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塔吉克斯坦正式收回了运营整整二十年的艾尼空军基地,印度在中亚唯一的军事落脚点就这么没了。这波操作直接引爆了中亚地缘格局的大讨论,《防务亚洲》这类媒体直接盖章“中俄联手施压的战果”,说杜尚别敢跟新德里撕合同,全是中俄在背后支招,目的就是把印度这股域外势力赶出中亚,重塑秩序拿个“阶段性胜利”。但咱往深了扒就知道,这事儿真不是“大国联手”这么简单,说白了是俄罗斯守着传统地盘、中国守着外交原则,再加上印度自身实力拉胯,三股劲儿拧出来的必然结果。
![]()
一、别再传“中俄联手”了!真相得拆开来算
把中国说成“幕后施压的操盘手”,这说法真的离谱,压根不符合中国外交的核心规矩。不干涉他国内政可是中国外交的“压舱石”,印度在塔国驻军这事儿,中方从来没在官方渠道说过一句针对性的话,更别提“逼杜尚别终止合作”这种操作了,纯属凭空脑补,故意抹黑。
咱得承认,中国在中亚的分量确实越来越重,但这分量不是靠“施压”堆出来的,全是实打实的合作攒的:搞“一带一路”帮着修基建,让中亚各地联通起来;做能源贸易加深经济绑定;跟边境搞联合反恐保安全。这些事儿没一件沾着“干涉内政”的边,更不可能冲着“赶印度走”去。塔国不续签租约,纯粹是合同到期了自己做的主,从头到尾中国都没插过手。要是说中国有啥间接影响,那也是咱把区域合作环境搞稳了,让塔国更清楚自己要啥安全保障,绝不是直接下场指挥。
跟中国的“原则派”不同,俄罗斯在这事儿里的操作逻辑其实特别清晰。塔国和俄罗斯早就绑死了,作为集安组织的成员国,塔国的国防建设、军队训练全靠莫斯科兜底,俄罗斯的第201摩托化步兵师更是常年扎在那儿,军事上绝对说一不二。
印度又不是集安组织的人,却在这儿驻了二十年军,这简直是往俄罗斯的“后院”插了根钉子,直接踩了莫斯科的安全红线。尤其是俄乌冲突开战后,俄罗斯对前苏地区的“专属安全权”看得更紧了,外人想不打招呼就进来?门儿都没有。对俄罗斯来说,集安组织的军事指挥体系必须统一,印度这种“编外驻军”就是破坏规矩。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怕自己打俄乌打得没精力管中亚,到时候印度要是趁机搞事,甚至撺掇中亚国家“反水”咋办?所以不管跟印度关系多好,这根钉子必须拔,这是底线问题,没得谈。
![]()
二、印度的“北方战略支点”,曾是块香饽饽
艾尼空军基地对印度来说,那可是“全村的希望”——这是它在海外唯一的军事基地,也是打破地理困局的关键。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把印度堵得死死的,陆路根本进不了中亚,而艾尼基地离塔国首都杜尚别才15公里,往西直通阿富汗瓦罕走廊,到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阿伯塔巴德也就千把公里。就这位置,理论上能直接威慑巴基斯坦北部,对印度来说简直是“神级选址”。
这基地最风光的时候是阿富汗战争期间:印度靠它给北方联盟送后勤、搞医疗,还能实时盯紧塔利班动向,一下子就在中亚刷满了存在感。更长远的算盘是,艾尼基地能跟印度搞的“北南交通走廊”配一脸,未来说不定能搞出“陆路+空中”的跨区网络。现在基地没了,印度的中亚战略直接“断了腿”,只能退到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影响力暴跌不止一个档次。
![]()
三、实力不够才是硬伤!印度输在自己身上
要是把基地丢了全赖别人施压,那印度可就太会甩锅了。中亚这地方,想长期驻军当“话事人”,得有三样东西:持续砸钱的能力、靠谱的后勤、拿得出手的硬实力。而印度这三样,偏偏全是短板。
后勤先掉了链子,印度空军的战略运输机满打满算不到30架,还大多是老古董,跨洲送补给根本不顶用,只能靠伊朗到阿富汗的陆路。结果2021年塔利班掌权后,这条道直接废了,艾尼基地成了“孤岛”,既没物资又没作用,塔国留着它干啥?更核心的是硬实力不行:你看美俄在叙利亚,就算互相使绊子也谁赶不走谁,那是真有全球投送、持续作战的本事。印度呢?国防预算看着不少,可装备大多靠买,自己造不出来,想撑海外驻军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所以就算没人赶,印度这驻军也迟早撑不下去,实力不够,啥都是白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