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留下3字遗言,刘备恍然大悟:被隆中对骗了千年,连诸葛亮也自愧不如。
由于《三国演义》把法正的重要性给过分忽视了,导致了顶级谋士法正并不出名,当然也是因为法正这个人人品确实不好,导致了不被罗贯中所推崇,法正的很多功劳都被诸葛亮给占据了。法正到底有多重要?甚至比凤雏庞统还要重要,庞统死后,其实是法正填补了刘备内心的那一份空缺。
![]()
顶级谋士法正在战略蓝图层面,虽然没有留下像诸葛亮《隆中对》这种传世之作,但也有一封书信传世,即《与刘璋笺》。这是法正于公元213年刘备攻蜀期间撰写的劝降书信,信中节选: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存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法正文采不简单,而且很善于分析利弊,对未来局面也判断得很清晰。从《与刘璋笺》就可以看出,法正绝对有才,虽然没有留下《隆中对》,但肯定给刘备规划了很多蓝图。
尤其是,法正给刘备理清楚了,益州的汉中郡比荆州的桂阳郡和长沙郡更加重要。大概率湘水划界这个决策,法正的战略占据了主导,所以汉中之战法正必须要一起参与去打,所以汉中之战法正成了参军成了参谋长。
而由于史料的匮乏,法正死前只留下了最后三个字,这3个字竟然是:可击矣。《三国志》记载:夏侯渊将兵来争其地。法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夏侯渊军,夏侯渊等授首。这“可击矣”竟然成为了法正最后的3字遗言,法正其他的话都没记载于史料了,比较可惜。
![]()
但从“可击矣”3个字,可以看出,法正对汉中之战胜利的功绩非常之大,几乎可以理解夏侯渊就是被法正的临阵诡计给斩杀了,夏侯渊一死,导致了汉中之战刘备成了优势一方,这是起到了战役决定性的一战。可见,法正劝刘备“湘水划界,争夺汉中”的战略蓝图,法正用自己的谋略真的给刘备实现了。
如果说公元208年-公元214年,诸葛亮的《隆中对》最重要,那么公元215年-公元219年,必然是“湘水划界,争夺汉中”的战略蓝图最重要了。《隆中对》其实更像是一个大的饼,但具体去执行“跨有荆州、益州”的时候,刘备就遭遇到了空前的麻烦,而“湘水划界,争夺汉中”更像是一个具体执行蓝图的一个小饼,也可以理解为是《隆中对》的一个具体补充。
![]()
当然湘水划界是不得不的,东吴孙权来攻打荆州,也让刘备恍然大悟了,《隆中对》中也是有瑕疵的。所谓“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都是骗他的,骗了他千年了。法正对于刘备阵营的填补,是很重要的,所以诸葛亮曾感叹过: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就说明了诸葛亮曾自愧不如法正的军事谋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