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妈妈在女儿书包里发现“恐怖画作”:诅咒目标竟是美术老师?

妈妈检查女儿书包发现诡异恐怖画

0
分享至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让全网家长都“头皮发麻”的事件。

一张“解剖图”引发的恐慌

2025年11月3日,江苏南通。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傍晚,一位母亲正在给女儿收拾书包。然而,一张从书包里飘落的纸,却瞬间让这位母亲坠入了冰窖。



这张纸,是一幅铅笔画。但它画的不是小猫小狗,也不是蓝天白云。而是一张详尽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人体解剖图”。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张图上赫然标注着一个真实的名字——“王曦”。图画将这个“王曦”进行了专业级的分解,头部、四肢、内脏……每一个部分都被清晰地勾勒和标注。旁边,还配着冰冷的文字说明,诸如“用刀分解”、“挖眼睛”。

这画风,与其说是儿童画,不如说是一幅冷酷的“行刑步骤图”。细节之专业,步骤之清晰,让这位母亲当场“头皮发麻”。

谁是王曦?谁画了这张图?最让她恐惧的是——为什么这张图,会出现在自己女儿的书包里?一个可怕的念头像毒蛇一样钻进了她的心里:难道我的女儿……

罗生门!谁是画“分尸”图的“小恶魔”?

这个开局,堪称一部悬疑惊悚片。而接下来的发展,更是上演了“全员撒谎”的罗生门,以及一场关于“人性本恶”还是“环境造就”的互联网大辩论。



事件曝光后,学校火速介入。第一个“反转”来了:经过核实,这位母亲的女儿,不是施暴者,而是第一个“受害者”。

画作,并非她女儿所绘。

那么,到底是谁干的?调查指向了班上的另外三名同学。

第二个,也是最让人心惊的“反转”随之而来。这三名同学,在绘制了这张“解剖图”后,趁其不备,偷偷塞进了这位女儿的书包。

更恶劣的是,在调查初期,面对老师和家长的询问,这三名同学“演技”惊人。他们不仅互相推诿,甚至还联手“诬陷”,异口同声地指认,是这位女儿“要求”他们这么画的。

试想,如果不是调查再三,这位女孩是不是就要背上“策划者”的黑锅?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熊孩子”行为了,这是有预谋的“栽赃陷害”。



随着调查深入,最后一个谜团揭开:画中的“王曦”到底是谁?

答案揭晓:王曦,是他们班级美术老师的真实姓名。

一张针对老师、细节专业、充满恶意的“解剖图”;一场三个孩子联手、栽赃嫁祸、颠倒黑白的“攻防战”。最后,学校给出的定性是:恶作剧行为。

学校对涉事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据说,涉事孩子们也达成了“和解”。

“和解”二字轻飘飘地落下,但砸在互联网上,却激起了万丈波澜。

“恶作剧”还是“类霸凌”?撕开儿童心理的B面

“恶作剧”?这三个字,显然无法平息公众的疑虑。如果说画画是“恶作剧”,那么联手栽赃呢?如果说涂鸦是“好奇”,那么“挖眼睛”、“用刀分解”这种清晰的恶意,又该如何解释?



这起事件,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切开了当下儿童教育最敏感的几个层面。

首先,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巨大警示。

一个核心争议点是:这到底只是“好奇模仿”,还是“恶意宣泄”?

有观点认为,孩子们可能只是最近接触了相关的解剖知识,或者受到了某些影视、游戏作品的影响,他们只是在“好奇地模仿”,并不理解这背后的残忍。

但更多的心理学观点,却给出了一个更令人担忧的解读。

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绘画是他们内心的映射。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反复地使用暗色系,比如黑色、灰色;如果他热衷于描绘暴力或恐怖的形象,比如怪物、分尸;如果他的画面总是残缺的,比如画人物却缺少头和脚……这都绝非偶然。这很可能与孩子内心的焦虑、抑郁,或是严重的安全感缺失紧密相关。

回到南通这幅画。它不是随手的涂鸦,它“细节专业、步骤清晰”。这不是一时的愤怒,它更像是一种冷静的、程序化的“幻想施暴”。这种冷静,比歇斯底里的愤怒更让人背脊发凉。

而他们针对的,是美术老师。



这不由得让人发问:这位王曦老师,和这三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作业太多?是批评太严厉?还是孩子们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宣泄一种无法言说、也无人倾听的负面情绪?

