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王勃写在《滕王阁序》中诗句,其实借用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在表达对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感慨。后被广泛流传,引发了诸多人的共鸣,尤其是李广,简直就成了人们心目中最著名的悲情英雄了。
李广没有被封侯之所以会引起广泛同情,其实是有很多社会原因的推波助澜的,比如那些人生失意者就喜欢借李广来发发牢骚嘛!另外,李广资历老、武力强且有很多老部下最后都被封侯了,确实也造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感,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既视感。
但是,我们有时候也要理性地去思考一下,李广难封或许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可有没有他自身的一些原因呢?如果我们盲目地把自己的人生失意全部归因到命运的不公上面去,其实是非常不利于我们的自身发展和成长的。有些事情,我们要从中去汲取经验和教训,而不是简单地宣泄情绪。
本文就从真正的职场逻辑来剖析一下李广难封的问题,看看这件事的背后究竟应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01、李广的生平介绍
![]()
李广,生年不详,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其祖上便是秦灭楚时跟老将军王翦争夺帅位的李信。出生在将门世家的李广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其实这跟他所处的环境也有关系哦,陇西民风彪悍,一直是猛人辈出的地方。
李广的人生梦想就是当一个驰骋沙场的将军,不负一生所学,也能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人举兵14万南寇萧关(关中四塞之一),又准备找大汉收保护费了。知耻而后勇的大汉广招热血青年入伍去保家卫国,李广便借机光荣参军了。
战场就是猛将们的进步阶梯,因为作战勇猛、战功突出,李广的军职也在迅速高升,在汉文帝时期就当中郎将(团级干部)。汉景帝时期又改任陇西郡都尉,后升任骑郎将。
![]()
但是,像李广这种从底层实打实干不出来的人,其实一般都会陷入一种成功者的偏见。他们会觉得自己是靠本事吃饭,性格会比较刚直,甚至傲慢。而且他们一般都会特别迷信自己的一贯做派,觉得那就是正确的成功经验,很难改进和升华自己。这种人是非常容易犯政治错误的。
果不其然,七国之乱爆发的时候,梁王刘武为了拉拢能打硬仗的李广,就私自授予李广将军将印,而李广也未及深思地直接接受了。
这种事情,一定是汉景帝比较忌讳的,所以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李广就被赶出中央军序列了,改任上谷郡(今河北怀来东南)太守。
![]()
上谷郡这个地方在当时已经是前线位置了,是匈奴之患的重灾区,战事相当频繁。但这恰巧如了李广的意,这位猛男只要匈奴人敢来,他就敢打,而且一打就是不要命地带头冲锋。
这事闹得很多人都担心他会在战场上,比如典属国公孙昆邪就哭着跟汉景帝说,李广是猛将不假,但他要这样一直跟匈奴人硬碰硬,我担心他会死那。汉景帝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就把他调到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当太守。上郡虽然也是对匈奴作战的前线,但是双方之间的冲突没有上谷郡那么频繁。
![]()
后来,匈奴人又大举入侵上郡了,汉景帝派了一个亲信宦官过来帮李广训练军队去抗击匈奴,实际上就是监军。结果有一次这个宦官带领几十个骑兵出去搞侦察,跟三个匈奴人遭遇上了,被人家三个人一顿收拾,宦官受伤,几十名骑兵全部伤亡。
宦官逃回来之后便找李广哭诉,李广立马就带着100多人去报仇去了,杀了两匈奴人,活捉了一个。
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仨匈奴人就是人家的侦察兵,匈奴的大部队不会隔太远,所以李广带着100多人去抓人还是有点草率了,万一被人家及时赶到的大部队给碰上了呢?
果不其然,就在李广准备撤退的时候,几千匈奴骑兵赶过来了。而且这帮匈奴人还比较谨慎,发现李广之后,就迅速上山抢占了有利地形。
![]()
正常情况下,李广这一百多人要玩完了,兵力、地势人家都占优,你打不过又跑不掉嘛!
当时很多兄弟都吓得要逃,李广立马制止了,逃就彻底完蛋了,在追逐中射杀猎物和敌人是匈奴人最擅长的,咱们现在只有若无其事地留下来,用疑兵之计吓唬那帮大傻子,万一他们以为我们身后有埋伏,咱们不就没事了?
大家不要急着去佩服李广的机智哈,打仗其实不能这么去打的。这种冒险、抖机灵,其实在很多时候是没有用的,比如这支匈奴骑兵要真的也比较生猛,先搞个几百人来试探一下,李广不就现出原形了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大家一定要心存敬畏!
