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应放弃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
-五评邮票销售政策
刘洪毅
新邮预订已经开始数周,集邮者对新邮预订政策已经提出不少质疑和建议。有网友披露:中国邮政采取的“按省市控总量”方法,已经使个别省份年册售磬。此消息是否准确不得而知,但邮友推测可以确定的是:一、按省市控制预订量;二、内部结算价格不变;三是严格限定每人最多代办代领4人份。网上还出现了“2026年邮票预订十四严禁”的图片,公布了14条“严禁不按统一价格开展预订业务”“严禁在系统中不核对用户身份进行预订”“严禁客户代办预订业务超过4人。或未提供委代办协议即办理预订”等规定。
从上述消息可以看到,中国邮政高层领导是想改变新邮打折现象,也在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但实际效果如何昵?“严禁低面值销售新邮”“严禁以搭售或其它方式变相降低价格销售邮票”等措施,中国邮政已经强调了多年多次,市场上低面值邮票仍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虽然近二年打折率有所下降,但打折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扼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邮政机构内个别人在邮票销售中为谋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利益,不断利用邮政内部管理规定的漏洞,低面值销售或变相降低价格销售邮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全民营销,硬性摊派”模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集邮市场的现状是,一方面集邮者买不到(特别是邮票发行首日)需要的邮票;另一方面邮票市场上大量邮票打折销售,无人问津。中国邮政目前的新邮预订政策,可能会减少“大户”预订数量,即减少邮票预订数量,从而减少了邮票发行数量,造成邮票市场票源紧张,邮票价格上涨。但,这是集邮者所希望的吗?如果严格执行上述政策,能解决集邮爱好者买不到邮票的问题吗?集邮者连邮票都买不到,还怎么集邮?邮票短缺能起到繁荣集邮事业的作用吗?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市场经济空前繁荣,各项物资流通顺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只要付款,几乎没有买不到的。在计划经济年代,需要使用票证供应的商品已经基本绝迹。而纪特邮票(甚至普通邮票),这一在计划经济的七十年代以前不需要票证的商品,现在不仅需要进行预订,反而限制预订数量,不让用户大量购买。这种明显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越来越不得民心!目前邮票打折现象,正是市场经济规律对现行邮票政策最好的回应。
中国邮政现在面临的是市场转换时期,既要经济破除计划经济的制度惯性,又要在市场化浪潮中守护“人民邮政”的初心;既要保证广大集邮爱好者购买到邮票,繁荣集邮市场,又要让邮票保值增值,制止邮票打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就需要中国邮政高层领导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按照中央经济发展的统一部署,彻底摈弃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惯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制定邮票销售政策,培育集邮市场,培养集邮人才,发展集邮事业。
笔者认为:应取消邮票预订限制,敞开预订种类和数量,取消“短腿”邮票,取消“摇号”“抽签”等不公开销售方式。以销定产,按照预订数额确定产品数量,由市场经济决定邮票价格。这样做,可能在短期内会引起市场的波动,甚至引起市场的骚乱。但笔者相信,市场经济无形的大手,会有力地控制邮票市场,起到繁荣邮票市场,促进集邮事业发展的作用。
![]()
供稿人: 济南-刘洪毅(系济南市天桥区、历下区、市中区集邮协会顾问)
来源:邮票暗记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章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不代表本平台最终观点
注:以上为中国邮政集邮网厅入口,本号仅提供资讯及直达入
↓↓↓ 辨 伪 研 究 必 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