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1
作家清风曾经讲过一个23岁男子活活饿死在家中的真人真事。
这件事发生在2010年,这个叫杨锁的青年四肢健全、神志正常、活动自如,但却懒到了极点。
“他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再换一件。村里人给他的肉、菜,他都挂在屋檐上,一直放臭也不做来吃。”
“吃到一顿饱饭后,他就一直睡,有时能睡一两天。饿到不行的时候,他再出门讨饭吃。”
与其说他是饿死的,不如说是懒死的,更不如说是被父母娇惯死的。
杨锁小时跟随父母出门,父母不是抱着就是背着,8岁时还把他放在担子上挑着,舍不得让他走路。
父母怕孩子累着,从小到大未让杨锁做过任何家务。父亲因为肝病去世后,母亲仍然对他宠爱有加,依然舍不得让他干活。
父母的溺爱,让他习惯了安逸,再也吃不得一点苦。
因为吃不了学校的苦,杨锁初中未读完就退学在家,退学后的杨锁整天无所事事,不出去打工,也不学一点本领,只是在家吃了睡睡了吃。
甚至就连饭,也要身体有病的母亲干完农活后回来做给他吃。
![]()
父母的溺爱,让他习惯了退缩,再也没有一点生存能力。
杨锁18岁那年,积劳成疾的母亲去世。
失去了依靠的杨锁,早已经沉溺于舒适安逸的生活,只愿意懒在家里,最终饿死在家里。
杨锁也许幸福过,但他的幸福也仅限于童年,然后就被自己的父母活活的杀死。
他的悲剧让人深思,对于孩子我们总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可是这是爱,还是害啊。
习惯了被呵护的孩子,不知道这人世间更多的是风雨。
习惯了安逸的孩子,在舒适区里成了废人,没有一点能力。
但是父母之于子女来说,终究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总有一天要说再见,到那时如何要让他面对人生的坎坷和颠沛流离。
2
我曾经和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探讨过一个新闻事件。
重庆一位10岁的小男孩,因为父亲拒绝他看电视,竟然从20楼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朋友一语中的的说,没有限制的爱,杀死了孩子。
他说,四岁时,他要糖你就给糖,也不管他已经吃了多少颗。
六岁时,他相中了玩具你就给他玩具,也不管家里已经有了多少蒙尘的。
八岁时,他做了熊孩子,你不教训他,反倒对别人说,他还小。
十岁时,他已经习惯了张口就被满足,突然被你拒接,心理承受了巨大的打击,自然想让你让步,然后就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
![]()
他不怕死么?不是不怕,是他还不知道死是什么概念。
没有敬畏,不知害怕,似乎是许多孩子共同的特点。
他们不知道世界的规则,所以经常以伤害别人作为乐趣。
他们不知道敬畏的可怕,所以经常做出出格的举动。
而这些行为都是不管不教造成的,爱没了限制,也就成了杀人的刀子。
3
知乎上曾有一个帖子,深深触动了我。
有个小伙子晚饭后陪着怀孕五六个月的老婆怀孕在小区里散步。有个熊孩子抱着篮球。
跑过来朝孕妇的肚子上扔过去,小伙子没反应过来,他老婆本能的拿手一挡,但还是砸中了。
他老婆当时有点疼,就坐下了。这时熊孩子的奶奶过来了,说小孩子不懂事,就要拉着熊孩子走。
小伙子刚要发作,熊孩子突然挣开奶奶的手,又抱起篮球朝孕妇扔了过去。
这次小伙子有准备,一手空中抢断,顺势把篮球甩回去,命中小孩脑袋。熊孩子倒地大哭。
这位奶奶拉起来熊孩子,指责小伙子怎么欺负小孩子。这时,小孩子的爷爷过来了。问清原委,一把抓起熊孩子朝屁股两巴掌。然后,拉着回家。
他奶奶还想说什么,爷爷吼了一嗓子,滚,别在这丢人了。
![]()
护着孩子的奶奶和教训孩子的爷爷,到底那个才叫爱?
