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突发!11 月起房地产调控 “换道”,3 大影响让购房者连夜算账

0
分享至

来源:大伟看楼市

2025 年 11 月,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标志性转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中央部委密集释放政策信号,以税收优惠为核心、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的 “王炸组合拳” 正式落地。这轮政策彻底打破此前区域化调整的局限,实现全国性制度优化与重点城市精准发力的有机结合,标志着房地产调控从 “限购限贷放松” 全面转向 “制度性成本优化 + 高质量发展” 新阶段。对于 millions 购房者而言,这场 “换道” 带来的不仅是购房成本的直接下降,更是置业逻辑、市场格局的深层重构,三大核心影响正让无数家庭连夜算起 “购房账”。



一、政策换道:从 “救市” 到 “转型” 的系统性重构

此次 11 月调控转向并非孤立举措,而是 2024 年下半年以来政策宽松趋势的深化与升级。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5 年前三季度全国已有约 200 个省市县出台超 470 条优化政策,而 11 月新政以 “税收减免、限购松绑、金融支持” 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将调控推向 “全面激活” 新阶段。其核心逻辑已从短期市场托底,转向 “供需两端并重、短期托底与长期转型兼顾” 的系统性布局,政策设计直击市场核心痛点:

在需求端,税收优惠实现两大历史性突破:契税优惠面积标准从 90 平方米提升至 140 平方米,全国范围内个人购买家庭唯一或第二套住房,面积不超过 140 平方米的统一按 1% 缴纳契税;增值税政策取消一线城市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划分,个人销售已购买 2 年以上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这意味着上海一套 1000 万元的次新大户型,新政后可节省 10 万至 25 万元增值税,减税效应显著。

在供给端,政策形成企业纾困与库存优化双重支撑: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全国统一降低 0.5 个百分点,10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方案与城中村改造扩围形成联动,鼓励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住房,广东黄埔区 “五村七片” 项目已通过专项借款收购存量房作为安置房的实践验证了政策效能。

在金融支持上,存量房贷借款人可与银行协商灵活调整重定价周期,上海、深圳等城市取消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区分,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上浮 15%,多孩家庭贷款额度上限可达 216 万元。这套 “全链条宽松” 的政策组合,直指市场活力不足的核心症结,为购房者带来实打实的红利。



二、影响一:购房成本降至十年新低,刚需群体迎来 “入场窗口”

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11 月新政最直接的影响是 “成本减负”,税收与信贷优惠的叠加效应让购房门槛显著降低。在税收环节,刚需群体的税费支出降幅可达 60% 以上,成为最直观的 “省钱红利”。

以北京一套 100 平方米、总价 500 万元的二套房为例,新政前需缴纳 3% 契税即 15 万元,调整后按 1% 征收仅需 5 万元,直接节省 10 万元;若购买的是持有满 2 年的二手房,取消普通与非普通住宅划分后,可免征差额增值税,单套节省资金常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对于预算有限的刚需家庭,这笔节省的税费可直接转化为装修资金或首付补充,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信贷成本的下降进一步放大了减负效应。上海将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从 160 万元提至 184 万元,多子女家庭更是可达 216 万元,部分刚需群体甚至能实现 “公积金全覆盖贷款”,无需承担商业贷款利息。商业贷款方面,武汉、成都等城市对三环外首套新房给予初始贷款金额 1% 的利息补贴,最高 2 万元分 2 年发放,叠加当前 3.05% 左右的低利率,月供压力较 2024 年下降约 15%。

成本下降已显现成效,10 月湖北楼市销售面积同比增长超 10%,武汉、黄石等城市刚需成交占比提升至 65% 以上。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指出,这一系列政策通过减税直接拉动大宗消费,实现了市场活力激发与制度完善的双重目标,对于刚需群体而言,当前已进入十年难遇的 “成本低位窗口”。

三、影响二:改善性需求全面释放,市场结构迎来 “品质升级”

11 月新政对改善性需求的支持力度远超以往,从 “换房成本” 到 “购房资格” 实现双重突破,推动市场需求结构从 “刚需主导” 向 “改善发力” 转型。政策精准把握当前改善型需求旺盛的市场特征,将 1% 契税优惠覆盖至 140 平方米主力改善户型,恰好契合了家庭 “以小换大”“以旧换新” 的核心诉求。

