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网)
转自:扬州网
近日,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和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扬州市加快推动“两网融合”构建科学完备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的实施方案》,推动我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提质增效,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规范高效、绿色低碳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
工作目标
2030年底实现“一个完善、两个提升、三个全覆盖”
●一个完善:健全完善“分类投放精准化、收运体系协同化、利用链条规范化、管理服务数智化”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力争创成全省乃至全国“两网融合”标杆城市。
●两个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40%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85%以上。
●三个全覆盖:城市建成区居民小区“两网融合”回收点基本全覆盖、农村地区“两网融合”服务基本全覆盖、重点品类(包括快递包装、大件垃圾等)回收体系基本全覆盖。
各司其职
各部门这样分工
●城管: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工作,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尤其是可回收物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保障。
●住建:推动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做好“两网融合”进小区,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做好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维护管理、居民宣传指导等工作。
●商务: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参与可回收物回收利用,规范分拣中心运营。
●供销:引导供销社系统各类经营主体开展农村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业务。
●邮政:推动快递包装回收设施建设,督促快递企业落实回收责任。
全程发力
从投放到利用一着不让
●分类投放环节
优化可回收物精细分类流程。对照住建部“按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不同材质”分类要求,编制《扬州市可回收物精细分类指南》,明确各类别细分标准(如纸类分“牛皮纸、纸箱、报纸”,塑料分“PET瓶、PE膜、泡沫塑料”),通过社区宣传栏、入户手册、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广泛开展宣传。
完善社区回收服务点布局。以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厢房为基础,升级打造“两网融合”回收点,推行“家门口交售变现”机制,2025年底前,覆盖市区100个以上小区;2027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健全完善1000个居民小区可回收物(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针对临街商户与重点区域,利用“公交化”定时收运、“到店入户”上门回收、“互联网+回收”等方式,形成“小区固定点+道路流动线”的立体回收网络。对于投放设施不足的开放式社区、零散住宅楼,推广“商民共用”“街巷共享”等模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农村地区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便利店设置简易回收点,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个回收网点。
推动快递循环包装回收设施落地。市邮政管理局引导相关快递企业在杭集电商产业园,京华城商圈,广陵新城商圈,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等高校校区以及社区便利店合作设点。实现市区主城区快递网点回收设施全覆盖,鼓励快递企业对回收的纸箱、编织袋进行二次消毒利用,减少包装废弃物。
●分类收集环节
推进企业规范运营。推进环卫企业、供销社基层网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规范化运营,鼓励居民小区等与资质齐全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创新回收服务模式。鼓励支持回收企业开发线上预约回收App、微信小程序等,市民可线上预约纸类、塑料、家电等可回收物上门回收,同时明确服务标准。针对老城区无固定设点条件的小区,设立可回收物(再生资源)回收日(每月8日、18日、28日),安排“绿色流动回收车”巡回回收,车辆统一喷涂可回收物分类标识,配备分类计量秤、临时存储袋,实现“线上预约+线下回收”全流程服务。
强化重点品类回收利用。健全大件垃圾收运体系,配置收集车辆和作业人员,通过预约收集、设立大件垃圾集中投放日(每月19日)集中收集等方式,常态化提供大件垃圾收运服务。
●中转运输环节
统筹规划可回收物中转站。推动“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协同转运,各地结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提升改造,逐步撤并“老破小”和已停运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建设一批具备可回收物计量称重、初步分拣、压缩打包等功能的大中型环卫综合体,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满足周边乡镇(街道)可回收物中转需求。
推进再生资源绿色智能分拣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新建或改造提升再生资源绿色智能分拣中心,对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旧织物等进行回收分拣利用,到2030年底分拣能力达20万吨/年以上。
加强收运车辆管理。可回收物收运车辆按照“绿色标识、密闭装载、新能源优先”要求配置,2026年6月底前完成现有回收车辆标识统一。加强车辆监管,通过北斗定位监管运输路线,建立“分类收集—专线运输—绿色分拣”闭环流程,杜绝混装混运。推广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辆在可回收物收集运输中应用,进一步降低收运环节人工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推动收运体系向“更智能、更低碳、更高效”升级。
●回收利用环节
构建市场化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城管、商务部门+回收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回收站点”四方合作模式,城管、商务部门负责指导回收企业开展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工作,回收企业负责收运、分拣和利用,物业服务企业负责引导居民分类,社区回收站点负责日常分类指导等,构建规范有序的可回收物市场化回收利用网络。
推动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重点支持废纸、废塑料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利用,联动造纸、塑料再生企业,建立“定向回收—规模化分拣—企业直供”产业链,不断提高废纸、废塑料回收利用率。
强化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加强低值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和政策引导。鼓励回收企业在建设再生资源绿色智能分拣中心过程中同步设置低值可回收物分拣区域,重点对轻质包装、低值塑料、废玻璃、废旧纺织品等回收价值低但环境影响大的品类进行专项处理;对废玻璃,联动专业企业推进再生利用;对废旧纺织品,联合公益组织开展可捐赠衣物筛选,不可捐赠部分对接专业企业转化为再生纤维;对低值塑料,引入先进技术企业推动资源化处理等。 记者 姜传刚
责任编辑:刘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