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多方协同发力 有效治理金融“黑灰产”

0
分享至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年来,金融领域面临金融“黑灰产”蔓延的严峻挑战。近日,北京金融监管局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发布《关于打击治理金融黑灰产的联合倡议书》,呼吁构建多方联动的综合防治体系,遏制金融“黑灰产”蔓延,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安全风险。

“黑灰产”破坏金融秩序

金融“黑灰产”,即金融领域黑灰产业,指在金融领域以违法或者形式上不违法的方式获取不当利益的新兴业态,主要涉及不正当反催收、不法贷款中介、恶意逃废债、非法办理退保理赔、虚假征信修复、非法荐股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侵害人民财产安全的行为。

上述倡议书显示,在互联网经济浪潮下,金融“黑灰产”广泛依托媒体平台进行市场营销和规模扩张,呈现出链条化、跨地域化、批量化、隐蔽化等特点。

北京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黑灰产”犹如隐藏在金融体系中的毒瘤,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还对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安全防线构成重大威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金融“黑灰产”组织、个人为谋求非法利益,假借法务公司、咨询公司等名义,广泛发布“代理高额退保”不实信息,怂恿、诱导投保人委托其代理“维权”,胁迫保险公司支付超出保险合同现金价值的退保金,并从中收取高额佣金。此类行为挤占正常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误导投保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此外,包装“职业背债人”实施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也是金融“黑灰产”的典型案例。近年来,以不法贷款中介为核心的犯罪团伙以伪造首付款凭证、签订价格虚高的房屋成交买卖合同等手段,骗取银行信贷资金,造成经济损失。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这不仅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危害国家金融安全,还对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形成负面影响。

“非法贷款中介乱象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对记者表示,从需求端来看,部分消费者尤其是信用状况不佳、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人群,存在强烈的资金需求。他们往往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在面对资金困境时,容易被非法贷款中介所宣传的“快速放款”“低门槛”等虚假承诺所迷惑,从而陷入非法贷款的陷阱。

袁帅认为,从供给端而言,一些不法分子受高额利润的驱使,不惜铤而走险,利用监管漏洞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搭建起非法贷款中介平台,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构建灰色地带,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同时,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非法贷款中介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渠道,网络借贷平台的兴起使得非法贷款行为更加隐蔽和难以监管。

需要多方协同共治

遏制金融“黑灰产”蔓延,需要凝聚全社会共识,营造清朗、安全、可信的金融生态环境,构建多方联动的综合防治体系。

目前,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持续加大工作协同力度,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取得积极成效。今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今年10月,北京金融监管局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发布了《关于打击治理金融黑灰产的联合倡议书》,倡议协同共享信息、联动健全机制、规范权益保护、压实主体责任、深化多方互动、恪守合理维权底线、普及防范教育。

北京金融监管局表示,金融“黑灰产”治理,需建立司法、监管、行业、平台与公众共同参与的防控体系,多方主体协同、持续发力,向体系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深度演进,形成更具韧性的金融健康生态。

袁帅认为,倡议书的发布体现了多方协同共治的理念。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日常监管,加大对非法贷款中介的查处力度,规范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司法机关通过依法审判相关案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学术机构可以为打击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开展相关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种多方联动的综合防治体系,能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金融“黑灰产”进行全面打击和有效治理。

“治理金融‘黑灰产’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对记者表示,在法律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法贷款中介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震慑。在金融监管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监管联动机制,共享信息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提升对金融“黑灰产”的打击效率。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要鼓励和支持正规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满足广大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理借贷需求,减少对非法贷款中介的依赖。

柏文喜还提出,要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对金融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非法贷款中介的异常行为和潜在风险。同时,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通过多种渠道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其理性借贷,避免落入非法贷款中介的陷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中方通告全球:3名航天员带回约100斤太空“特产”,引发高度关注

中方通告全球:3名航天员带回约100斤太空“特产”,引发高度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5 21:09:12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清书先生
2025-11-14 17:07:14
狂妄至极!日本大使:从未接受过“一个中国”政策,不需要撤回

狂妄至极!日本大使:从未接受过“一个中国”政策,不需要撤回

梁讯
2025-11-15 14:35:07
李连杰风波再升级!业内大V曝有钱人更多内幕,不止是换器官而已

李连杰风波再升级!业内大V曝有钱人更多内幕,不止是换器官而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5 15:23:34
官方提醒国人“避免前往”:日本旅游雪上加霜?

官方提醒国人“避免前往”:日本旅游雪上加霜?

环球旅讯
2025-11-15 09:58:16
突发!正式下课,西部倒数第一,2年战绩23胜71负,胜率24.4%

突发!正式下课,西部倒数第一,2年战绩23胜71负,胜率24.4%

球童无忌
2025-11-16 01:03:58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20:57:18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知识圈
2025-11-15 14:38:45
韩媒:输给中国U22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比赛

韩媒:输给中国U22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比赛

懂球帝
2025-11-15 22:12:06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日本人扛不住了!高市早苗对央行下手,日元狂跌,丰田却多赚百亿

日本人扛不住了!高市早苗对央行下手,日元狂跌,丰田却多赚百亿

云上乌托邦
2025-11-15 15:03:50
楼继伟称房地产将持续低迷,需提高财政赤字支持房地产转型

楼继伟称房地产将持续低迷,需提高财政赤字支持房地产转型

风向观察
2025-11-15 14:32:21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寒意传到每个人了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寒意传到每个人了

家传编辑部
2025-11-16 00:19:44
10月经济数据全线走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全失速

10月经济数据全线走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全失速

知识圈
2025-11-15 16:21:51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5 00:15:03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一步?我国下达“逐客令”,三星彻底炸锅:恳请放过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一步?我国下达“逐客令”,三星彻底炸锅:恳请放过

白梦日记
2025-11-15 20:11:28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7:43:11
正部级蔡名照、叶冬松、黄明、宋秀岩、冯正霖、许又声、苗圩、傅自应、欧阳坚、黄建盛,有新任务

正部级蔡名照、叶冬松、黄明、宋秀岩、冯正霖、许又声、苗圩、傅自应、欧阳坚、黄建盛,有新任务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5 20:41:56
王楚钦不敌樊振东止步半决赛,张继科点评引争议

王楚钦不敌樊振东止步半决赛,张继科点评引争议

老慃尾声体育解说
2025-11-15 20:11:08
2025-11-16 05:08:49
中国商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新媒体
13695文章数 273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游戏
教育
公开课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