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骤降,流感病毒再次进入活跃期。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流感季或将提前到来,且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3N2亚型,与去年不同,这使得普通人群感染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流感来势汹汹,在流感带来的诸多不适中,最令人困扰的莫过于那阵阵“咳咳咳”,许多人在发热、酸痛等症状缓解后,咳嗽却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流感后的咳嗽为何如此顽固?不同人群的咳嗽有何差异?面对“流感咳”,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为此,新华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了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朱益敏教授,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中医视角为我们深入剖析流感后咳嗽的成因,并分享应对良方。
![]()
面对“流感咳”要“知其然”,咳嗽“赖着不走”其实有“病根”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得了流感,明明烧退了,身体也不疼了,为什么咳嗽就是赖着不走?”面对这样的疑问,朱益敏坦言很常见。她解释道,流感后的咳嗽迁延,正是病毒或细菌对我们的呼吸道造成“战场创伤”的直接体现。
朱益敏解读说,人体的气道内壁覆盖着一层黏膜,它就像呼吸系统的“保护墙”。当流感病毒入侵时,这面“墙”就遭到了破坏。气道黏膜下的杯状细胞在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攻击后,功能会发生紊乱,导致分泌物异常增多,这便是“痰”的由来。即使病毒被清除,身体的其他症状消失,但受损的气道黏膜修复需要时间。在这期间,气道会变得异常敏感,稍有刺激便会引发剧烈咳嗽。
这种损伤后的表现因人而异,呈现出不同的症状类型。有的人是干咳、咽痒,总感觉喉咙里有毛絮在搔刮,于是拼命地咳,有时甚至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但依然不见好转;有的人则是咽部异物感强烈,感觉有痰“不上不下”,咳不出也咽不掉,类似于中医所说的“梅核气”。虽然症状表现有差异,但总体上说,都是气道黏膜受损的表现,要彻底告别咳嗽,关键在于修复受损的气道黏膜。
从中医理论来看,这就是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调了 。中医认为肺主呼吸,因病毒等外邪侵袭导致肺气不宣,便会引发咳嗽。修复受损的气道黏膜,也就是恢复中医所讲的肺“宣发肃降”的正常功能,重新顺畅地“吐故纳新”,恼人的咳嗽自然也就平息了。
及时合理用药结合自我保健,化解顽固咳嗽
面对流感后缠绵的咳嗽,朱益敏指出,中医通常从“化痰”和“润肺”两大方向入手,来修复受损的气道。“比如有些患者本身就是痰湿体质,可能平时就爱抽烟,舌苔比较厚腻。得了流感后出现咳嗽,我们就要清肺化痰,还要化湿。”此外,对于一些干咳无痰、咽喉干痒的患者,则相对以润肺为先,需要通过滋阴润燥的方法来缓解黏膜的干燥和刺激,从而达到止咳的目的。
中医方法如何缓解“流感咳”?朱益敏介绍说,对于流感后出现咳嗽、咳黄痰、甚至伴有低热等症状的患者,除了服用汤药,一些常备中成药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对于止咳化痰有显著效用的连花清咳片,其组方源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与明代叶文龄《医学统旨》的“清金化痰汤”化裁创新而成,组方中麻黄等成分宣肺平喘,石膏、黄芩、连翘等成分共奏清热之效,整方协同作用,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其顺利排出,减轻气道堵塞,同时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宣肺泄热,化痰止咳”的目的,帮助呼吸道更快恢复健康。
除了药物治疗,朱益敏还分享了一些简单实用的自我保健方法,帮助大家缓解咳嗽不适。
穴位按摩:可以按压肺经的“列缺穴”。一个简单的取穴方法是: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所及之处有个明显的凹陷,就是此穴。此外,手腕处的“太渊穴”也是化痰止咳的要穴,时常按揉,能有效缓解不适。
中医刮痧:可以沿肺经循行路线进行刮痧,或在背部的穴位反射区、胸前的天突穴进行适度刮痧,有助于宣通肺气,止咳化痰。
食疗调养:在家可以用罗汉果泡水喝,或者用川贝母炖雪梨。这些食疗方性质平和,具有良好的润肺、化痰、利咽功效。
朱益敏同时提醒,在咳嗽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刺激,并减少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咳嗽。
关注“一老一小”与特殊体质人群,精准防护筑牢呼吸健康屏障
在访谈中,朱益敏特别强调,不同人群在面对流感及后续咳嗽时,需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策略。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他们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咳嗽反复不仅痛苦,还可能加重原有疾病,如果通过居家饮食调理或常规服药后,咳嗽症状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部分老年人排痰能力较弱,家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辅助进行雾化治疗,或学习正确的拍背排痰手法,帮助其顺利排出痰液。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由于其生理特点,往往不会自主咳痰,这让家长尤为揪心。朱益敏表示,对此中医也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适合儿童的化痰止咳药物,家长还可以学习一些小儿推拿的手法,包括背部还有肺经的一些推拿都有缓解作用。
此外,咳嗽的反复发作也与个人体质密切相关。朱益敏介绍,比如中医所说的体虚易感型人群,往往抵抗力较弱,用患者自己的话说就是“别人感冒,在他面前走一圈都能被传染上”。针对这类人群,重在“扶正固本”,可以通过服用中药、膏方调理,或采用穴位敷贴、艾灸等方式补肺健脾,从根本上提高免疫功能,筑牢健康防线。
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群,在秋冬或春秋季节,容易因空气中的粉尘、过敏原等刺激引发咳嗽。治疗上除了必要时使用雾化等治疗手段,还可以通过中医方法调理改善,达到宣肺平喘止咳目的。
访谈最后,朱益敏提醒公众,在流感高发季节一定要重视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同时要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的良好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适度锻炼,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基础。当咳嗽来临时,不必过度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应对,及时就医,让呼吸重归顺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