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国家文物局认定了一处秦代摩崖石刻的真实性。
这块石头上刻着"五大夫翳"的西行记录,直接把秦始皇派人找仙药的故事从传说变成了铁证。
而这块石头的发现,也让徐福带三千人东渡日本的事情变得真实起来。
秦始皇当年到底派了多少人出去找长生不老药?这些人真的到了日本,还改变了日本的历史吗?
![]()
海拔4306米的秦代石刻
2023年7月,考古学家侯光良在青海尕日塘坡地爬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块不太一样的石头。
这地方荒得很,连草都长不好几根。侯光良当时就觉得奇怪,这么高的地方,怎么会有人工凿刻的痕迹?
他仔细看了看,石头上有字。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风吹日晒,字迹已经模糊了不少,能认出来的内容让人震惊。
石刻记录了"五大夫翳"在公元前210年三月到达这里的经过。“五大夫”是秦朝的第九级爵位,能拿到这个爵位的人,在当时可不是一般人。
![]()
侯光良马上意识到这个发现的分量。他把消息报上去,整整两年时间,国家文物局组织了好几批专家来鉴定。2025年9月,官方终于盖章确认了,这就是秦代的真品。
这块石头的位置很关键,就在扎陵湖附近。扎陵湖在古代被认为是昆仑山的区域,秦朝人相信昆仑山上有仙药。
五大夫翳带着一帮方士,从咸阳出发,一路向西,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最后到了这个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他们在石头上刻字,记录下自己完成了秦始皇交代的任务。
![]()
这次西征有多难?想想看,公元前210年,没有现代的登山装备,没有氧气瓶,就靠两条腿和马匹,要穿越几千公里的荒野。
路上要过沙漠,要翻雪山,还要应付高原反应。这帮人能走到扎陵湖,本身就是个“奇迹”。
五大夫翳把任务完成得很认真。他不光到了地方,还专门刻石留念。这说明秦朝的组织能力确实厉害,能把人派到这么远的地方去,还能让他们平安回来。
石刻上虽然没说他们找到了什么仙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证明了秦始皇确实派人去昆仑找过药,这不是野史里瞎编的故事。
![]()
公元前210年的东西两路
秦始皇这个人,对长生不老这事儿特别上心。
公元前210年,他已经49岁了,按当时的标准算是老年人了。他越来越怕死,就想了个办法,把赌注押在两边。
西边派五大夫翳去昆仑山。昆仑山在古代神话里地位很高,据说是神仙住的地方,有各种长生不老的宝贝。
五大夫翳带着团队,扛着秦始皇的期望,往西走。他们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到昆仑山找传说中的不死药。
![]()
东边派徐福去海上。徐福说东海有三座仙山,叫蓬莱、方丈、瀛洲,上面住着神仙,也有不死药。
秦始皇给了徐福很大的支持,三千童男童女,各种工匠,还有五谷的种子。这个阵容一看就知道,不是简单出海转一圈就回来的。
这两路人马几乎同时出发。五大夫翳向西走了几个月,到了青海高原刻石。徐福带着三千人,坐船往东走,消失在茫茫大海里。
史书上说徐福出海之后就没回来,很多人以为他是骗了秦始皇,拿了钱和人就跑了。
![]()
秦始皇这个双保险策略,看起来很聪明。东边西边都派人,总有一边能成功吧?
结果五大夫翳回来了,估计带回来一些当地的草药,但肯定不是真正的不死药。徐福呢,压根就没回来。秦始皇最后死在了巡游路上,长生不老的梦想彻底破灭。
徐福到底去了哪里?这个问题争论了两千多年。有人说他死在海上了,有人说他到了台湾,还有人说他到了朝鲜。
![]()
支持徐福到日本的说法最多,因为日本那边有很多关于徐福的传说和遗迹。日本的和歌山县、佐贺县都有徐福的墓和神社。
关键是时间对得上。徐福出海的时候,大概是公元前210年左右。日本的弥生时代也差不多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50年这个区间。
弥生时代的日本,突然出现了一大堆新东西,水稻种植技术、青铜器、铁器、陶器的制作方法,甚至文字和管理制度,都在这个时期出来了。
![]()
三千人如何搅动一个时代
徐福的船队如果真的到了日本,会发生什么?
