在我跟王院长中医带徒学习中医几个月,卫生院老会计退休,院长让我先干着会计,待找到合适人选后,我就接着学医。我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说:“你暂时干着可以,但绝不能长期干这个,我最怕的是让你管钱,你过后要继续学医。″就这样,我暂时中断了学医,干起了会计,由于我工作比较仔细认真,勤奋好学,很快会计工作做的得心应手,也得到了卫生局的肯定,这时恰好卫生局需要一名会计,要调我去县卫生局从事会计工作。
这次我以为父亲听了一定高兴,因为这起码也算是重用吧,但让我想不到的是,父亲听了仍很不高兴,阴沉着脸对我说·“小会计我都不同意你干,你倒好,又要去当大会计,我不同意!″缓了一会,父亲又说:"你也是成年人了,做事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你自己考虑吧,如果你自己愿意,我尊重你的选择″。我当时也不知怎么好了,一边是父亲的执意要求,一边是组织的工作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违背父亲的意愿,听从组织安排。1977年,我被调到卫生局从事会计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彻底违背了父亲要我从医的期望。
![]()
2000年,我儿子考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父亲非常高兴,希望儿子从医的愿望在孙子身上实现了,他的中医事业终于有人传承下去了。
接到儿子的入学通知书后,我和父亲举杯相庆,趁父亲高兴,我问父亲:″爸,你希望我从医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别人都盼着自己的子女升官发财,你却极力不让我从政,不让我管钱,为什么?"父亲对我说:″人,在权、钱、色面前,很难把握的住,最容易犯错误。与其犯险,不如远离。常在河边走,很难不湿鞋。我们都是平常人家,没有背景,只有靠自己努力,经不起折腾。穷可以穷过,富可以富过,一家人平平安安、长长久久最重要,家人也不用跟着担惊受怕。"
在我一生中,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父亲总是时不时提醒和警示我要洁身自律,使我少走很多弯路,避免很多错误。现在常想,如果当一名医生,可能更适合我,也许是我最好的选择,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他人,解除他人的病痛。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可以告慰父亲的是,他的孙子继承了他的事业,他所衷爱的事业后继有人并在发扬光大。
2003年父亲因病去世,享年79岁。出殡那天,前后两村的乡亲们都来给父亲送行,送葬队伍排了好几里路长。人们含泪告别为他们服务了一辈子的父亲。父亲走了,但他对子女的爱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并留给了我们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我们普通人家虽然没有成文的家风家训,但优良的家风和他宽厚仁爱、勤劳善良的优秀品格传给了我们,并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