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北风渐起,寒意渐浓。自然界阳气潜藏,人体阳气也随之收敛。此时脾胃阳气容易不足,运化水湿的能力减弱,加上秋冬进补,若饮食不当,极易导致“脾虚生湿,湿聚成痰”。
痰湿一旦形成,上贮于肺则咳嗽痰多;阻滞气机则胸闷纳呆;充斥肌肤则体型浮肿、倦怠乏力。更令人烦恼的是,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导致的痰湿会降低抵抗力,让人在冬季格外容易感冒生病。
今天李盛青主任就为大家分享一款适合初冬食用的食疗粥——陈皮山药薏米粥,从根源调理“脾虚有痰”的问题。
![]()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其所含的挥发油可促进消化液分泌,排除肠道积气,具有平喘、镇咳的功效,特别适合痰多湿盛、脘腹胀满者。
✅山药,不燥不腻,被誉为“平补三焦之良药”。它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既能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从源头减少痰浊生成,又能益肺气,助肺布散津液、排出痰浊。
✅薏米,擅长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作为经典的祛湿食材,它能帮助身体排出已生成的“湿浊”,与山药相辅相成,一补一泻,健脾而不留邪,祛湿而不伤正。
![]()
这款粥品温和甘淡,既补益又祛湿化痰,不仅能改善痰多咳嗽的表面症状,更能强化脾胃功能,解决生痰之源,从而增强体质,减少生病机会。
陈皮山药薏米粥
【食材】
陈皮5-8克,铁棍山药1根(约150克),薏米50克,大米50克,生姜3片(可选)。(用量仅供参考,每个人体质不同,中医辨证施治讲究一人一方,务必经中医师辨证后调整使用!)
【做法】
1.薏米提前冷水浸泡2小时;陈皮温水泡软,刮去内囊白色部分后切丝;山药去皮切段(对黏液过敏者可戴手套)。
2.将泡好的薏米、大米、陈皮丝一同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约1000-1200毫升)。
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至米粒开花、薏米软烂。
4.放入山药段和生姜片,继续小火煮15-20分钟至山药熟透。
5.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食盐或红糖调味。晨起或晚餐温热食用最佳。
【食用建议】
建议作为主食,每周食用3-4次。晨起空腹食用可振奋脾胃阳气;晚上食用能温暖中焦,助眠安睡。请细嚼慢咽,感受粥品的温润与甘甜。
![]()
注意事项:
◎若咳嗽痰多色黄、属痰热者,可加入适量新鲜雪梨同煮。
◎薏米有滑利之性,孕妇应谨慎食用,或去除薏米,仅用陈皮、山药、大米熬粥。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不宜加糖。
此粥还能改善初冬常见的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肢体困重等问题,全面提升冬季的身体舒适度与抵抗力。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旺则痰无所生,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
温馨提示:本品为食疗调理,可辅助改善症状,增强体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咳嗽痰多症状严重、长期反复或伴有发烧等急性感染,请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