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郑州中医针灸大会上,郑州市中医院一出手就惊艳全场——“岐黄针灸大模型”正式上线,老祖宗传了千年的针灸智慧,这下彻底搭上了科技快车。
这模型可不是花架子!它把中医里复杂的经络、腧穴知识,跟现代数学分析、临床数据深度融合,能像老中医一样辨证推理,给出从配穴到治疗的完整方案。现场更抢眼的是艾灸机器人,能精准复刻大师手法,还会先辨体质再定制施灸,温度、时长都能智能调控,完全不用担心烫伤 。
![]()
连美国中医药针灸协会主席王少白都夸它实用,说这模型在记录症状、分析数据、辅助医生出方案上大有可为。对普通人来说,以后找中医调理可能更方便了,基层医生也能靠它获得专业指导;对行业而言,这让针灸疗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往前迈了一大步。
不过别以为AI能完全取代老中医。现场专家坦言,像“铁式飞针”这类绝活,讲究的是医者的功力与“气”的传递,机器人没有生命能量,暂时还学不来 。就像同样的穴位,资深医师扎针的深浅、角度里藏着几十年的经验,这是目前AI难以复刻的“温度”。
![]()
其实这才是最妙的地方:科技没有颠覆传统,而是做了传统的“助攻”。AI帮医生减负、让技术普惠,老中医的绝活继续发光,两者撞出的火花,让千年针灸有了新活力。
以后再聊中医,可别只想到老药柜和银针了。郑州这场大会告诉我们,老祖宗的智慧遇上AI,既能守住根,又能走出新路子,这才是传统医学最好的“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