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漓水春秋 时代回响

0
分享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本文配图:《漓江百里图》局部广西艺术学院供图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风光旖旎的漓江,是中国画家的重要创作灵感和素材。20世纪以来,包括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关山月等知名画家,以不同表现方式描绘了漓江的盎然诗意。沿着一代代前辈开拓的创作道路,当代广西形成了以描绘漓江等广西秀美山水为特色的漓江画派。

作为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创作于1985年的《漓江百里图》是漓江画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日前,“漓水春秋——黄格胜《漓江百里图》创作40周年桂林特展”在广西桂林拉开帷幕。这幅长达200米、全景式展现漓江山水的巨作,时隔数十载后重回“故里”,与观众展开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百里漓江入画图

黄格胜1950年出生于广西鹿寨县,从小在桂林长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展览现场,回忆起当年创作《漓江百里图》的初衷时,黄格胜表示:“这幅画源于无意间突然迸发出的一个念头。”

1982年,黄格胜接到中国旅游出版社的邀约,请他以国画形式绘制桂林旅游线路图。站在漓江边,他蓦然发觉,此前以漓江为主题的画作中,竟无一幅全面表现漓江风光的大型长卷。为了填补这个空缺,黄格胜决定创作《漓江百里图》。

“后来的3年,我成了漓江边上执着的‘访客’。”黄格胜细数往事,“天不亮就出门,写生观察,山的结构、水的流向、树的动态、草的枯荣、渔翁撒网的姿态,甚至哪块礁石在涨水时会被淹没半尺,我都一一记在心上。”

历时三载,上下漓江数十次,写生千余稿,黄格胜在桂林无线电一厂废弃的理发室里,打着赤膊、挥汗泼墨,完成了这一山水画巨制。他形容创作过程“如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时而一日七八米,时而因构图难题停滞数日,甚至“晚上睡觉做梦都在思考”。作品中“浮峰倒影”的奇观,正是他于梦中得到的灵感迸发。

《漓江百里图》以地理脉络作“经”、四时晨暮作“纬”,全景式展现漓江山水,更将渔舟唱晚、村舍梯田等生活烟火气融入笔墨。作品以“百里漓江入画图”的壮阔视角构建了空间叙事,不仅展现了漓江自然风物之美,更构建了一种堪称“漓江风格”的国画山水图式,因此也被视为漓江画派具有代表性的画作。

漓江画派代表作之一

作为当代中国活跃的绘画流派之一,漓江画派的源头可追溯至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大批文化名人包括知名画家云集桂林,他们除了开展抗战文化活动,还在桂林写生创作,为广西当代美术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广西美术创作不断传承发展,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漓江画派。

《漓江百里图》创造性地运用“动态连续视点”和“昼夜交替”的空间叙事手法,对中国传统长卷叙事性与西方焦点透视进行了融合。

“《漓江百里图》自1985年诞生以来,便以其恢宏气象和深邃内涵,成为漓江画派的代表作之一。”中国美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朱虹子认为,《漓江百里图》打破了传统山水范式的局限,让观者获得“舟行江上”的沉浸体验。

“漓江画派不仅是广西地域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山水画现代转型的生动实践。”黄格胜表示,当代老中青三代画家推动漓江画派持续发展,人才队伍薪火相传,美术创作成果丰硕。

据统计,20余年来,漓江画派艺术家举办近百场展览,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0多项。漓江画派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文化品牌。

把漓江边的故事传得更远

立足当下,传承与创新成为漓江画派面临的重要课题。

“艺术的生命力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也来源于一代代画家对笔墨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黄格胜表示,面对多元文化格局,中国画创作应该保持笔墨纯粹,年轻画家要更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创造新的风格特色。

美术是无国界的语言,开展美术国际交流也是漓江画派的重要使命。

《漓江百里图》画册曾被海外图书馆收藏,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贡献。

“《漓江百里图》受到海外观众的喜爱,首先得益于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其次也得益于西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日益浓厚。”黄格胜说。

