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世光 本报实习生 杜可心
“选址如何更科学”“服务如何更精准”“运维如何更到位”……日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多家基层工会工作者齐聚该市道里区,参加全市工会驿站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共同观摩、交流讨论,都希望在这里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在推进工会驿站“新双15工程”过程中,哈尔滨市道里区总工会认真统筹辖区内68个工会驿站,通过回答好“谁来建、为谁建、谁来管”3个问题,推动工会驿站建设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该区两个驿站获评全国最美驿站,5个获评省级最美驿站。
驿站建设从“有”到“优”
“我们也遇到过驿站建设规划不够科学、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重建轻管、效能不佳等问题。”道里区总工会主席宫剑虹这番发言,引起了现场与会人员的共鸣。
据悉,道里区总对此前建立的99个驿站进行了综合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按照驿站建设在“精”不在“多”的原则,与交警、商务局、公交集团等建立工作联系,将位置偏远、功能重叠、使用率低的31个驿站进行了整合或摘牌。依托公安交通智能指挥中心等单位提供的数据,选取重点商圈、热门景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建设工会驿站。
“我们这个小区附近有两个快递站,一个分拣站,而且这个小区年轻人比较多,点外卖的人也比较多,所以来来往往的快递、外卖工作人员就比较多。”海富锦园社区工会驿站管理员芦琦这样解释他们这家工会驿站的选址原因。
防洪纪念塔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热门景区。同时,在这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交通警察也相对较多。道里区总选择在防洪纪念塔东侧不到500米的斯大林公园内建设了一个户外劳动者驿站,方便在这个热门旅游景点工作的户外劳动者喝水、歇脚。
驿站保障从“优”到“特”
现场会召开当天,记者发现,集体观摩的3家户外劳动者驿站都有一个鲜明的共性:方便如厕。
“有时候在外面跑单,找个厕所不容易,工会驿站的厕所都是临街的,十分方便。”采访时,一位刚刚从驿站走出来的小哥对记者说。
据悉,道里区总打造的工会驿站,不仅在共性设施上做足了保障,还在“一站一品”、各具特色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海富锦园社区工会驿站面积虽然不大,但工作人员把驿站服务内容融入了职工书屋、心灵解压角、“二手物品交换区”等小板块,满足不同职工的需求。
该驿站管理员芦琦向记者介绍,考虑到驿站管理人员不足的现状,他们会号召社区工作人员或社区居民来驿站做志愿服务。当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时长,就可以在实物兑换处兑换一些小礼物。此举也有效缓解了驿站管理人员不足、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困窘。
在斯大林公园工会驿站,记者看到一台微赫兹频谱能量仪。道里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胡瑞告诉记者,这台仪器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来缓解户外劳动者因寒冷而造成的身体不适。同时,驿站里还设有一个融合血压监测、身高体重测量的健康检测仪器,可以让户外劳动者在休息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随时关注。
驿站服务从“特”到“精”
为了让每个工会驿站能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契合职工的需求,道里区总还在精细化上下功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一个工会驿站都有严格、细致的管理制度,同时,管理人员的姓名、电话等信息也在驿站内公示,确保职工“找得到门、认得出人、办得成事”。
此外,一些精心设置之处,也让户外劳动者在使用驿站时能够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在道里区环卫工人综合服务中心工会驿站,休息室的长桌上摆放着护手霜、暖贴、眼镜湿巾等物品。
管理员邢越说:“环卫工人冬天在户外工作,双手经常被冻得龟裂起皮,所以驿站专门为他们准备了护手霜和暖宝宝,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清冰雪工作做准备。”
记者在这个驿站还发现了一个留言板,上面五颜六色的贴纸上写着职工使用驿站后的感受和“微心愿”。有的贴纸上写着“能有一次性雨衣吗”,还有职工写着“要是有烘干机就好了”。记者发现,根据职工的需求,驿站已配备一次性雨衣和烘干机。
据悉,在哈尔滨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道里区总根据职工的需求,不断地动态调整各个工会驿站的设施设备。
来源: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