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执政时期形成了贞观之治,我们学习贞观之治,其实就是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建设等方方面面,看李世民所进行的改革有没有可供借鉴的地方。所以这部分也是《资治通鉴》中重点记载的方向。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公元637年,李世民派房玄龄等人制定了《贞观律》。为什么《资治通鉴》要在这个地方重点讲了一下《贞观律》,《贞观律》的进步意义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李世民的贞观律的进步意义。
![]()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原文和译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仅放置图片
![]()
原文文字版本请点击以下链接阅读
![]()
02
译文
![]()
03
收获与反思
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基石,用什么样的法律来治理国家,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根本的治国理政的思路。
我们知道当年秦国商鞅变法才走向富强,最终灭了六国,统一了华夏。但商鞅是法家,在其主导下,秦国的法律是以严苛而著名的。 所以秦朝的死罪种类很多,涉及反叛、降敌、杀人、不孝、强盗、强奸、泄露皇帝住所、妄言、挟书等等都会被处死,而死刑行刑方式也种类非常多,包括了车裂、枭首、弃市、斩、腰斩、镬烹、凿颠、肢解、抽胁、磔、戮尸、坑杀(活埋)、定杀(溺水)、扑杀(棍杖打死)、族、具五刑等20种之多,而商鞅本人就是后来处以车裂之刑。
![]()
但严苛的秦法并没有让秦朝天下维系百年,反而是到了秦二世就亡了国。而取代秦的汉代法律实际上是沿袭了秦制,也是以严苛著称的。比如汉初的时候就把夷三族写入了法律,一个人犯罪,全家族连坐会被处死,在我们现在来看都是不可思议的。
汉文帝时期虽然推动废除肉刑,但无形中就是本该处以肉刑的改为了死刑。后代很多人推崇的汉武帝时期 , 死罪条文就有409 条,死刑罪名达1882 个,死罪判例13472 个。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中国很多时候是以国家的高压和死刑的威慑来治理国家。
但我们也看到,这种严刑酷法的治理效果也不是特别好。一个古代是农业社会,人本身就是宝贵的劳动力,死刑判得越多,对一个国家的生产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
其次就是这种恐怖的威慑的效果也未必好,你像陈胜吴广起义不就是因为怎么都是一死,那还不如造反拼一下,最终才酿成天下的大乱。
而且前面我们也写了很多文章分析过,古代的儒家其实是反对严刑峻法的,一直倡导德为主,法为辅,在前两天写的关于魏征和封德彝的争论中,我们就阐述过这一点:参见文章。
当时李世民就支持了魏征的观点。这证明李世民其实是支持 德主刑辅,礼法并重的观念的。
所以我们才看到当时李世民是派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徵这几个各部门的一把手一起来编纂《贞观律》。其实 魏徵并不是法律专家,但 魏徵是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让 魏徵参与到贞观律的制定中,本身就是李世民是有意向将儒家的德治纳入法制范畴中的。
![]()
所以我们看《贞观律》的出台,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严刑苛法削减了三分之一多,而对法律采取了大幅度的删减,比如贞观律中只保留了笞、杖、徒、流、死五刑。而其中笞刑五条也就是用木板打屁股,从笞十下至五十不等; 杖刑就重一些,用木杖打的话不死也脱层皮。同样杖刑也从六十至杖一百不等;徒刑也就是关起来强制劳动也分为五等,从徒一年每等递加半年一直至三年; 流刑也就是流放也分三等,从流二千里,每一等递加五百里,一直到三千里; 而绝对的死刑只保留了二条:也就是 绞和斩。
而《贞观律》中还将兄弟连坐处死的制度给取消了。过去兄弟有一人死刑,另外一人也要连坐处死。改过后虽然还有连坐,但把处死改成流放,起码生命是保下来了,这也是一种进步。
而《贞观律》中细节做的也是比较到位的,比如甚至规定了 枷、 杻 、钳锁、杖、笞等刑具长短宽窄的规制。其实这一点也很重要,很多执法者是通过这些刑具来折磨犯人的,规定了规制之后,实际上就堵住了私刑的口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贞观律》要比秦汉时期的法律要宽松得太多了。
除了法律的宽松之外,李世民还先后推动了死刑的复核制度,相当于对于死刑更为慎重。
为什么《贞观律》会秉持如此宽松得态度,其实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人犯了错误,更重要的是教化而不是惩罚。除了十恶不赦的大罪,儒家更强调要用道德来教化指导人改正作用,惩戒只是辅助。放在历史的角度上,这比较起秦汉而来,进步意义是重大的,这也奠定了中国后世法律的基础。在历史上为人称道的 《唐律疏议》其实就是脱胎于《贞观律》的。
所以法律不是简单的制定和执行的问题,而是在于法律的背后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管理原则的问题。靠高压和白色恐怖是很难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的,只有德法兼顾,一手抓道德,一手抓法律,才能让一个社会在秩序的轨道上稳步前进。
其实一个国家是这样,企业的管理的概念也是如此。企业的管理也不能完全靠严苛的制度,管理也要有人情味道,要用感情去留人,要给予空间让员工改进和提升,这样企业才能越做越好是一个道理。
关注《读史学文》,解码更多王朝兴衰密码
点击收藏,防止失联
最近在整理谈三国历史的部分内容,发布到了知识星球,感兴趣的可以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