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温州一位女网友透露,其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时,与晚自己 8 天就诊的朋友产生巨大费用差距,且接诊医生的服务态度令其不满。同样一家医院,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竟然可以差距之大。
据女患者介绍,她因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呈阳性前往温州附二医就诊,接诊的徐医生为其开具杀菌药物。最终花费 630 元。
![]()
![]()
然而,8 天后她陪同朋友前往该院治疗幽门螺杆菌,朋友的药品费用仅为 148 元。
![]()
两人均无其他补充病症,仅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杀菌治疗,费用相差 482 元。
按照HP感染治疗指南,推荐的金标准一般是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制剂。
看了一下,这个女患者处方价格高的地方,原因就在于加用了P-CAB制剂伏诺拉生,和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
益生菌这类药物可不可以用?
可以用。
因为有益于消化系统菌群调节,可减少抗生素的一些副作用。
但是,不属于HP治疗的基础四联用药。
并且,这两类药价格都不菲,会直接拉高总费用。所以,临床实践中,尽管这类药物有益无害,但很多医生,还是都避而远之。
这就是医生之困。
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国产奥美拉唑和4+7的阿莫西林拿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效果真的是一言难尽。
我平时都是问病人,你想便宜还是效果好。
效果好至少就得阿斯利康洛赛克的奥美拉唑和华谊的阿莫西林。
我估计,给这位女患者开药的医生大概率是根据她穿着和谈吐,来判断她的经济实力,然后开出了不同价格和治疗相关的药,虽然治疗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效果,我相信,肯定会不一样。
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同一种药又有很多很多厂家和剂型,所以搭配不同价格药物并不稀奇。只不过往往因为个人习惯,师承等原因会有不同的习惯。
坦率而言,病人本身的年龄,态度,衣着,陪同人员,都有可能影响医生的使用治疗方案。
大多数有经验的医生,都会根据患者年龄不同,消费观念不同,衣着等,可以粗略判断出经济实力,消费观念而作出最终治疗方案。
而没有经验的医生,可能只考虑治病,用药就只考虑个人习惯。那么同一种疾病开出的处方价格有些出入,就是必然的。
比如治同一种病,有的医生会优先给病人开国产药,因为便宜,省钱。有的医生会优先开进口药,因为效果好。
就拿股骨颈骨折或转子间骨折来说,有的医生会直接拍CT送骨科治疗准备手术,避免病人来回跑重复检查的麻烦。有的医生除非病人家属强烈要求,不然一定先拍x线确认,然后送骨科让骨科再开CT。
为什么?
因为他吃过亏,直接开CT结果会被投诉过度医疗。
所以宁愿让病人多跑路多花钱,也不愿意担这个风险。
毕竟一个投诉,半个月白干。
明明是好心想为病人好,结果被人反咬一口,换谁,都不愿意。
经济学,医学,是有严肃专业期刊的,遇到问题,有专家共识,有指南,有具体解决方案的。能用的招数,大同小异,但价格上却有天壤之别。
一些患者,靠在百度里查到的内容,去指导医生给自己开药看病。或者是拿着医生的处方,与别的医生处方比对,对这种患者,作为医生,只能冲他翻白眼。医生是服务行业,没得选,要是别的行业,顺手就把他们拉黑了。脏眼睛。
医客说
药价差异的背后,是医疗的人性与温度
同治HP的费用差,不是“医生黑心”,而是医疗实践的复杂缩影——指南是骨架,经验是血肉,患者的经济与心理需求则是流动的血液。
我们期待医生能更透明地解释用药选择,患者能更理性地信任专业,制度能更包容地平衡规范与灵活。毕竟,最好的治疗,从不是“最贵的药”,而是“最适合的药”。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老叶说医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