三千人不是个小数目,这些人里有童男童女,有各种手艺人,铁匠、木匠、织布工、农民,什么都有。他们带着五谷种子和各种工具,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移民团。
日本在弥生时代之前,是绳文时代。绳文时代的日本人过得很原始,靠打猎和采集为生,不会种地,也不会冶炼金属。
绳文时代的陶器上有绳子压出来的花纹,所以叫绳文。这个时代的日本,文明程度很低。
弥生时代一来,情况完全变了。最明显的是水稻种植。水稻本来是中国南方驯化出来的作物,需要很复杂的种植技术。
![]()
日本突然之间就会种水稻了,而且种得还挺好。考古发现显示,弥生时代的稻田遗址,跟中国长江流域的稻田很相似。
青铜器和铁器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日本本土没有青铜时代,直接从石器时代跳到了铁器时代。
这种跨越式发展,只能解释为外来技术的传入。弥生时代的青铜器和铁器,跟中国战国秦汉时期的风格非常接近。
文字方面更明显。日本的文字系统完全来自中国。
汉字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人根据汉字创造了假名。徐福团队里肯定有识字的人,他们把中原的文字系统带到了日本。
![]()
基因研究也支持这个说法。科学家分析了日本人的DNA,发现弥生时代有一波来自中国北方的移民潮。
这些移民的基因跟现代日本人很接近,说明他们在日本定居下来,跟当地的绳文人混血,最后形成了现代日本人的祖先。
徐福团队带去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整套的社会组织方式。中原在秦朝已经是中央集权的帝国了,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
徐福这些人到了日本,自然会按照他们熟悉的方式来组织社会。日本后来出现的天皇制度,跟中国的皇帝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
![]()
日本的神话里也有线索。神武天皇是日本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据说他从九州出发,征服了本州岛,建立了大和政权。
神武天皇的故事跟徐福的时间差不多,有人认为神武天皇的原型可能就跟徐福团队有关。
这三千人对日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他们带去了农业、手工业、文字、制度,把日本从一个原始社会,一下子推进到了文明社会。
弥生时代的飞跃发展,如果没有外来文明的输入,很难解释。
![]()
中日两国的历史认知
青海石刻被认定之后,国际学术界反应很热烈。
中国学者觉得这是个重大发现,证明了秦朝确实有能力组织远距离探险,也间接支持了徐福东渡的真实性。日本那边的反应就复杂了。
日本学界对徐福东渡的态度,一直很微妙。一部分日本学者承认中华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认为徐福东渡是有可能的。
民间更是有很多徐福的传说和遗迹,和歌山、佐贺这些地方,每年还会举办纪念徐福的活动。
另一部分日本学者就不愿意承认了。他们觉得承认徐福东渡,就等于承认日本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分支,这让他们接受不了。
![]()
有些极端的观点甚至想把日本文明说成是独立起源的,跟中华文明没关系。
这种态度其实挺奇怪的。文明的传播和融合,是人类历史的常态。
罗马文明影响了欧洲,希腊文明影响了地中海,印度文明影响了东南亚,这些都是公认的事实。
日本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说明日本人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
考古证据摆在那里,基因研究的结果也很清楚,弥生时代确实有来自中国的移民。这些移民带去了技术和文化,跟当地人融合,创造出了新的文明。
![]()
日本文明是在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加上本土特色,经过漫长的发展,最后形成的独特文明。
否认历史不会让一个民族变得更伟大。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承认自己的来源,承认自己受过别人的帮助,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日本在历史上接受了中华文明,又创造出了独特的日本文化,这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青海石刻的发现,给徐福东渡提供了新的支持。
![]()
五大夫翳能到青海高原,证明秦朝有能力组织大规模远征。徐福带三千人渡海,在技术上完全可行。秦朝有这个实力,有这个动力,也有这个机会。
历史研究需要证据,不能靠想象。青海石刻是实物证据,日本弥生时代的考古发现是证据,基因研究是证据。
这些证据放在一起,徐福东渡的可能性就很高了。不管日本部分学者愿不愿意承认,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态度而改变。
承认历史,尊重真相,这才是对待文明起源应该有的态度。
信息来源: 1. 国家文物局2025年9月关于青海秦代摩崖石刻的认定公告 2. 侯光良《青海高原秦代石刻的发现与研究》考古学报,2024年 3. 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弥生时代的农业与移民》研究报告,2023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历史研究,2024年 5. 东京大学基因研究所《日本人起源的遗传学分析》科学通报,2022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