广西与东盟地缘相近、人文相通。这些年来,利用广西区位优势,漓江画派艺术家走出国门,先后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韩国、日本等国家写生、采风、举办画展,把漓江边的故事、广西美术的故事传播到海外。(刘 泉 何 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05日第07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03122,14天12涨停!600829,5连板!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603122,14天12涨停!600829,5连板!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5 22:28:52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浙江大学党委最新任命

浙江大学党委最新任命

双一流高校
2025-11-15 18:05:01
广东男篮登上央视新闻!夺冠合影赵睿靠边,一位老人霸气站C位

广东男篮登上央视新闻!夺冠合影赵睿靠边,一位老人霸气站C位

达吉伍各莫
2025-11-15 18:47:47
硬盘里的20年执念:70、80后不愿删除的8款老游戏

硬盘里的20年执念:70、80后不愿删除的8款老游戏

记录生活日常阿蜴
2025-11-13 14:13:07
深圳首个“别墅旧改”破冰!华侨城陷搬迁传闻,三年亏超240亿

深圳首个“别墅旧改”破冰!华侨城陷搬迁传闻,三年亏超240亿

楼市诸葛
2025-11-15 14:41:47
王楚钦称因心态问题才输球!樊振东打丢他全满贯希望,赛后留情面

王楚钦称因心态问题才输球!樊振东打丢他全满贯希望,赛后留情面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15 14:42:26
昆明最低4℃!强降温来袭,云南多地将开启“速冻模式”

昆明最低4℃!强降温来袭,云南多地将开启“速冻模式”

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5-11-15 22:30:54
进攻效率下滑,防守贡献度降低,火箭真的应该让阿门担任控卫吗?

进攻效率下滑,防守贡献度降低,火箭真的应该让阿门担任控卫吗?

稻谷与小麦
2025-11-15 22:47:37
王健林,又杀回来了!

王健林,又杀回来了!

大佬灼见
2025-11-15 12:17:31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装修秀
2025-11-13 11:50:03
中国首台国产光刻机交付!荷兰自乱阵脚,美国也上演“奇怪行为”

中国首台国产光刻机交付!荷兰自乱阵脚,美国也上演“奇怪行为”

阿校谈史
2025-11-14 18:21:22
27国启动全面制裁,逼中西断联,中企设备将遭剔除,形势严峻

27国启动全面制裁,逼中西断联,中企设备将遭剔除,形势严峻

阿离家居
2025-11-15 16:02:45
三件大事接连发生,预示一场重大变革正在来临

三件大事接连发生,预示一场重大变革正在来临

格上理财网
2025-11-15 20:53:36
你炸我也炸!俄罗斯真是血性十足,突防北约导弹,又炸黑基辅一夜

你炸我也炸!俄罗斯真是血性十足,突防北约导弹,又炸黑基辅一夜

南宫一二
2025-11-15 11:08:39
恭喜山东,再添一金!王丽丽爆发,率山东完胜黑马,三篮名次出炉

恭喜山东,再添一金!王丽丽爆发,率山东完胜黑马,三篮名次出炉

萌兰聊个球
2025-11-15 20:18:27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5 01:19:05
顶流小生爱白嫖?易烊千玺拿影帝?宋威龙被路人撩?祖峰被除名?姨太问答

顶流小生爱白嫖?易烊千玺拿影帝?宋威龙被路人撩?祖峰被除名?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15 22:30:28
赵鸿刚回忆世界扇耳光大赛被KO瞬间:脑海里都是白色的,好像睡着了一样,挺心疼自己

赵鸿刚回忆世界扇耳光大赛被KO瞬间:脑海里都是白色的,好像睡着了一样,挺心疼自己

极目新闻
2025-11-15 15:10:39
五年了,B站为何仍是徕芬的增长加速器?

五年了,B站为何仍是徕芬的增长加速器?

雷峰网
2025-11-14 21:44:26
2025-11-15 23:27:00
海外网 incentive-icons
海外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
630404文章数 18077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惊艳!她的造型和用色让人叹为观止!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亲子要闻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嗯嗯是发声吗 该怎么办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