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年,在面对彪悍的匈奴时,汉军一直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不是我汉军健儿不英勇,而是这仗压根就没法打。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比你憋着一肚子气,摆开阵势,准备和你的仇敌一较高下。
结果呢,对方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骑着个摩托车围着你转圈,一边转一边拿弹弓打你。
![]()
你追不上他,更打不着他,你说憋屈不憋屈?
汉文帝、汉景帝那时候,就跟这一样憋屈。
匈奴的骑兵来去如风,且驰且射。
汉军步兵方阵还没摆开,人家的箭雨就先到了。
而等你组织好战车想正面冲锋,人家早就抢完东西,一溜烟跑回大草原了。
当时,晁错就看得明白。
他就建议说:咱得“用其长技”,找投降的匈奴人当雇佣兵,再配上战车。
想法是挺好的,但执行起来就变味了。
用“胡人”,面子上挂不住。
战车呢,跑的还没骑兵快,在草原上那就是活靶子。
![]()
所以,文景两位皇帝,只能一边和亲,一边休养生息”。
这口气,憋了整整七十年!
直到一个17岁的少年天子登基,他不想再忍了,他就是汉武帝刘彻。
上林苑的战争演习
汉武帝一上台,就一直琢磨着,想要彻底解决匈奴问题。
但是,怎么解决呢?
当时汉军的作战体系,还是以步兵和战车为主。
拿这种军队远征匈奴,那就是纯属送人头。
但天才的突破,往往来自敢于跳出固有圈子。
汉武帝,就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主儿。
![]()
他身边有个好哥们,叫韩嫣。
他是早年投降汉朝的匈奴王子韩颓当的孙子,是个标准的“匈奴通”。
于是,画风变了,汉武帝不满足于在宫里看竹简兵书。
他带着韩嫣,还有李广的儿子李当户等一帮将门虎子,组建了一支骑兵卫队:期门军。
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 号自此始。
少年汉武帝,带领着期门军,跑到长安周边的上林苑,模拟匈奴人打猎!
每年的八九月份,正是草原上“大会蹛林”的季节,匈奴人都会聚会、狩猎、搞演习。
汉武帝也带着这帮精锐少年,“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把打猎当成了军事演习。
![]()
这在当时的老派大臣看来,简直是“不务正业”,是小皇帝的游戏。
但,这背后恰恰是汉军技战术转向的开始!
汉武帝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学习、理解乃至最终超越他的对手。
他想从骨子里,把自己和这支小部队,变成比匈奴更匈奴的骑兵。
第一次亮剑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元光六年,汉武帝憋了多年的大招终于放出。
他派四路大将,各率一万骑兵,主动出击匈奴。
这是自刘邦“白登之围”后,汉军第一次大规模主动进攻。
![]()
结果怎么样?惨败!
四路大军,只有卫青运气好,偷袭得手。
公孙敖损失七千骑,最惨的“飞将军”李广竟然全军覆没。
四万精锐骑兵,回来不到一半。
为什么会败得如此之惨?原因很简单。
汉军骑兵的训练时间,相对于匈奴来说太短了。
想在骑射上,和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比拼,那就是纯属找虐。
匈奴人在飞奔颠簸的马背上射箭的技能,是用童年和无数牛羊“喂”出来的肌肉记忆。
汉军骑兵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和匈奴人完全没法比。
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
这次惨败,像一盆冰水,浇醒了汉武帝和汉军将领。
![]()
在别人设定的赛道里,你永远无法战胜规则制定者。
想赢,就必须换赛道,必须掀桌子!
卫青霍去病的战术革新
这时候,我们的两位主角,卫青和霍去病闪亮登场。
两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外戚”,都是年轻人,都没受过正统的军事教育。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野路子”出身。
卫青,以前是平阳公主家的“骑奴”。
霍去病更狂,汉武帝让他学古代兵法,他直接说:打仗看的是临场发挥,学那些老古董干啥!
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正是这种“没有包袱”,让他们成为了天生的革新高手。
![]()
在卫霍看来,虽然我们骑射不如你,但我们是组织度更高的农耕文明!
我们擅长的是什么?是纪律,是阵型,是正面“刚”的肉搏!
于是,一套全新的骑兵战术被摸索出来了。
核心就八个字:扬长避短,冲击肉搏!
首先利用投降的匈奴人做向导,发挥国力优势,进行大纵深迂回。
然后,绕到匈奴人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打他个措手不及。
比如,卫青夜袭右贤王,直接把匈奴王的宴会场变成了屠宰场。
这个战术,一旦接敌,就想尽一切办法快速贴近,让战场变成近身肉搏式的混战。
因为,一旦进入脸贴脸的阶段,匈奴人的弓箭就废了。
并且,以后汉军骑兵的主要武器,从弓箭换成长戟。
![]()
骑兵的作战方式,也从骑射改成冲击。
利用马速,像步兵方阵一样把敌人捅下马!
在山东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反复出现汉军持戟骑兵捅死尖顶帽匈奴弓箭手的画面,这就是当时战术的生动写照。
这套打法,说白了就是:放弃和你比“远程消耗”,直接“闪现”开“狂暴”,贴脸输出!
用自身的纪律和组织度,废掉匈奴的机动性和射程优势。
漠北决战,定乾坤
这套打法的巅峰,是元狩四年的漠北决战。
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精骑,携带十四万匹战马,发动了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远征。
卫青,正面遭遇匈奴单于主力。
匈奴单于以为汉军劳师远征,已是强弩之末,决定正面硬刚。
![]()
结果,卫青先用武刚车结成临时营垒稳住阵脚。
然后,派骑兵迅速出击黏住敌军。
黄昏时分,狂风大作,沙石扑面,能见度几乎为零。
这天气,匈奴的远程打击能力基本报废。
卫青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左右两翼包抄,与匈奴人搅在一起,展开了最残酷的肉搏混战。
战斗的过程,史料记载很简略。
时已昏,汉匈奴相纷絮,杀伤大当。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想象那个画面:
风沙中,战马嘶鸣,刀戟碰撞,双方骑兵扭打在一起,从马背打到地面。
![]()
匈奴人一身骑射本领无处施展,而汉军则把他们最熟悉的步兵肉搏模式,在草原上完美复刻。
战至天亮,匈奴主力被击溃,单于连夜逃跑。
与此同时,霍去病那边更是战绩辉煌,斩首七万多。
这一仗,直接把匈奴的脊梁骨打断。
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再无王庭……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得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