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张画,无疑是一个最强烈的信号。它告诉我们,这几个孩子的心理状态,可能已经偏离了“好奇”的轨道,正在滑向一个危险的深渊。

“隐身”的家长与“和稀泥”的学校

这起事件暴露了教育责任的“双重失灵”——家庭的缺位与学校的疏漏。



我们先看家庭。这位发现图画的母亲是警觉的,但其他三个孩子的家长呢?他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看什么、在想什么?

在我们的信息茧房里,充斥着各种“暗黑系”的流行文化。这些内容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只是消遣,但对于世界观尚未成型的孩子,它们的影响可能是侵蚀性的。

当家庭沟通缺失,家长习惯了“我为你好”的权威姿态,而不是“你在想什么”的平等对话。当孩子画出一些“不对劲”的东西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不许画这个!”,而不是“你能告诉我这幅画里的故事吗?”

这种直接的批判,只会让孩子关上沟通的大门。他们会筑起“防御心理”,把真实的自己藏得更深。

再看学校。这起事件中,学校的“锅”同样甩不掉。

事件的本质,除了心理问题,更暴露了严重的“社交边界教育”的疏漏。

什么是社交边界?就是我知道我的拳头应该停在距离你脸一厘米的地方。我知道我不能随意拿你的东西。我知道我不能把垃圾塞进你的书包。我知道我更不能编造谎言,让另一个人蒙受不白之冤。

而这三名学生,他们画了,他们塞了,他们还“诬陷”了。

这种行为,源头指向“塞画”,过程是“诬陷”,本质上就是“类欺凌行为”。

学校的反应是“批评教育,达成和解”。这当然是必要的程序。但我们更想问:在“和解”之前,学校是否对这种“类欺凌”行为有过明确的禁止和教育?学校是否强化过“生命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解剖”这个词背后对生命的尊重?

如果学校的边界教育一直是模糊的,那么我们今天“和解”了“解剖老师图”,明天会不会出现“火烧同学屋”的“恶作剧”?

全网激辩:“性恶论”抬头还是“环境论”的锅?

这幅画,最终在网络上撕裂成了两大阵营。

一方,是“性恶论”的担忧者。

他们引用了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理论。认为儿童天然存在“阴暗面”,他们不是天真的白纸,他们只是“能力有限的恶魔”。所以,必须用最严厉的管教和戒尺,把他们“矫正”过来。



另一方,则是“环境决定论”的支持者。

他们坚决反对给孩子贴上“恶魔”的标签。他们认为,儿童的行为,不过是成人世界和环境影响的一面镜子。过度解读、放大恐慌,只会加剧对这群孩子的“污名化”,把他们彻底推向对立面。

这场辩论,从“解剖图”开始,最终指向了我们该如何“面对”孩子。

其实,两个观点都对,也都片面。我们既不能天真地以为孩子全是天使,也不能绝望地认为孩子生来是魔鬼。

真正可怕的,不是孩子画了什么,而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在看到这幅画后,只选择了“震惊”和“批判”,却忘记了“理解”和“引导”。

别只看到“恶”,忘了去“问”

事件已经落幕,但反思绝不能停止。这起“南通解剖图”事件,本质上就是一次儿童心理健康与行为教育的集体警示。

它给所有的家长和教育者,都上了一堂极其深刻的、昂贵的“公开课”。

它提醒所有家长,请放下你的手机,花一点时间,真正“看懂”你的孩子。

专业建议是:观察你孩子的绘画细节。他们偏爱暖色(如红黄),还是冷色(如黑灰)?前者通常代表愉悦开朗,后者则可能显露压抑。他们的线条是圆润流畅,还是锐利尖刻?前者代表开朗,后者可能暗示内向或紧张。

当你发现“恐怖内容”时,请收起你的惊讶和批判。把“你为什么画这么恐怖的东西?”换成:“这幅画是想表达什么?”,用开放式的对话,代替封闭式的审判,避免激发他们的“防御心理”。

它也提醒所有学校,心理健康绝不是几张调查问卷。

学校必须引入更专业的心理评估机制,对那些画出“非常规”画作的孩子,进行非评判性的心理支持。

更重要的,是强化“边界教育”。必须用最清晰的准则告诉每一个学生: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界限,什么是传播暴力内容的后果,什么是诬陷他人的代价。