但好在李广运气不错,最后还真就把这帮匈奴人给唬住了,双方对峙到半夜,匈奴人居然真的撤军了。而李广终于于第二天早上带着兄弟们回到了军营。让人感觉比较惊悚的是,当时军营里的将士们都不知道李广去哪里了。要是李广真跟匈奴人打起来了,估计连一个救兵都没有。
![]()
此后,李广又先后在陇西、北地、雁门(治今山西右玉南)、代郡(治今河北尉县东北)、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等郡担任太守,均能以胆子大、骨头硬、(个人)本事高而出名。
到了汉武帝时期,战斗英雄李广被汉武帝调到中央当卫尉了,卫尉是九卿之一,是保护皇宫安全的司令员,非常高级且重要的岗位。汉武帝这个人大家是知道的,骨子里是非常好斗的,所以比较喜欢猛男。
![]()
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发动第一次对匈全面作战。因为李广是成名已久的战斗英雄,就把李广从卫尉转为将军,配合卫青等人四路出击。
李广当时负责的是率领军队从雁门关出击讨伐匈奴。雁门关大家也知道,这是蒙古高原南下的常备路线,这就意味着李广此行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结果,硬汉李广没有硬起来,不光被匈奴主力打败了,连自己也被俘了。好在李广确实比较猛,被俘之后居然从“担架”上突然爬起,夺了匈奴人的马匹给逃回来了。
打了败仗是要被追责的,谁来都不好使,除非你花钱消灾,最后李广交了一大笔罚款,被削职为民了。
![]()
转过年,即前128年,匈奴人又来搞事了。汉武帝又重新启用了李广,封他为右北平(治今辽宁凌源西南)太守。结果这次匈奴人一听前方是大汉猛男李广,纷纷避开了李广的战区,让李广在国内的名声大振。
随后,李广又先后担任了朝廷的郎中令、后将军,说实话,级别都非常高。
元狩三年(前120年),李广再次以郎中令的身份带领4000骑兵从北平右边出塞,但这次运气不好,遇到了匈奴左贤王的4万主力军,又吃了败仗。
![]()
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请求参战,汉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没有同意。后来因为战场需要增兵,才任命他为前将军。
大将军卫青出边塞后,打探到匈奴单于的所在地,便决定亲自率领精兵直捣黄龙,同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让李广走东路担任策应。可是东路的地形比较复杂,一向不注重细节的李广因为军中无向导而迷路,进而耽误了与卫青会兵约期。然后被卫青问责了几句,要交给军事法庭处理。李广觉得自己的老脸挂不住,就拔剑自刎了。
![]()
据传,李广自刎后,全军痛哭。为啥呢?因为李广这个人为人正直,诚实宽厚,又拙于辞令,寡言少语。他关心部下,体贴士卒,“饮食与士共之”。凡是皇上赏给他的东西,他往往发给士卒,共同享用。他一生担任“二千石”的官职40余年,但“家无长物”,也从来不谈论家产的事。李广带兵走到粮食断绝,饮水缺乏的地方,一旦遇到水源,士卒们若不人人喝到,他就滴水不沾;一旦有了食物,士卒们不都吃上了,他就一口不尝。他深受底层人的喜爱呀!
所以,后世才会对李广难封这件事有着巨大的同情和猜疑,这么深受将士们尊重的一位老将军,其部下封侯都有好几十个,为啥不能赏他一个侯爷当当?这背后绝对有黑幕!
02、李广难封的原因分析
![]()
但其实就事论事地讲,李广至死没能封侯,其实主要是他自身运气不好,另外,他个人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从前面的介绍咱们也可以看出,汉武帝不是没有给他机会,但他次次吃败仗回来,怎么给他封侯呢?“非军功者不得封侯”这规矩是汉武帝的老祖宗刘邦定的,总不能让汉武帝为了照顾老同志,就破例给他封侯吧?当然,大汉也不是没有破例封侯的案例。只是说,汉武帝给他封侯是情分,不给他封侯是本分。没啥好纠结的!
李广的自身不足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呢?
![]()
第一、李广的政治觉悟是比较低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七国之乱时他私自接受梁王刘武的将军印信。这种事情,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是绝对不能碰的。你是要当梁王的将军还是朝廷的将军呢?你得端朝廷的饭碗呀!
