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青少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盛会——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深圳实验学校副校长、小学部执行校长吴立新应邀在此次大会开幕式上作主题发言。他发表了题为“深圳实验 生态育人——城市校园联动的生态教育实践”的主题演讲,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代表分享学校在生态教育方面的创新探索与丰硕成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
本次大会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携手深圳海外联谊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等权威机构共同主办,众多国内外知名单位提供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等领导亲临现场致欢迎辞,为大会拉开序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代办王茜、深圳海外联谊会会长王强等领导纷纷发表致辞,从不同层面强调了青少年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本次大会的深远意义。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健等专家学者也齐聚一堂,为大会带来前沿的学术观点与深刻的行业见解。
![]()
会上,吴立新介绍,深圳实验学校结合“三生万物”的哲学思维,精心构建生态育人三维体系,从环境、课程、文化三个维度全方位培育学生的生态素养。
![]()
在环境育人方面,学校匠心独运,从校园、集团、城市三个层面打造沉浸式育人环境。校园内积极推进“三添一护”焕新工程,四季繁花似锦、绿意盎然;集团旗下“十部一园”积极践行节能低碳、环境友好的生态理念,光明高中部成功打造“智慧零碳学校”,每年可实现减碳217吨的显著成效;小学部创新性地将传统变电房改造为“电力魔方”,让节能行动直观可感。在城市层面,学校借助深圳市教育局“每周半天计划”,打破校园围墙的限制,带领学生走进红树林、守护珊瑚礁,使整个深圳成为广阔的生态育人场域。
![]()
在课程育人层面,学校重点打造三类核心课程。环保教育专题课程通过每年举办校园环保周、世界环保日等系列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户外生态研学,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跨学科融合课程巧妙融合多学科,开发多主题,以湿地观鸟课程为案例,引导学生探寻深圳生态变化背后的奥秘;生态课题项目式课程鼓励学生深入钻研,学生们在各级赛事中屡获大奖,如在环球自然日活动以及萤火虫观察探究活动中,由一个问题拓展为一个获得国际金奖的研究项目,上学期学校还将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期末考搬到了深圳的暗夜社区,探究宇宙星空与暗夜萤火虫秘密,展现出对生态问题的深度思考与卓越实践能力,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
在文化浸润方面,学校秉持“万物并育,人境合一”的文化理念,在深圳和海南精心开辟实验林,种下的不仅是绿色的希望,更是生态教育的种子。40年来,在浓厚实验文化的熏陶下,一批又一批实验学子在“生态+科技”领域崭露头角,如杰出校友张云飞不仅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还受邀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看九三阅兵仪式,他常回母校分享经验,激励着学弟学妹们投身生态科技事业。
![]()
在本次大会中,来自各地的青少年代表一起分享了低碳环保实践故事,展示了“湾区联世界•共创碳中和”作品,发布了全球青少年绿色低碳倡议。深圳实验小学小学部五(6)班叶晟硕、六(2)班陈安心,初中部九(9)班蔡佳然同学作为获奖代表应邀到会并参加了上述系列活动,展现出实验学子的优异风采。
![]()
深圳实验学校的生态教育实践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誉与认可。此次分享不仅充分展示学校在生态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更为全球青少年环境教育提供宝贵借鉴,为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注入强大动力。未来,深圳实验学校将继续深耕生态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更多具有生态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