这张“解剖图”是令人不安的,但万幸,它被发现了。

孩子的画笔,既能描绘天堂,也能泄露深渊。我们不能只惊恐于画中的“恶”,而忘记去探寻,那只“恶”被画下的真正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媒:菲利克斯打破所有预测,成为利雅得胜利的真大腿

西媒:菲利克斯打破所有预测,成为利雅得胜利的真大腿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11:14:12
国足有救了?新帅上任拒绝足协塞人,30岁老将被踢出局,小将上位

国足有救了?新帅上任拒绝足协塞人,30岁老将被踢出局,小将上位

阅微札记
2025-11-11 19:37:23
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向北师大捐赠2.2亿;此前向一高校捐赠1万股茅台,称“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向北师大捐赠2.2亿;此前向一高校捐赠1万股茅台,称“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极目新闻
2025-11-11 15:47:40
他错把张作霖的平台当自己本事,高估自己低估人性,结局惨得离谱

他错把张作霖的平台当自己本事,高估自己低估人性,结局惨得离谱

宅家伍菇凉
2025-11-11 10:00:03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罪案洞察者
2025-10-15 09:59:22
被大陆官媒点名后,蔡正元联合一人,再批郑丽文,侯汉廷表态亮了

被大陆官媒点名后,蔡正元联合一人,再批郑丽文,侯汉廷表态亮了

DS北风
2025-11-11 17:47:51
足坛第一神锋!莱万近十年上演26次帽子戏法,五大联赛第一人!

足坛第一神锋!莱万近十年上演26次帽子戏法,五大联赛第一人!

田先生篮球
2025-11-10 21:36:26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文史旺旺旺
2025-11-10 21:06:13
刚发生的这件事情,动摇了霸权的根本,是一次迎头暴击

刚发生的这件事情,动摇了霸权的根本,是一次迎头暴击

一个坏土豆
2025-11-11 20:07:10
江苏车牌将启动新字母?官方回应

江苏车牌将启动新字母?官方回应

Today苏州
2025-11-11 14:10:58
设计院倒闭潮来临,楼市背后的产业链寒冬

设计院倒闭潮来临,楼市背后的产业链寒冬

谢晖说房
2025-11-11 19:30:05
罗马诺:J罗将离开莱昂,2026年他将再度成为自由球员

罗马诺:J罗将离开莱昂,2026年他将再度成为自由球员

懂球帝
2025-11-11 20:09:07
西藏航空一航班有孕妇无法提供适航证明拒不下机,乘客:机长出来劝都不听

西藏航空一航班有孕妇无法提供适航证明拒不下机,乘客:机长出来劝都不听

新京报
2025-11-11 12:38:46
宁可退钱也不打!三名留洋球员拒绝辽宁队,无缘全运会

宁可退钱也不打!三名留洋球员拒绝辽宁队,无缘全运会

德译洋洋
2025-11-11 12:35:48
42岁王凯在福建农村拍戏,他的脸瘦了好多,身材修长,看着挺帅气

42岁王凯在福建农村拍戏,他的脸瘦了好多,身材修长,看着挺帅气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1 13:06:33
美媒爆3架AH-64E型“阿帕奇”直升机交付印度途中“神秘”返回美国,波音公司回应

美媒爆3架AH-64E型“阿帕奇”直升机交付印度途中“神秘”返回美国,波音公司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11:57:21
陈坤不再回避儿子生母身份,高调官宣喜讯:瞒了21年,终于......

陈坤不再回避儿子生母身份,高调官宣喜讯:瞒了21年,终于......

感觉会火
2025-11-11 12:12:54
004核航母进展太快,全面超越美国“福特”级,问鼎世界第一

004核航母进展太快,全面超越美国“福特”级,问鼎世界第一

近史博览
2025-11-08 15:37:37
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

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

百态人间
2025-11-11 05:00:03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健身迷
2025-10-16 10:10:40
2025-11-11 20:51:00
墨印斋 incentive-icons
墨印斋
文化如灯塔,指引我们探索知识的海洋。
3600文章数 7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教育
房产
亲子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2025海归留学生就业报告》发布!为何有人月薪5万、有人月薪5千?原因竟然是 ...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亲子要闻

守护流感季儿童呼吸健康,科学应对感染后咳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