如果给我选,百分之百是这个爷爷。
如果没有那一巴掌,今天他敢往孕妇肚子上砸篮球,明天就敢在小区放火,总有一天会自己害了自己。
有了这一巴掌,他知道做了错事就会受到惩罚,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想到屁股上的火辣辣。
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人生没有温室,越早让孩子知道做人的道理,越是最高级的关爱。
4
现在的家庭教育有个误区,不少父母会跟孩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其他的事不要管。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家务活不让孩子干,什么事都不要孩子过问,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风雨来了父母挡,困难来了父母扛,天塌下来父母顶着。
父母就是超人,负责为孩子摆平一切,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鱼缸里的观赏鱼。
可想而知,孩子长大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受到一点挫折就着急,困难再大点就崩溃得彻底。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书包不背何以背责任?
我想,这样的孩子,注定没什么担当。从小没有吃过苦的孩子,将来一定会让自己受苦,他身边的人也会跟着辛苦。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老家邻居,家里有两个孩子,姐姐叫雪华,跟我同学,弟弟叫天圣,比我们小一届。
许是天圣是男孩子的缘故吧,从小娇生惯养,被爹妈宠得不成样。在家父母疼着,出门姐姐罩着。
要啥有啥,想吃啥就买啥,更别提做家务了,柴草不捡一根,酱油瓶倒了都不扶。
而姐姐就没这样的待遇,经常帮她爸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我们时常约好一起下河汰衣服,春天里一起去麦田挑野菜。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姐弟俩现在都怎么样了?
我和姐姐雪华一直有联系,她学习不太好,初中毕业后在一家眼镜店做店员,慢慢摸出门道来。
后来辞职自己开了一家眼镜店自己当老板,凡事亲力亲为,过着有房有车有铺子的生活。
弟弟的现状是我妈告诉我的。
当初也是初中毕业,爹妈让他学裁缝,他嫌苦。让他去镇上的工厂学车工,他嫌累嫌脏。后来跟着他舅舅跑销售,混了几年,基本上每年年底空手回来过年。
父母省吃俭用,好不容易说了门亲事,娶了个媳妇,同样是个好吃怕做的主。
小夫妻俩到现在还在啃老,三十多岁的人时常伸手问父母要钱,姐姐无可奈何地帮衬。在我们老家也成为笑谈。
听我妈一说,我就在想,弟弟天圣之所以把日子过成这个模样,跟他父母小时候的溺爱、舍不得让他吃苦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父母,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很苦。
5
真正的爱,都是由限制的。
01.学会拒绝
5岁之前一定要学会说不,因为5岁之前孩子不被满足时,他会闹,但闹的途径要么是哭,要么是地上打滚。
但只要你狠下心来,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他就会知道不是我所有的要求都能被满足。
如果你认为他还小,有要求就应该满足,等他大了在教育他。结果你会发现等他大了,腿也硬了,面对突然的拒绝时,往往会心理难以承受,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
02.学会惩罚
在生活里我们看到的那些熊孩子,往往是没有敬畏之心。
知乎上关于熊孩子的帖子里,有的推孕妇看会不会流产,有的把洗手液挤在电影院的厕所里,看有人会不会滑到,有的把火锅倒在别人身上。
看了都让人震惊。
造成恶果的无论是孩子和家人都会受到应由的惩罚,那些没有造成恶果的,就会往更大的恶发展,直到有一天被社会和法律狠狠的教训了。
![]()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说,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是啊,只有小错管了、惩罚了,才能在未来不犯大错。
03.舍得让他吃苦
摔倒了学会让他自己爬起来,饭做的不好吃了也要让他吃下去,晚上做完作业,带她去跑跑步。
他想要吃的冰淇淋,三天以后再买给他。
人生这条路上,吃苦是必然的,失败是常有的,不如意的更是占了大多数。
只有小时候吃过苦,长大了才能更好的吃苦,更好的适应挫折。
04.告诉他做人的道理
这世界每一对爸妈都是孩子的领路人。
要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才叫安全。
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将来好的,什么是舒服了一时却会后悔一世。
如果孩子不听,那么就要参照前三点。
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 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 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