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里除了测评邀请,收到最多的就是拒信。”一位2026届毕业生在社交媒体上无奈地吐槽,道出了无数求职学子的心声。
所谓的“金九银十”秋招季刚刚落下帷幕,对于数百万2026届毕业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上海为例,就有25.8万名毕业生在同场竞技,争夺那些通往理想未来的珍贵“门票”。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到底什么时候轮到我上岸?”“到现在一个offer都没有,正常吗?”社交平台上的焦虑几乎要溢出屏幕。然而,就在大多数学生还在苦苦挣扎时,华为、字节、腾讯、阿里等头部企业已经悄然完成了新一轮的“人才收割”。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些热门企业到底偏爱哪些学校和专业的学生。
01 秋招现实:冰火两重天的求职现场
“从8月份各大厂开启动校招,我就海投了快100份简历,结果却让人很沮丧。”来自一所211高校的李同学(化名)分享了他的经历,“测评做了无数,AI面、群面、业务面一环扣一环,但总在最后关头被刷下来。”
这种情况在今年的秋招中并不少见。随着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优质岗位的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一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坦言:“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焦虑。很多同学直到招聘会现场,拿出的简历还存在各种问题,这在他们与大厂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
02 大厂地图:他们的招聘官都去了哪些学校?
那么,这些大厂的招聘团队,究竟都去了哪些学校呢?根据多方数据,我们可以描绘出一幅清晰的“大厂招生地图”。
华为的校招版图最为广阔,传统上划分为八大区:京津东北、江苏山东、武汉长沙、西南、上海合肥、杭州厦门、西北以及粤港澳。在这张地图上,清华、北大、浙大、武大、吉大等顶尖985高校是绝对的主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特色院校,凭借其在电子信息领域的深厚积淀,同样赢得了华为的青睐。
![]()
字节跳动的院校名单则更有意思,可以说是“精挑细选”。其名单涵盖了11所985高校、4所211高校、3所双一流高校,还特别纳入了2所邮电类院校和3所香港高校。这种组合既保证了生源的“顶尖度”,又兼顾了专业的“对口度”。
![]()
腾讯的目标院校分布突显了其“精英化”策略,在北京地区,清北人三巨头加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构成了其核心生源池。其他地区的招聘也基本围绕着当地的顶尖学府展开。
![]()
阿里巴巴的秋招名单则包含了13所985高校和2所211高校,显示出其对传统综合性强校的持续偏爱。
![]()
03 专业风向:什么专业最吃香?
说完了学校,我们再看看专业。今年的秋招市场,什么样的专业最受宠?
答案似乎毫无悬念:理工科,尤其是与计算机、AI相关的专业,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在华为的热门招聘专业榜单上,计算机科学稳坐头把交椅,软件工程、电子、通信、自动化等紧随其后。当然,华为庞大的业务体系也需要文科生的支持,金融、英语、管理、会计等专业的同学也有机会。
![]()
![]()
字节跳动作为内容平台的巨头,其专业需求非常具有代表性。除了常规的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专业外,会计财经、法律、管理、金融,乃至传媒和新闻类专业都是它的“刚需”。
腾讯和阿里的专业需求与华为类似,但更加聚焦。腾讯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偏爱非常明显;阿里则在技术类专业之外,对美术设计等专业也敞开了大门,以满足其电商业务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04 高薪抢人:为了顶尖人才,大厂有多拼?
面对心仪的顶尖人才,大厂们给出的“诚意”也一年比一年足。
前段时间,一则“字节跳动为某清北算法博士实习生开出日薪5000元”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虽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大厂为争夺AI等前沿领域的顶尖毕业生不惜重金,已是不争的事实。
![]()
据业内流传的薪资数据显示,在技术岗位的薪酬排名中,大模型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工程师、算法工程师这三个岗位牢牢占据第一梯队,年薪普遍十分可观。这样的“真金白银”,对于初出茅庐的应届生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05 文科生怎么办?突围之路在这里
看到这里,很多文科同学可能要坐不住了:难道秋招市场就没我们什么事了吗?
绝非如此!多位资深HR和就业指导老师指出,文科生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赛道”并突出优势。
“同学们千万不要自我设限,”一位高校就业中心的老师强调,“比如产品经理、运营、市场等岗位,都非常需要文科生所具备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人文素养。这些‘可迁移能力’是AI难以替代的。”
一位刚从中文系毕业并成功进入大厂做运营的学姐分享经验:“我的简历没有堆砌技术术语,而是重点展示了我策划过的校园活动、写过的爆款文章以及对用户心理的洞察。面试官看中的,正是我这种‘接地气’的能力。”
![]()
06 未来视野:就业选择越来越多元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毕业生的选择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扎堆互联网大厂,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将目光投向高端制造业、智能汽车、集成电路等实体经济领域。有报告显示,超过20%的应届本科生最终进入了制造业,并且在其中从事的往往是与技术研发相关的高质量岗位。
“我们现在举办的招聘会,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是绝对的主力,提供的岗位数量和质量都非常高。”一位高校就业处的老师证实了这一趋势。
结语
秋招是一场信息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了解目标企业的偏好,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精准准备,是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无论你来自哪所学校、就读何专业,清晰地认识自己,并持续努力,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希望这份梳理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你的学校在名单上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