税收政策的优化彻底解决了改善群体的换房痛点。个人销售已购买 2 年以上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的规定,终结了此前一线城市大户型换房的高额税费负担,极大鼓励了置换需求。北京城建、龙湖等房企的销售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改善型房源到访量环比增长 40%,140 平方米左右的三居室成交占比从 30% 升至 45%,成为市场成交主力。

购房资格与金融支持的协同发力,进一步打开了改善需求的释放空间。北京放开五环外、上海放开外环外购房套数限制,恰好满足了改善群体 “兼顾居住品质与预算” 的需求,上海外环外新房成交占比已超 60%,新政后该区域改善型房源去化周期从 18 个月缩短至 12 个月。公积金 “又提又贷” 功能的落地更显贴心,购房者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后,仍可按全额额度申请贷款,让上海二套房购房者的首付压力下降约 20%。

市场数据印证了改善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1 月第二周深圳、成都、杭州二手房成交套数创下年内周度新高,其中改善型房源占比提升至 45% 以上;9 月百强房企改善型房源销售金额环比增长 22%,华润置地、建发房产等企业的改善项目成交增速尤为突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新政精准激活了中大户型认购,推动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结构优化,未来改善型房源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赛道。

四、影响三:区域分化加剧,购房决策聚焦 “核心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控转向并未带来 “普涨行情”,反而因城市基本面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分化。政策红利向核心城市集中的特征明显,不同能级城市、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市场走势将呈现显著差异,这要求购房者重新审视 “买房看地段” 的核心逻辑。

核心城市与强二线城市成为政策红利的主要受益者。这些城市人口持续流入、产业基础扎实、库存压力可控,政策落地后市场活跃度快速提升。9 月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 16%,上海、北京的核心区域甚至出现 “加推即售罄” 的现象,广州某新房项目 9 月 27 日开盘日销超 200 套,10 月 1 日加推后三日成交再破百套。北京 2025 年 11 月房价数据显示,西城、东城等核心区域二手房跌幅不足 0.1%,市场已呈现企稳态势。

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仍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政策效果呈现 “慢热” 特征。尽管义乌、岳阳等城市推出总额 2 亿元的购房补贴,首次置业可享 1000 元 / 平方米补贴,但市场成交回升幅度仅为 8%,低于核心城市水平。克而瑞分析指出,当前市场已形成 “核心城市修复、外围城市筑底” 的格局,11 月新政将进一步放大这一差异 —— 高能级城市受益于人口与产业优势,需求释放更为持续;而缺乏人口支撑的城市,仍需依赖 “国企收储存量房” 等政策消化库存。

这种分化趋势对购房者的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建议,购房者应聚焦 “人口净流入、产业基础扎实、库存合理” 的核心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的外围改善区域和次新二手房,当前具备较高性价比。

五、购房决策建议:把握红利窗口,理性适配需求

面对 11 月调控 “换道” 带来的市场变化,购房者既需把握政策红利窗口,也需避免盲目跟风,应结合自身需求与城市基本面做出理性决策。

对于刚需群体,当前是难得的入场时机。税收减免与低利率形成的成本优势,短期内难以复制,可重点关注核心城市外围区域的品牌房企刚需项目,这类房源性价比突出,且能享受政策全额红利。同时,可充分利用公积金贷款优惠,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公积金额度提升政策,能有效降低商业贷款依赖度,减少月供压力。

对于改善群体,可抓住置换成本降低的契机,优先选择 “次新二手房 + 核心区域配套” 的组合。当前二手房市场挂牌量充足,“以价换量” 行情仍在延续,议价空间较大;而 140 平方米户型的契税优惠与增值税免征政策,能最大程度降低换房成本,建议优先考虑户型方正、物业优质的次新小区。

