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缺什么我就做什么”,张汝京这句承诺,贯穿了他二十多年的芯片创业路。
他的三次创业都精准踩在国产芯片的“痛点”上。
这位被称“芯片教父”的老兵,每一步都在填补产业空白。
![]()
带着华人工程师团队闯过重重难关,他为何总能找准中国芯片的命门?
74岁还在拼,他说“大陆缺啥我造啥”
张汝京,从2000年到现在,这位美籍华人三次创业,每次都精准戳中中国芯片的“卡脖子”处——制造、材料、模式,一步步把空白填上。
张汝京的家国情怀是刻在骨子里的,他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早年留学归来后投身实业,常跟他说:“咱们中国人不缺智慧,就是缺自己的工业根基。”
![]()
后来他在美国德州仪器干了20年,从工程师做到全球工厂负责人,亲手建起10座芯片厂。
2000年之前,他已经是行业里响当当的专家,拿着高薪,握着大把股票期权,日子过得安稳惬意。
信息来源:芯恩董事长张汝京: 一腔热忱倾注“中国芯”
![]()
但父亲的话总在耳边响,尤其是看到大陆芯片几乎全靠进口,他坐不住了。
“我虽然入了美籍,但生下来就是中国人,回国干事不需要理由。”
![]()
2000年春天,他在一次校友会上说的这话,成了他此后二十多年的行动指南。
2000年的上海张江还是片荒地,张汝京带着300名工程师来了。
![]()
当时大陆芯片制造技术停留在0.35微米,而国际已经到了0.13微米,连台能用的先进设备都没,西方《瓦森纳协定》卡着,不让卖。
他想了个笨办法:从欧洲淘二手设备,自己拆解、重组。
白天在工地盯施工,晚上改图纸,工程师们说他是“铁人”,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
就这么拼,13个月后,大陆首条8英寸芯片产线居然投产了,比国际同行快了整整一半时间。
到2004年,中芯国际已经有了4座8英寸厂和1座12英寸厂,技术追到0.13微米,直接跃居全球第四大代工厂,可这也引来了台积电的打压。
2003年,台积电在美国起诉中芯国际专利侵权,索赔10亿美元——要知道当时中芯年营收才3.6亿。
![]()
2009年,官司终审,中芯国际最终赔了2亿美元,还转让了10%股份。
台积电还提出苛刻条件:“和解可以,但张汝京必须走。”
无奈之下,61岁的张汝京在离职协议上签了字,同时被迫签下3年竞业禁止协议。
![]()
离开中芯国际时,他回望自己亲手建立的厂房,虽满心不舍,但依然坚定地表示:“没关系,我还能再来。”
新昇半导体,把“硅片命脉”抢回来
2014年,竞业期刚过,66岁的张汝京又站在了创业起跑线。
这次他盯上的是大硅片——芯片的“地基”。
![]()
当时国内90%的300毫米大硅片靠进口,日德企业垄断市场,不仅贵,还常常断供。
“没有好硅片,再先进的工艺都是空谈。”张汝京带着团队扎进上海临港的实验室。
![]()
硅片制造要拉单晶、切片、抛光,每一步都得精准到纳米级,光调试参数就用了两年。
信息来源:74岁张汝京又跳槽,曾创办中芯国际,数次创业成功后辞职
![]()
2017年夏天,当第一根完整的300毫米硅晶棒拉出来时,实验室里的人全哭了。
量产后,国产大硅片价格降了三成,国产化率从不足5%冲到30%。
![]()
华为、中芯国际终于用上了“自家料”,14纳米工艺能量产,这根硅晶棒功不可没。
有人问他秘诀,他说:“就是死磕,别人做10次试验,我们做100次。”
![]()
2018年,70岁的张汝京又跑到青岛,创办了芯恩半导体。
这次他要解决的是“模式问题”——中小芯片设计企业没资金建工厂,只能依赖大厂代工,处处受制。
![]()
他提出了CIDM模式:联合30多家企业交叉持股,共建共享工厂,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打通。
“小企业不用自己建厂,分摊成本还能快速量产。”这个想法在当时很新鲜,不少人质疑可行性。
![]()
2021年,芯恩的8英寸厂投产了,良率一下子冲到90%以上,专攻汽车电子和智能家电芯片。
青岛大学还跟他合建了微纳技术学院,定向培养人才,他知道,芯片行业缺技术更缺人。
车规芯片战场,老将再出征
2023年,新能源汽车火了,但车规芯片成了新难题,全球80%的车规芯片被国外企业垄断,一旦断供,车企就得停产。
![]()
73岁的张汝京二话不说,加入上海积塔半导体,专攻车规芯片。
他推动芯片与整车同步开发,打破了“先造芯片再找车企”的老规矩。
2024年,积塔的车规级功率芯片量产,直接供应国内多家车企。
信息来源:张汝京四次创业助造“中国芯” 中芯国际跻身全球第四盈利年超百亿
![]()
有人算过,现在大陆30%以上的半导体企业高管,都曾是他的学生或同事。
2025年10月,张汝京在行业论坛上说:“我这辈子没干别的,就是补短板。”
从放弃价值数亿的股票回国,到被台积电逼走,再到三次创业,他从没提过“牺牲”“奉献”这类词。
![]()
但数据不会说谎:中芯国际撑起了国产芯片制造的半壁江山,新昇半导体打破了硅片垄断,芯恩的CIDM模式帮了上百家中小企业。
结语
张汝京这三次创业,在我们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里,那可是留下了特别重要的印记!
![]()
每一次创业,都正好解决了行业里最关键的难题,就像给我们自己的芯片产业打了坚实的地基,让它能更稳地往自主、强大的方向走。
现在呢,受张汝京这份拼劲儿的影响,越来越多有本事的人都愿意扎进芯片行业,一边琢磨新技术,一边帮着行业变得更先进。
![]()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以后中国芯片产业,会跟着张汝京这样的前辈继续往前冲。
不管遇到啥技术难关,肯定能一个个攻破,从以前跟着别人跑到后来超过别人。
![]()
到时候,在全世界的芯片行业里,我们中国肯定能占上更重要的位置,写出属于我们自己芯片产业的精彩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