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
北仑的中小学生们
正在享受自己的首个秋假
不过你知道吗?
过去北仑的学生
虽然受到物质和交通的制约
很难走得太远
但每到春秋好时节
也会有郊游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老照片
看看70多年前
北仑学达小学学生的出游景象
![]()
1947年,学达小学的师生们在天童寺中合影
照片背景
学达小学,位于宁波北仑区小港街道下邵村。
笔者的父执(父亲的朋友)孙逸萍先生收藏有1947年4月从下邵村远足天童寺的旧影,弥足珍贵。
![]()
如今的天童风光 来源:《甬城映像——宁波市档案馆馆藏影像档案选编》
那时候,每到每年的春秋好时节,学生们便有一次郊游,称之为远足。
宁波天童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美誉,比著名的杭州灵隐寺还大好几倍。游览天童是学达小学高年级孩子们的“特权”。因为要走的路很远,那年头因物质条件所限全靠步行。
行程共三天,具体安排为出发走一天,返程走一天,在寺中共住宿两晚,中间一天游览寺院。
![]()
天童山门外古松夹道师生合影(右一为学校的毛节坤老师)
开始郊游
根据孙逸萍先生回忆:1947年4月18日,那天学达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们起了大早,叽叽喳喳地来到学校。这回书包背来的不是书,而是家里的干粮和零食。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多数是茶叶蛋,这也已是非常难得。大家兴高采烈,不久后老师整队出发。前面是校旗,后面是用红绿纸做的小班的三角旗,歌声此起彼伏,引得早起的村民们注视。孩子们个个感到十分骄傲,好象全世界都在看着他们。可是不久就走累了,只能偃旗息“歌”。
![]()
在小白岭路上的合影,背景为著名的少白塔(即镇蟒塔)
到中午时分,看到了半路山顶上的少白塔,开始爬山。少白塔在山岙中屹立,苍山环绕,白色的塔身在碧山中映着蓝天,很远就能看到,美极了。前人在此地造塔,真是绝妙的选址。沿石级而上非常吃力,终于慢慢爬到岙顶。同学们进入少白塔寺后,开始休息、喝水、吃干粮,登塔远眺。经过短暂的休整,精神又抖擞起来了。
![]()
午餐后的合影
走过天童老街,松林夹道中是宽阔的卵石路。这里每隔百来步远就有一块雕刻着荷花的石板,据说一共有72块。孩子们发现后大声地数起来,可是谁也没有数对。
终于走出了林荫道,转弯豁然开朗。巍峨的大殿前是一个极大极大的池塘,那便是天童寺内有名的放生池。左手边是一排三人高的大香炉,神秘地伫立着,使人遐想。在孩子们眼里,这里的建筑之伟大好比天堂,而仰望“天王殿”,感觉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雄伟。
![]()
老师们在天童寺万工池前的合影
![]()
照片上的备注
难忘回忆
接下去就是正式进入寺内后的活动了。根据孙先生回忆,走过长长的松林夹道后转弯,天童寺就豁然呈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雄壮的香炉。很快寺内的知客僧安排好了此行的住宿地,是在客房打地铺。孩子们第一次离家住在一起,打闹快活。
![]()
天童寺内合影
不久,一群人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游览寺院,先到放生池去喂鱼。大家拿出干粮,最多的是江南一带的大饼,撕成片片投入池中。池中的鱼养得非常大,浮起来一口就把饼吞下。
据说,水底大鱼轻易不上来,如果把几个大饼串起来投进水里,这时候“鱼王”可能便会出现,上来一口吞下肚去(当然这个口口相传的说法有夸张的成分)。那个年代食物很珍贵,因为舍不得大饼,只好一片一片喂食,欣赏这些体型如孩子一般大的观赏鱼。
![]()
学生们在天童寺内合影
傍晚,大家在寺院里吃了斋饭,寺院的素菜实在非常好吃。寺中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新鲜,像寺中人员集体吃饭的仪式。看他们厨房里的大锅有一人多深,灶膛里烧着整段树木。在高耸的大殿前,感觉很多东西都忽然变小。
![]()
学达小学老师在寺内合影 (左一为孙先生的母亲何仲华老师)
饭后,孩子们在大殿前空旷而巨大的石板广场上围成一圈做游戏。当时的夜晚正好月圆,在月光下玩丢手绢,一群人起哄女同学唱歌闹到深夜。那时候,女生的年龄普遍都比男生大,大部分懵懂的少女已经开始憧憬爱情。有一位女同学开始唱越剧《楼台会》,唱祝英台思梁山伯,唱了很多的“我为他”,譬如“我为他,茶不思来饭不吃”等等。因为听不明白,听成了“我为塔”。正好这次爬过少白塔,有孩子不明白这“我为塔”是一个什么塔,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也算是行程中一个有趣的插曲了。
![]()
大雄宝殿后合影
第二天是整日的游览。当时的天童正是兴盛时期,巍峨的层层大殿依山叠建,最后面的一个小殿排列着精致的阴刻石雕,精细非常。那一排石碑的罗汉像甚至能雕刻出来一根一根头发,让人惊奇。孩子们拿出白纸,用手固定在浮雕石像前,拿一支绘画铅笔在纸上拼命地涂,这样拓印了不少佛像和书法(因为是文物,如今这些碑已经用玻璃橱窗保护起来了)。天童寺后山还有玲珑岩奇观,大家爬山去看,为大自然的造化而惊叹。第三天一早,一行人就原路返回学校,结束了这次行程。

时光如白驹过隙
70多年前的这场远足
就这样在老照片中得以流传和保存
秋风送爽
如今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这个秋假大家去哪里了呢?
评论区晒晒照片吧~

来源丨宁波档案、陈一鸣
编辑、一审丨章琦 二审丨王昱啸 三审丨谢挺
责编丨沈焰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