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针对1990年至2017年间中国居民死亡风险因素展开系统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致死原因的构成已发生深刻变革。
- 结合最新发布的公共卫生统计资料可以观察到,国民健康状况的演变趋势持续深化。国家卫健委2025年公布的数据指出,我国重大慢性疾病过早死亡率由2019年的16.5%下降至2023年的15%,尽管取得进展,但慢病相关死亡仍占据总体死亡比例的88%以上,其中脑卒中连续多年稳居各类死因首位。
![]()
- 慢性疾病的广泛流行并非突发状况,而是多种社会与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从《柳叶刀》长达近三十年的追踪分析来看,物质条件提升所带来的膳食结构失衡是推动这一变化的核心动因。
- 当前我国居民每日平均食盐摄入量高达10.5克,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限的两倍之多。这种长期高盐饮食模式显著推升了高血压的发病率,并进一步导致国人一生中患中风的风险达到39.3%,明显高于日本的26.0%和韩国的30.9%。
- 与此同时,高糖与高脂饮食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普遍特征。在上海地区,中小学生饮用含糖饮料的比例竟高达90%;一瓶容量为500毫升的雪梨汁所含糖分即已远超成年人单日建议摄取总量。
![]()
- 生活形态的剧烈转变进一步加剧了健康危机。随着全国外卖用户规模突破8亿人,年轻群体对高油、高盐快餐的高度依赖已成常态,而办公室久坐等静态工作方式则持续压缩日常能量消耗。
- 在热量摄入不断上升与身体活动日益减少的双重夹击下,我国成人中超重或肥胖的比例已逼近50%,6至17岁青少年群体中的超重肥胖率也接近五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该比例将攀升至31.8%以上。
- 由此引发的直接后果是:下呼吸道感染等传染性疾病逐渐退出死亡原因前二十位,取而代之的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病长期位居前列,二型糖尿病更从第十九位跃升至第八位,成为威胁公众生命的重要杀手。
- 尤为严峻的是慢病发病年龄的显著前移:临床上频繁出现26岁患者空腹血糖超过17mmol/L的极端案例,30岁以下人群突发“眼中风”的病例数量迅速增长,青少年中二型糖尿病的年增长率甚至高达26.6%。
![]()
-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进程使慢病防控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8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9.8%,预测将于2035年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阶段。
- 老年群体本身就是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而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暴露其生理脆弱性——免疫力随年龄衰退叠加基础性疾病,使得慢病患者面临更高的重症与死亡风险。
- “老龄化+慢病”叠加效应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2022年我国用于慢病治疗的直接医疗支出高达2.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6%;若计入生产力损失等间接成本,总经济损失更是达到惊人的5.6万亿元。
![]()
- 面对慢病蔓延形成的全面围困,国家已着手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防控体系。《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的“三减三健”策略正在各地落地实施:长沙建成20家认证健康餐厅,机关单位食堂开设减盐减油专窗,通过标准化配餐实现食材用量精准控制;天津建立起完善的胸痛中心与卒中救治网络,使心肌梗死死亡率连续十年呈下降态势;厦门推行“三师共管”服务模式,打通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通道。
- 进入2025年,健康体重管理项目与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被正式纳入“健康中国”重点任务范畴,倡导每个家庭配备体重秤与腰围测量尺,推动健康管理向家庭场景延伸。
![]()
- 科技创新正为慢病防治开辟全新路径。上海利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与移动应用程序建立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系统,在试点社区中实现血糖达标率提升22.8个百分点;苏州打造“运动云医院”平台,实现卫生健康部门与体育管理部门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长郡麓谷中学引入智慧营养供餐系统,自动为学生生成科学配比的带量食谱。
- 据《人民日报》报道,推广使用低钠盐被认定为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手段之一,研究证实其可使中风复发风险降低14%,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应用,每年有望避免近50万例死亡事件的发生。
![]()
- 令人鼓舞的是,全民健康意识正处于快速觉醒阶段。我国居民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群比例从2019年的19.17%上升至2024年的31.87%,“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 然而,认知水平的提高尚未完全转化为实际行动:虽然大多数人清楚“合理膳食、积极运动”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仍难以摆脱旧有生活习惯的强大惯性。
- 这亟需更多创新形式加以引导,例如长沙开展“小手拉大手”健康主题征文活动,北京推进职业人群健康管理专项行动,通过多元载体将健康行为嵌入日常生活节奏之中。
![]()
- 慢病防控本质上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社会系统工程,既依赖于顶层设计的政策引领,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协同参与以及个体主动践行。
- 当低钠盐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当智能设备实时守护个人健康指标,当规律锻炼成为大众的生活习惯,慢性疾病扩张的势头终将得到有效遏制。
- 正如《柳叶刀》研究所揭示的那样,过去三十年死亡原因的变化轨迹实则是国民生活方式的一面镜子,那么未来的国民健康图景,也将由每一位公民的日复一日选择共同绘就。
信源来自:2024-06-14 光明网 台州小伙一早起来“眼中风”!这病很残酷,抢救黄金时间仅有90分钟
![]()
新华社 2025-7-3 从“单病防治”到“医防融合”——专家解码慢病管理防治新范式
![]()
时间: 2025-04-14 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新闻发布会
![]()
2025-10-29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把盐换一换,省下看病钱!这个公认的防病方法简单易行、花费又低
![]()
2024-10-29 柳叶刀TheLancet 每年新增1200万例脑卒中,空气污染、高温和代谢危险因素导致发病率上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