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也被封锁了?中国这一技术全球领先,给美国15年也难以追赶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老猫 编辑|老猫
前言

预警机这个领域,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最前沿,用的技术比美国现役装备整整先进一代,现在轮到中国反过来让美国眼馋了。

一个曾经连基本的空中预警能力都没有的国家,怎么就在短短几十年里完成了这样的逆袭?



天空上的“瞎子”

1955年,我们的防空体系接到了246架次的敌机来袭警报。仅仅只有20次成功发现了目标,战果是零。

1957年,对岸的B-17G侦察机跑到内陆上空转悠,我们组织了18架次拦截。结果还是全部扑了个空。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没有预警能力,等地面雷达发现目标再起飞拦截,人家早就完成任务飞走了。



1969年,我们启动了代号“926飞机”的项目,就是后来的空警一号。1971年,空警一号首飞,飞是飞起来了,可问题大着呢。飞机在空中抖得厉害,雷达系统也不稳定。



研发团队想尽各种办法改进,折腾了好几年,到1979年实在弄不下去了,项目停了。第一次尝试,失败。



被人耍了一道

1996年,对岸从美国那儿买了E-2T预警机。正好这时候以色列有个“费尔康”预警机系统在对外推销,咱们一拍即合。

1996年6月,双方签了协议,一套系统2.5亿美元,不便宜,但为了国防安全,咬咬牙也得买。

1999年,我们的伊尔-76运输机运到以色列,开始改装。技术人员去以色列学习,盯着改装进度,准备接收这批先进装备。谁能想到,美国人来搅局了。



2000年7月,美国政府直接给以色列施压,要求“悬置”这个项目。以色列人也没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答应。

以色列后来赔了3.5亿美元,比买的钱还多,可钱能解决问题吗?技术还是没到手,时间也白白浪费了好几年。



2004年,以色列把这套系统转手卖给了印度。后来有人提议买俄罗斯的A-50E,拿来一评估,性能也不理想。这时候大家才明白一个道理:关键技术,求人真的不如求己。



拼了命也要干成

2002年,一个名叫“一号工程”的项目悄悄启动了。负责这个项目的是王小谟院士,业内都叫他“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在会议上立了军令状,说了句特别提气的话:“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



王小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遭遇了车祸,腿骨骨折,躺在病床上还没消停几天,又被查出淋巴癌。

他一边输液一边跟设计师讨论技术方案,病情稍微好转点,立马就回到了试验现场。医生劝他好好休息,他根本听不进去,满脑子都是预警机的事儿。



还有个人叫栗金红,是分系统的负责人。项目进行到关键阶段的时候,她被查出癌症。可她化疗完了还想着回去工作,三番五次跟领导申请回到岗位上。

2005年6月,栗金红还是走了,成了这个项目的牺牲者之一。

2006年6月3日,空警-200在试飞过程中坠机,40个人全部遇难。机上有5名机组成员,还有35名空军专家,其中包括两名将军级的专家。这些人都是预警机科研试验的核心力量,有的是技术骨干,有的是后备人才。



这不仅仅是40条人命,更是整个项目的心血。有人说这个项目应该停了,代价太大了,承受不起。可剩下的人咬着牙继续干,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时候放弃,那些牺牲的人就真的白死了。



从零到超越的技术跨越

美国人的E-3C预警机,用的是机械扫描天线。巨大的“大盘子”雷达罩得不停地转,通过旋转来实现360度扫描。

这种技术用了几十年,挺成熟,可毛病也明显。机械部件容易损耗,扫描速度慢,维护成本高。



中国团队瞄准了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这玩意儿有多先进?不需要机械旋转,全靠电子扫描,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还强。美国人也在研究这个技术,可还没装备到预警机上。

相控阵雷达涉及的技术太复杂了,从材料到算法,从硬件到软件,每一个环节都是挑战。团队里的工程师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遇到技术难题就开会讨论,一讨论就是大半夜。



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式上,空警-200和空警-2000首次公开亮相。两架预警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底下的观众欢呼,这两架飞机背后,是多少人的血泪和牺牲。



空警-2000装备的就是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实现了360度电子扫描,性能指标全面超越美国的E-3C。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后来发了个报告,里面承认中国的空警-2000比美国E-3C整整领先了一代。



现在轮到他们眼红了

英国当年封锁美国,结果美国自己搞出了纺织机;英国封锁德国,德国憋着劲儿发展化工和钢铁工业,反而超过了英国。

短期内封锁可能有效,长期来看往往适得其反。被封锁的国家反而会激发起自主创新的动力,一旦突破,往往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果当年以色列的“费尔康”项目顺利完成,咱们可能就满足于那套系统了,不会下那么大决心搞自主研发。

正是因为被美国搅黄了,被逼到墙角了,才激发出了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这一搞,不仅搞成了,还搞出了世界领先水平。



美国人想升级他们的预警机系统,得花多少钱?得多少时间?就算他们愿意投入,从研发到装备,少说也得十几年。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技术代差一旦拉开,追赶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人估算,给美国15年时间,也未必能赶上咱们现在的水平。



你越是不让我发展,我越是要自己搞出来,而且要搞得比你还好。从1955年的防空漏洞百出,到2009年的世界领先,这五十多年的跨越。

靠的是那些在病床上还在讨论技术的科学家,靠的是那些牺牲在试验现场的工程师,靠的是中国人不服输的那口气。

结语

当年花了那么多冤枉钱,走了那么多弯路,最后还是得靠自己。现在咱们有了世界领先的预警机,这不是运气,是无数人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技术封锁确实难受,可它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必须自力更生的现实。那些在研发路上倒下的人,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信息来源: 1. 《中国预警机发展史料汇编》,中国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年2. 《空警-2000研制历程回顾》,《航空知识》杂志,2010年第3期3. 王小谟院士访谈录,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2015年4. 《2006年空警-200坠机事故调查报告》,空军装备部,2007年5.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军事现代化评估报告》,2011年版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元爸体育
元爸体育
日常美食分享,懒人必备
223文章数 124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