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果果好大哦!”11月4日,深秋,泸州市古蔺县东新镇呐喊村漫山遍野飘散着猕猴桃的清香,村民们在藤蔓下穿梭、跃动,娴熟地摘下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村里的猕猴桃产业综合体分拣车间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按部就班,把新采摘的猕猴桃进行分拣、装箱、储存。在车间一处配电箱旁,国网古蔺县供电公司员工程良聪、杨建华正检查设备用电安全,并向工人们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今年全村猕猴桃种面积超过3000亩,全年产值预计超过3000万元。”呐喊村党支部书记郭登举说。
东新镇猕猴桃产业的起源还得从一株野生猕猴桃树说起。2012年下半年,在修建呐喊村云梯公路时,村民们意外发现了一株挂满果的野生猕猴桃树,郭登举得知后便萌生了在村里种植猕猴桃的想法。
2015年,经过2年多的摸索和四处打探,郭登举了解到毗邻的贵州修文县海拔气候条件与东新镇相近,种出来的猕猴桃全国有名。随后,他组织村干部们立即前往当地深入考察学习,最终决定在村里建立猕猴桃种植专合社,试种600亩猕猴桃。
2016年,为将猕猴桃错峰销售增加收入,村集体企业决定建设冷库进行猕猴桃储藏销售。冷库对供电稳定性要求很高,必须24小时供电,一旦供电中断就可能会产生烂、坏果。
为保障冷库用电需求,古蔺县供电公司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为冷库架设了300米10千伏线路,安装一台100千伏安的专用变压器,并定期上门开展用电安全检查。随后,村里先后建立14个冷库,可存储1400余吨猕猴桃,直接延长销售时间5个月左右,村民们种植猕猴桃没有了后顾之忧。
2017年,为发展壮大东新镇猕猴桃产业,古蔺县政府与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农科院安排专家到东新镇进行技术指导交流,并聘请多名猕猴桃种植研究技术人员、培训和培养技术人员,为村民种植提供技术服务。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东新镇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上万亩,并以点带面带动县上其他7个乡镇开始种植和扩大规模;同时,注册“蔺州绿肉”特色品牌,除在本地周边城市销售外,还远销上海、广州、浙江等地。
今年6月,东新镇建立了猕猴桃果汁厂,向猕猴桃深加工产业迈出步伐。为保障厂内清洗机、榨汁机等设备用电,古蔺县供电公司为厂区新建200米10线路,安装一台630千伏安的专用变压器,并建立“一企一册”网格服务机制,定期上门走访,了解用电需求,提供用电技术支持。
受气候等原因影响,村里部分村民种植的猕猴桃小果占比高,卖不到好价钱,积极性一度受挫。果汁厂的建立为他们送来了及时雨,厂区投产后将收购小果将其“变废为宝”,这给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家人们,家人们!刚采摘的‘蔺州绿肉’猕猴桃,皮薄肉厚、香甜多汁,当天采摘当天发货哟!”分拣中心旁的包装车间里,几位主播正卖力地直播,订单与好评不断刷屏。
近年来,东新镇乘着电商的东风,组建电商团队,逐步将销售渠道由线下转移到线上。“过去靠批发商收购,价格低还常担心卖不完。现在通过电商,今天一上午就卖了2000多单。”郭登举说。
分拣冷冻、精深加工、电商助力……在东新,一颗颗小小的绿肉已成为村民的致富“金果”,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生活美了起来。(彭春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