对于投资需求,需保持谨慎态度。政策支持的核心是 “居住需求”,投机性购房仍受约束,北京、上海内环内等核心区域的限购政策未完全放开,彰显 “房住不炒” 底线。若确有投资需求,应聚焦人口持续流入的强二线城市核心板块,避免涉足三四线城市及非核心区域,防范库存高企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总体而言,11 月房地产调控 “换道” 是行业从 “高杠杆开发” 向 “高质量发展” 转型的关键一步。政策红利的释放将推动市场逐步筑底回稳,但复苏过程仍需时间,正如光大证券分析所言,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将是渐进过程。购房者需结合自身需求、资金实力与城市基本面,在政策窗口期间做出理性决策,才能真正享受到调控转型带来的红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地产央企大悦城即将正式退市

地产央企大悦城即将正式退市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8 00:11:41
张继科"炮轰"刘国梁,2017年换教练不提前说,谁会高三换语文老师

张继科"炮轰"刘国梁,2017年换教练不提前说,谁会高三换语文老师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0-12 17:15:34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卷史
2025-11-08 14:48:31
贝克汉姆的大儿子:一事无成,不如父亲帅气,却是合格的豪门赘婿

贝克汉姆的大儿子:一事无成,不如父亲帅气,却是合格的豪门赘婿

科学发掘
2025-11-16 01:52:52
预祝!杜锋今晚要冲第3金 宏远两将要继续爆发 王洪泽将爆砍20+10

预祝!杜锋今晚要冲第3金 宏远两将要继续爆发 王洪泽将爆砍20+10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18 11:07:33
珠海拱北口岸附近突发伤人,嫌犯被当场制服,警方:有多次精神疾病就诊史,2人被划伤

珠海拱北口岸附近突发伤人,嫌犯被当场制服,警方:有多次精神疾病就诊史,2人被划伤

潇湘晨报
2025-11-18 09:51:19
近10战9胜!终于知道火箭为什么会如此厉害,无非就这三点原因!

近10战9胜!终于知道火箭为什么会如此厉害,无非就这三点原因!

田先生篮球
2025-11-17 16:09:24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诗意世界
2025-11-11 10:42:51
中国女法官张玲玲,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

中国女法官张玲玲,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

新京报
2025-11-18 08:48:02
第一家爆雷,河北首富的房企还没活过来?接着重整!

第一家爆雷,河北首富的房企还没活过来?接着重整!

花木兰Channel
2025-11-18 10:23:58
奥运冠军石智勇夺全运会举重73公斤级冠军,赛后宣布退役

奥运冠军石智勇夺全运会举重73公斤级冠军,赛后宣布退役

懂球帝
2025-11-18 11:15:10
汪峰女友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自曝小毛病一堆,情绪问题很严重

汪峰女友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自曝小毛病一堆,情绪问题很严重

扒虾侃娱
2025-11-17 22:25:16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澎湖海战》用“东宁”指代明郑,是否妥当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澎湖海战》用“东宁”指代明郑,是否妥当

黄娜老师
2025-11-16 11:24:31
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

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

DrX说
2025-10-24 14:15:19
无所不能,湖人队东契奇在90英尺外投进一记不可思议的超远三分

无所不能,湖人队东契奇在90英尺外投进一记不可思议的超远三分

好火子
2025-11-18 10:51:09
挪威黄金一代!哈兰德本届世预赛16球2助攻,厄德高1球7助攻

挪威黄金一代!哈兰德本届世预赛16球2助攻,厄德高1球7助攻

懂球帝
2025-11-18 01:30:08
发小当上公安局长后,竟把我调去守水库!三个月后他突然深夜到访

发小当上公安局长后,竟把我调去守水库!三个月后他突然深夜到访

呆子的故事
2025-11-14 16:18:57
王思聪新女友被曝光,陪逛街亲自拎包,没懒懒长得漂亮但身材超辣

王思聪新女友被曝光,陪逛街亲自拎包,没懒懒长得漂亮但身材超辣

千言娱乐记
2025-11-17 19:17:51
蜀中无大将?翻开诸葛亮弹劾李严的奏章,竟有22位大将卷入内斗

蜀中无大将?翻开诸葛亮弹劾李严的奏章,竟有22位大将卷入内斗

小豫讲故事
2025-11-18 06:00:03
2025-11-18 12:48: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14681文章数 45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本地
旅游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听说冷帽是“美女检验神器”?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旅游要闻

4条线路、5大亮点……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红叶之旅”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