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话讲:“便宜莫贪,浪荡莫收。”
人这一辈子,走在路上难免会遇到些看似“便宜”的东西。
这时,很多人心里就痒痒,想把“便宜”捡回家。
特别是过过苦日子的人,见不得浪费,总觉得捡回家是节俭。
可有些东西,真不是节俭,而是招惹是非的源头。
出门在外,这三样东西看见了要绕着走,千万别往家里拿!
![]()
1、来历不明的财物
《增广贤文》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即便摆在眼前,也不能伸手去拿。
可当真正的诱惑摆在面前时,伸出去的手怎么都缩不回来。
总觉得是天上掉馅饼,不捡白不捡。
却不知,这突如其来的横财背后,往往连着看不见的陷阱和麻烦。
看过一个寓言故事:
秦君早有伐蜀之心,却因蜀道险峻,大军难行而搁置。
得知蜀王生性贪婪,他心生一计。
秦君命人雕凿五头石牛,在牛尾处放置财宝,谎称这是能“屙金” 的神牛。
消息传入蜀地,蜀王大喜,当即派验证真伪。
得知消息属实后,蜀王不顾群臣隐忧,急派力大无穷的五丁力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生生开辟出一条通途,即后来的“金牛道”。
待石牛运抵,蜀王才发现被骗,可秦国已借这条蜀人亲手开拓的道路,率军突袭。
蜀军猝不及防,一败涂地,蜀王身死国灭,终因贪求不明财物,落得为天下笑的结局。
古诗有云:“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利”字的旁边靠着一把刀,贪心的人自己害了自己。
不是你的,强求不来。
占了不该占的便宜,内心永远无法安宁,终日提心吊胆。
守住自己的心,不起贪念,才是真正的平安符。
日子过得清贫些不要紧,问心无愧,睡得踏实,比什么都强。
![]()
2、他人的贴身旧物
古语有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衣物再好不如全新,朋友再好也不如故人。
别人的贴身物品,即使贵重也别往家拿。
这些东西跟着主人久了,沾着别人的气息,你永远不知道上面带着什么病、什么运。
若是对方健健康康还好,万一对方正在病中,你带回家,就容易过了病气。
李生赴邻县谋生,行至荒郊见道旁有件半旧蓝布衫。
他捡起来反复摩挲,见料子厚实,便拾起抖净尘土穿上。
没过几天,他就觉得自己越来越怕冷,晚上睡觉更是冷汗连连。
找了几位郎中诊脉,都只说“体虚”,开的汤药毫无效用。
半月过去,他瘦得形销骨立,连路都走不稳。
这天他在客栈歇脚,店主见他身上衣衫,突然惊道:
“这不是张货郎的衣服吗?他因病离世,未得善终,家人便把他衣物全扔了!”
李生听罢惊出一身冷汗,忙把衣服处理干净。
后来虽经调养好转,却落下了常年咳嗽的病根,再不敢随意拾他人旧物。
老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
贴身之物最易藏污纳垢。
随意收取来历不明的旧衣物可能携带病菌、螨虫,对家人健康造成威胁。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更要注意这些细节。
实在想要节俭,也要挑那些来源清楚、经过彻底消毒的。
健康这个福,我们丢不起。
![]()
3、陌生的不明物件
有谚语道:“好奇心害死猫。”
对于自己完全不了解、不认识的东西,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远离。
人的好奇心常常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尤其是在外面,那些造型奇特、用途不明,甚至包裹严实的物件,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去捡拾。
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可能是危险品,也可能是某些人故意设下的圈套。
远离未知,就是远离危险。
战国时期,一位普通百姓,在郊外路边见一具弓弩。
他并不识得这是武器,只觉得部件可拆来修补农具,便拾起藏进怀中带回家。
殊不知这弓弩是当时的管制军备,因射程远、杀伤力强,私人持有即为违法。
几日后,乡中突然闯入一队军卒,四处追查遗失的弓弩。
原是附近军营操练时不慎丢失,官府怕军备流入民间生乱,严令限期寻回。
军卒见百姓家中有弓弩部件,追问之下查出其余部件,当即把他锁拿官府。
平民连连辩解是拾来的,却仍被盘问多日。
直到军营确认弓弩确系遗失,且他无私藏军备的恶意,才予释放。
《孟子》有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有智慧的人,会主动远离危险的地方。
面对不知来源,不明用处的陌生物件,主动远离,是最低成本的避祸。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的东西时,最好的做法就是不看、不碰、不捡。
平安是福,一切的获得,都要建立在平安的基础上。
不要因为一个无心的举动,打破自己平静的生活。
管住自己的手,才能护住自己的家。
《太上感应篇》有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我们一生的福气与祸事,都是由自己的行为感召而来的。
出门在外,眼要明,心要亮,手要稳。
记住三不捡:不捡来历不明的财物,不捡他人的贴身旧物,不捡陌生的不明物件。
看似是放弃了一些“小便宜”,实则是避开了人生路上的大陷阱。
管住自己,方能平安喜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