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名酒”啊,这可是1963年第二届评酒会上闪亮登场的八款经典白酒,包括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全兴大曲、泸州老窖特曲、汾酒、西凤酒和董酒。现在白酒市场新牌子多得很,但“老八大”在酒友们心里,那地位可是稳得不行。能进这个名单,每款酒都有深厚的底子和独特的酿造手艺。
五粮液酒厂一般都是当地酒坊发展起来的,五粮液就是在“长发升”、“利永川”、“全恒昌”、“万利源”这8个酒坊基础上搞起来的,其中“利永川”最出名。“利永川”传人邓子均特别喜欢用杂粮做的纯粮酒,不断改进,最后搞出了五粮液的雏形——用高粱、玉米、大米、荞子、糯米酿的杂粮酒,被文人取名叫“姚子雪曲”。“长发升”也是清朝就有的老酒坊,遗址里有16口明代酒窖,是酿好酒的关键,现在叫“宜宾五粮液501车间”。五粮液继承了“利永川”的技艺,还用了“长发升”的老窖池,取各家之长,去糟粕,现在已经是白酒市场卖得最好的酒了。
古井贡酒古井贡酒的源头传说能追溯到北魏的九酝春酒,曹操把家乡的酿酒方法献给汉献帝,从此“九酝春酒”就成了贡品。古井贡酒虽然名气大,但商标注册可费劲了:1960年申请时被告知“贡”字不能用,得改成“古井酒”,后来据理力争才同意。同年五月,古井贡酒被评为安徽名酒,在全国第二届品酒会上还成了八大酒第二名。文革十年,传统文化味儿浓的“古井贡酒”被批成“四旧”遭了殃,但文化魅力大,消费者强烈要求下,古井贡又站起来了。
泸州老窖特曲浓香型代表之一,泸州老窖历史超长。泸州老窖前身泸州曲酒厂南宋时就有了,当时就很出名,贵族都爱喝。民国时期战乱,酒厂四分五裂停产了。直到1950年泸州解放,酒业才恢复,不到一年成立联合社,1955年泸州曲酒厂成立。改革开放80年代,酒厂进入巅峰,当时不光在四川领先,全国也是数得着的。80年代末统计,一年销售额比四川其他五朵金花(五粮液、全兴大曲、剑南春、郎酒、沱牌曲酒)加起来还多。
全兴大曲虽然现在名气被剑南春盖过去了,但全兴大曲也是实打实的老八大。全兴大曲前身是“成都府大曲”,全兴烧坊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就建了,两百多年历史了。当时就因为酒香醇甜、喝完嘴不干而闻名,各地都抢着买。全兴老字号作坊道光四年(1824年)正式建,也有160多年了。
茅台懂茅台的朋友都知道,茅台酒厂最早是三家酒坊合并的,叫“华茅”、“王茅”和“赖茅”。茅台虽然历史久,但早期因为茅台镇地方偏,只在当地有名。到了清代赤水河开发,茅台镇成了交通枢纽,茅台酒才走出大山,全国闻名。考证显示,茅台最早酒坊是明朝的“大和烧房”,后来战乱停产。同治年间重建,发展成“成义烧房”“荣和烧房”“恒兴烧房”,出的酒就是后来的“华茅”“王茅”“赖茅”。1951年后,政府把三家合并成“国营茅台酒厂”,用它们的工艺生产出了现在的茅台酒。
西凤酒西凤酒老家在陕西宝鸡凤翔县,那里有凤凰传说,酒名就是这么来的。北宋时,大文豪苏轼在那儿当官,特别爱喝酒,他词里写的“柳林酒,柳林湖,妇人手”里的柳林酒,就是当地最好的酒,也就是西凤酒的前身。西凤酒是在当地7家酒坊基础上合并建的,比如“昌顺振酒坊、新民酒坊”等,清朝时就曾代表国家参加南洋赛会,拿过二等奖,名声传到国外。
汾酒汾酒名气响亮,但前身估计很多人不知道。现在的山西杏花村酒厂,是在当地老酒坊“宝泉益”“崇盛永”“德厚成”基础上建的,这些是1875年当地大酒坊,后来合并成“义泉泳”。民国时期,“义泉泳”出的“高粱汾酒”在巴拿马赛会拿过第一。山西都督阎锡山知道后,大力支持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制酿酒企业——晋裕汾酒有限公司。
董酒清朝末年,贵州黔北董家寺一带开酒坊,程氏家族试了无数次,发明草药制曲的“程家窖酒”,在当地特别火。几十年后,“程家窖酒”改名叫“董酒”,一直生产到解放前。战乱后,1957年国营遵义酒精厂请程明坤出山,拿配方工艺恢复生产,后来厂子改名叫国营董酒厂,大规模生产董酒。1963年开始,董酒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成了董香型白酒的龙头老大。
喝酒不光是尝味道,更是一场文化对话。从酿酒手艺到喝酒规矩,从地方风俗到历史传承,每杯酒里都藏着一段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