大家都混过职场,屁股坐歪了就麻烦大了。一杯奶茶就能轻松拐走的女孩子,那能要吗?组织上敢重用吗?后面平定七国之乱的将领很多都被汉景帝重用了,但李广却被赶出中央了,其实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职场之中,大哥就是大哥,二哥便是二哥,大家千万不要混为一谈。路线错了,就会越努力越离谱。
![]()
第二,李广的怨气还是重了一点。
前面不是说了吗?李广因为吃了败仗被汉武帝撸掉过,结果赋闲在家的李广有一次夜间骑马出门,被霸陵尉给阻止了,李广就因此把人家给恨上了。后面他被汉武帝重新启用时,就把这个人要到自己的军中,然后找茬把他给杀了。
这件事是相当给李广丢分的,你至于这么睚眦必报吗?人家霸陵尉阻止你骑马夜行,也是正当工作职责,就因这点事你就要杀人泄愤,这让其他人怎么看你呢?你就是一个得罪不起的小人嘛!谁还敢真心靠近你呢?万一哪天不小心得罪你了,不也连小命都保不住了?
我们在职场中和社会上,一定要注意爱惜自己的名声和羽毛,不要只顾着巴结强者,也要注意不能去仗势欺人打击弱者。你恃强凌弱之后,比你牛掰的人会看不起你,觉得你这人胸襟气度太低了;比你弱势的人会因此恐惧你,不敢靠近你。
李广这个人虽然对自己的部下都非常好,因为那些都是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是荣辱与共的。但他跟其他同僚其实关系都不怎么样,不然就凭他在军中的资历,几十个部下都封侯了,高低也能把他抬成个侯爷的。
![]()
第三,李广的军事素养是非常欠缺的。
李广一生跟匈奴大小七十余战,除了小规模的遭遇战,他靠个人英雄主义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和名声外,其余就跟后世的刘备一样,大战必拉胯。
这里面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对军事指挥的认知深度问题,军事作战不是街头斗殴,它就不能只讲逞勇斗狠,而是要讲究军事策略的。像李广这种动不动就冲上去当第一打手的猛男,其实是很难成为真正的名将的。
兵法之精髓在于谋、在于算,其次才是勇,咋能动不动就带着兄弟们冲上去当敢死队呢?你能保证你自己每次都跟在上郡遇到几千匈奴骑兵时运气好吗?要是运气不好呢?是不是就得吃败仗甚至丧命?后面汉匈之间的大规模交战中,你不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吗?
![]()
同时期的“不败将军”程不识就曾评价李广说:“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啥意思呢?李广治军很随性,但打仗很勇猛,一脚油门就冲出去了。只是他习惯与兄弟们同甘共苦,所以很多兄弟们愿意为他去死。这是名将风范吗?这是黑社会大哥的风范呀!
李广的作战方式其实就是所谓的兑子战术,纯拼那股不怕死的狠劲,“胜是惨胜,败是惨败”的结果是基本跑不了的。这就会导致军事成本剧增的严重后果,国家哪有这么多将士给你消耗呢?
另外,从李广多次迷路的事情也可以看出,李广打仗是不怎么乐意动脑筋的,或者说他的军事理论是非常欠缺的。打仗不懂地理、不熟悉地形,怎么行呢?你要跟卫青和霍去病学呀,人家怎么纵横几千里都不迷路呢?背后下功夫了呀!要么提前熟悉地图,要么抓胡人给自己当向导呀!
总体而言,李广是一个个人武力值非常高的猛男,但要说他是一个名将,其实是很难服众的。以身犯险、赌博式战术、硬刚到底、不谋而战等兵家大忌没少在他身上发生。
![]()
第四,李广的运气也确实差了一点。
其实汉武帝时期,捞个军功封个侯爷其实机会还是挺多的,毕竟这位爷一辈子都在开发军事项目。运气好的人,一次就能封侯,比如霍去病。但李广这样的运气也算是没谁了,次次给机会,次次没赌中,他打了一辈子仗,要么是小胜加惨胜,要么是功过相抵,要么是迷路了,苦劳确实是有,但功劳真的谈不上很大。
再加上李广这个人性子太刚烈,跟同事关系也不太好,所以也没有啥人愿意带他一起发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要是卫青、霍去病那么多次大败匈奴,有一次是带着他一起,他不早封侯了。
综上所述,大家觉得李广没有封侯值得同情,这种悲悯心是可以理解的。但真要就事论事,李广的自身原因还是更为主要一些,格局不够、能力有限、战功不足、人缘不佳、心胸不广,没有拿到武将的最高荣誉,这不很正常吗?至于很多人会说,那为什么匈奴人都很敬畏他?因为匈奴人确实比较敬重猛男一些。
03、李广难封的现实思考
![]()
李广虽然最终没有封侯,但是他在历史上的人气还是很高的。高适在《燕歌行》追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德宗时设立的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他也位列其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李广的忠诚和勇猛,其实在民间是非常受欢迎的,在某种特殊环境中也是要被呼唤的。比如唐德宗时期,那已经是藩镇割据的时代了,他需要李广这种忠勇猛男呀!
