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通衢”湖北,自古就是南北舟车之会。进入高铁时代,省内“四纵四横”高铁网已成型:京广、沪汉蓉、武西、武九、郑渝、黄黄、荆荆等干支线相继通车,武汉至省内主要城市1小时、至周边省会2小时、至京津冀与粤港澳4小时的“高铁生活圈”早已照进现实。目前,随着襄阳至荆门高铁开通运营,湖北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500公里,稳居中部第一方阵。
![]()
然而,随着沿江、福银等国家干线通道全面提速,武汉枢纽“西进东出”瓶颈愈发凸显:既有长江大桥能力饱和,汉口站、武昌站扩能无地,高铁进城“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制约武汉枢纽发展瓶颈。为解决这个问题,湖北省多年前便提出规划建设武汉枢纽直通线工程,并成为“十四五”湖北交通的头号工程。目前,关于该项目的规划建设迎来了重大进展:2025 年 10 月,《新建武汉枢纽直通线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式公示,其中酝酿多年的新汉阳站与白沙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终于“官宣”落地,标志着湖北高铁建设进入“枢纽再造”新阶段。
武汉未来最大高铁门户——新汉阳站
新汉阳站是武汉市规划建设的大型高铁枢纽,位于汉阳区三四环线之间的快活岭村附近,紧邻中法生态示范城,是武汉“五主三辅”铁路客站格局中的核心站点之一。该站总规模达13台24线,分两期建设:近期实施7台12线高铁场,远期预留6台12线城际场及2台4线市域场,站房面积最终将达15万平方米,超越武汉站成为全市最大高铁站。作为国家“八纵八横”沿江通道和武西高铁的关键节点,新汉阳站将衔接福银、京广、沿江高铁等干线,承担西安、宜昌、长沙、九江等方向的高铁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预计远期每日开行客车280对,可分流汉口站40%的客流压力。
![]()
其配套的白沙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建成后,武汉高铁过江能力将提升一倍,有效缓解天兴洲大桥的拥堵。交通换乘方面,新汉阳站规划接入地铁4号线、11号线、24号线,并配套建设长途客运站、公交枢纽及社会停车场,形成“零换乘”综合交通体系。建成后,该站将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发展引擎,推动武汉西部区域经济升级,并强化武汉在全国高铁网络中的战略地位。
世界最大双层悬索桥——白沙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白沙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武汉枢纽直通线的核心控制性工程,位于现有白沙洲长江大桥上游75米处,与三环线并行,形成“双桥并列”的独特布局。大桥采用双层结构设计,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衔接汉阳江城大道与武昌白沙洲大道,预计分流现有白沙洲大桥30%的车流,缓解三环线交通压力;下层为四线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包含武西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等国家干线,将串联福银、沿江、京广等高铁网络,实现武汉各高铁枢纽互联互通。
大桥正桥全长2623米,主跨采用“钢桁梁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其中斜拉桥主跨618米,悬索桥主跨1700米,为全球首创双层公铁悬索桥设计,可满足内河Ⅰ级航道通航需求,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铁悬索桥。两岸接线工程总长超4000米,汉阳岸新增三环上下桥匝道,武昌岸将青菱立交改造为全互通立交,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项目于2025年底启动主体施工,预计2030年建成通车,总投资约93亿元。建成后,武汉高铁过江能力将提升一倍,同时推动汉阳站、新汉阳站等“超米字型”高铁枢纽建设,强化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