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
是全国文物大县、中国石刻艺术之乡
全县现存石窟寺500余处
唐宋摩崖石刻造像10万余尊
石窟经文40余万字
并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这里是我国南方石窟的典型代表
造像以唐宋时代表现尤为突出
让我们走进千年石窟瑰宝
共同感受百代匠心传承
(一)
![]()
紫竹观音造像位于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毗卢洞内。该洞石刻造像主要开凿于宋代,后经历代修缮补刻。这尊观音像高3米,悬坐于3米长的弧形荷叶上,头戴镂空花冠,彩带飘逸,上身微左侧,左手抚撑叶面,右手呈“兰花手”放于膝上,赤脚。与常见的直立、端坐的观音造像不同,这尊雕像姿态悠然、神情自若,其潇洒之态仿佛在与千年后的游客对话。
(二)
卧佛院始建于盛唐,位于长约一公里的卧佛沟两侧高约20米的崖壁上,存有大批刻造于唐代、五代、宋代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经,包括摩崖造像1613尊、石刻佛经15窟,现存可辨清文字30余万字。另有碑刻、题记、经幢等遗迹数十处,造像题材多达57种。
![]()
卧佛龛的造像依山取势、大胆创新,由三组构成:上面一组为释迦牟尼涅槃前的说法图,中间一组为释迦牟尼左侧卧佛造像,下面一组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造像。
(三)
茗山寺现存摩崖造像63尊、碑刻19通、题记4处,主要开凿于宋代。造像依绝壁雕刻,像前仅有一条小道,依山取势,各具特色,且大多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宝冠装饰各异,无一雷同。这里还是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
![]()
文殊师利像高6.4米,左手托书向外伸展1.5米,书与手的重量合计达数百斤,仅由高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撑,历经千年不倒。这一设计是古代匠师巧妙运用力学的杰作,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四)
![]()
千佛寨因崖壁上雕刻有大小佛像三千余尊而得名,分布在山崖四周,整个造像区长达705米。窟内还刻有众多的菩萨、罗汉、金刚、力士、护法神、飞天、供养人以及各种“经变”故事造像,内容丰富,雕刻技艺精美。
(五)
华严洞造像始造于宋代,拥有华严洞和大般若洞两大洞窟,内有宋代造像159尊、历代碑刻题记24处,因内刻主尊“华严三圣”而得名。其布局严谨、造型奇妙、动静结合、虚实得体、采光科学,石窟殿堂富丽辉煌,人物刻画精美绝伦,是目前中国雕刻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好的宋代石窟之一。
![]()
“华严三圣”三尊佛像高为5.2米,中为毗卢遮那佛,左右分别为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白象、青狮背上。左右侧壁各刻有通高4.1米的菩萨各五身,壁上方刻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壁前端各刻有一只下山吼。全窟构思巧妙、布局严谨、动静结合,堪称石刻艺术精品。
造像无言,岁月有痕
这些镌刻于崖壁的精美造像
既是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更是古人将信仰镌刻于山河的永恒诗篇
它们静立于山崖石壁
千年一瞬
不着一言
却诉尽岁月流转
今日
我们当以文化为舟、文脉为帆
让文化遗产成为民族精神的基石
在时光流转中
续写属于我们的时代诗篇
![]()
记者:张海磊
统筹:牧小湘
摄影:吴坤忠
学术指导:安岳石窟研究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