咱们也不要过多去纠结李广的不同历史评价了,见仁见智的事情,过于纠结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李广这个人究竟应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现实思考?
![]()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有“李广难封”的职场困惑,其实根本就没有搞懂职场用人的基本逻辑,不是你自己觉得你应该被提拔就会被提拔,要老板和领导觉得你应该被提拔才会提拔你嘛!
领导一般喜欢提拔什么人呢?第一是忠诚、安全的人;第二是靠谱、能干的人;第三是有培养价值和空间的人……总而言之,你要做一个对领导高价值、低风险的人。
我们现在很多人根本就不太了解职场,一个人真的有名气、有能力就会被重用吗?除非你是那种不可或缺的顶级人才哦。否则,真的不一定有人惯你这毛病,没你照样过年,你不爽就滚蛋。比如李广,他活在汉武帝那个将星闪耀的时代,有他没他,照样暴揍匈奴,汉武帝会一直高看他一眼吗?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就赶紧让开。
![]()
职场之中,个人能力其实是要在对的人、对的时间、对的平台、对的领域才能发挥出巨大价值的,讲得直白点,它是要在资本的大力扶持之下才能转化为成果的。
咱举个例子哈!比如你计算机学得好,但是就是没有人愿意给你投资,你能整出多大的成果来?
这些其实都还算好的,要是碰到有些比较腹黑的人。分分钟让你黯淡无光,你不说你很能打吗?我让你一个去打十个,而让另外10个人去打一个人,最后以成败论英雄,你还牛不牛?
![]()
其实很多怀才不遇的人都并不是遭遇了什么职业黑幕,而是他们自己没有找准正确的平台和时机,也没有找准正确的爆发方式和关键点。
咱们在职场谋生,一定要注意自己跟环境的匹配度,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然后遇挫之后就负面情绪满满。有人往高处走的想法,这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你的这个想法有没有自身相关能力、素质和资源的支撑,自己追逐梦想的方式方法到底对不对。咱不能跟个小孩子一样,想要某样东西没要到,然后就哭着喊着,说这不公平那不公平……
每一个岗位其实对胜任者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你想当一个排头兵,你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但是你要想做一个主管,你就必须要知道怎么带领大家一起干活;你若想当一个经理,你就必须知道如何给大家分配活干,并调动资源保障大家把活干好;你若想成为老板,你就得给大家创造活干,并保证大家干得有收获、干得有价值、干得开心。
像李广这样的人,其实还真就不适合当什么大领导,就知道猛冲猛打嘛,你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经常干输了,汉武帝能喜欢你吗?
![]()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在职场之中其实是很少有怨气的,不是他们就没有遇到什么糟心事,而是他们早已明白,与其去抱怨别人不如去调整自己。为什么别人混得风生水起,但自己就是不温不火呢?如果自己不计较那就无所谓了,计较就要去思考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没有。
比如老易,年轻的时候,那也是觉得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但是这么多年过来了,我觉得我很多时候就是不如别人,没啥好怨天尤人的,能够接受自己的平庸,这其实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人,在职场之中,不踩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有非常强的自我纠错能力。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多次,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后面就不会给你机会了。咱们做人做事都要将心比心,如果你是老板,你会一直给一个没有长进的人机会吗?
![]()
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不长记性!运气差点也没什么?谁这一辈子不运气差上过几次?怕就怕一个人一失败就在运气上找原因,从不从自身找原因!
朋友们,强大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路径!你有用,迟早会有人用你的。但是你证明不了你的价值,也会迟早被冷落的。
李广这个人其实代表了我们今天社会底层的大多数,很努力,个人能力也有一点,但最终还是输在了自己的认知和格局上面。虽然他比较受下属们喜爱,可是在我们今天的职场,难道不是很多不受领导待见的人通常都很受下属的欢迎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