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4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3日报道,日本财务省正在就取消个人进口商品税收优惠措施进行研究。
电商平台等线上商家利用该政策面向日本国内销售廉价商品,导致其价格与实体零售商进口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鉴于其他国家正在重新评估其进口商品税收优惠政策,日本也在加紧采取应对措施。
此次取消的优惠政策主要面向供个人自用的进口商品,按照现行规定,此类商品可享受40%的应税价格减免(应税价格是计算税额的基础)。适用于该政策的商品都将享受更低的进口商品消费税和关税。
例如,一件价值3万日元(约合195美元)的海外商品申报为个人用途并进口,根据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其应税价格将从3万日元降至1.8万日元,这就意味着进口商的消费税仅为1.8万日元的10%,也就是1800日元。如果该商品进口用于国内零售商或企业销售,则应税额仍以3万日元计,那么消费税就将是3000日元。这意味着经线上途径进入日本,消费税就会减少1200日元。
这项特殊安排也适用于日本个人通过电商网站购买海外商品的情况。据说,这正是电商网站能够以低价销售商品的原因之一。而需要缴纳常规税费的日本国内零售商则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由于海外电商网站的使用日益增多,2024财年日本的进口申报数量高达2亿件,五年间激增至此前的4倍。进口商品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边境执法力度下降,增加了假冒名牌商品和毒品混入进口商品的风险。
此外,欺诈行为也有所增加,一些原本用于国内销售的进口商品为享受税收优惠,也会贴上“个人用途”标签。此前已经查获大量智能手机被虚假申报为个人用途的情况。
财务省计划在将于年底制定完成的2026财年税制改革大纲中就废除与个人进口商品相关的特别税收安排做出回应。
个人进口商品特别税收优惠制度始于1980年。该政策旨在降低个人承担的关税和其他税费,尤其针对当时数量稀少的海外旅游纪念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项特别措施存在的意义有所下降,甚至导致海外电商与国内企业之间出现不公平竞争。日本似乎是唯一仍然实施此类特殊政策的发达经济体。
日本财务省也在重新审视“最低限额规则”,该规则规定进口商品应税价值低于1万日元免征消费税和其他税费。有人指出,来自其他国家的廉价商品涌入日本,导致国内零售商面临不公平竞争。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要求销售额超过一定水平的电商企业进行注册,并由其代为缴纳消费税。
鉴于主要通过电商平台进口的商品数量快速增长,各发达经济体和地区都在重新评估其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制度。欧盟和英国于2021年取消了增值税豁免,美国于2025年8月取消了关税豁免。日本也正通过一系列税收改革采取应对措施。 (编译/刘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