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各根据地部队进入东北作战。在没有根据地,没有群众支持情况下困难重重,经历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经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局势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
![]()
说到四保临江作战,敌人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企图先解决南满,然后集中力量进攻北满。对此,南满部队下辖2个纵队以及地方部队,在去留问题上专门召开七道江会议,大家意见不一,有些表示撤离,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的说必须坚持下来,一旦撤走,再回来就不容易,而且敌人无后顾之忧,增加北满部队的危险;最终陈云一锤定音留在这里牵制敌人。
就在敌人向南满发起作战时,北满部队南下作战,采取南打北拉的战略。
我南满部队在短短时间里发起四次临江保卫战,看看是如何用兵。
一保临江
国军调集6个师的兵力,并分三路进犯临江地区,调第52军195师为左路,52军2师为右路;71军91师为中路。南满部队迎战部队是3纵和4纵10师以及辽宁独立师。
![]()
我们知道南满下辖3纵、4纵两个主力纵队6个师,那4纵其他两个师去哪里了?辽东军区派4纵2个师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消灭地方保安队和土匪武装,展开游击作战,配合正面部队粉碎敌人。2个师进入敌后,迫使敌人从临江方向调集2个师,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除此之外,北满部队1纵、2纵、6纵南下松花江展开攻势,策应南满部队,使敌人首尾难顾。南满部队经过43次作战,歼敌五千余人。其中3纵歼敌1700余人,而4纵歼敌近3000敌人。此次作战敌我伤亡是3:1。
此次作正面作战,曾克林回忆主要是萧劲光直接指挥。
二保临江
敌人在第一次进攻临江作战失利后,不到10天卷土重来。调集4个精锐师,并分三路继续进攻。
第一路以新六军22师为主力为预备队;第二路52军195师为主攻力量;第三路60军21师配合主力行动。南满部队要打的就是195师,7师作为3纵主力作为主攻,8师和10师配合作战。萧劲光继续指挥3纵作战。
敌人向同化以东进犯,被3纵7师迎头痛击,歼敌一个团,毙俘敌2500余人。敌207师1个团赶至三源浦增援,被第3纵队主力歼灭大部,前后歼敌4000余人。此时敌我伤亡比例是4:1。
三保临江
二战临江战斗很快结束,敌人2月中旬经过整顿后,纠集5个师,继续兵分三路发起作战。北路60军21师;中路91师和2师;南路新22师,195师为预备队。
第三次作战继续由萧劲光和三纵领导指挥。敌人91师成为南满部队进攻重点,10师和3纵主力协同作战,经过2昼夜激战,歼灭敌人91师一个团以及一个工兵营6000余人。此次作战敌我双方伤亡9:1.
从三次作战来看,仗越打越大,越打越主动,越打越快,我军伤亡越来越小,与敌人明显拉开距离。
四保临江
第四次保卫临江作战,辽东军区首长没有亲自指挥,让3纵司令曾克林与4纵副司令韩先楚为正副指挥作战。这次作战是规模最大,歼灭最多的作战。
![]()
1947年3月,敌人救济11个师10万之众,并分三路向临江发起更大规模作战,敌人中路为13军89师、54师162团进攻三源浦;敌人右路新6军22师主力、14师一部,207师一部,52军15师一部;左路敌人是暂编22师等。
曾克林和韩先楚在研究作战方案时意见不同,曾克林希望先打弱敌,然后扩大战果;韩先楚表示要打强敌,敌人刚到东北没有与我交战过,不熟悉我方情况,应该采取诱敌深入将中路部队歼灭。
最终上级同意韩先楚的作战方案,实际作战指挥也是韩先楚来负责。
当我部与敌人接触后,按照韩先楚的战斗部署,一步步将敌人引到指定地点在三源浦、红石砬子交战。一昼夜全歼敌人89师和敌人54师162团,毙俘敌人1万。萧劲光回忆:第四次临江保卫战敌我伤亡14:1。
大家对韩先楚的指挥很钦佩,部队打仗不是硬打硬拼才行,要消灭敌人,保持自己才能在部队树立威信。战士们希望跟着能打仗,会打仗的指挥员作战,不仅打仗痛快,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此战韩先楚给3纵上下很不错的印象。在经历夏季攻势后,韩先楚被调去3纵担任司令,此后的一次次作战让大家对韩司令作战指挥很信服,成为最能打的部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