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绵竹(一)
绵竹(植物)
绵竹历史上盛产绵竹。绵竹俗名幡竿竹,大如青松,每年六七月抽笋,来春二月方布叶。此竹竿壁较厚,除可用于劈篾编结竹器外,亦宜用作建筑材料。
![]()
西汉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扬雄作辞赋《绵竹颂》以来,绵竹就是很多文人墨客咏唱之物。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
注: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此诗在文渊阁《四库全书》和《绵竹县志》等文献有记载。
绵 竹
清·赵敦彝
数竿清挺异凡材,生长名山不待栽。
最爱扬雄题赞后,兼勾杜甫送诗来。
亭亭翠影宜栖凤,落落高风合友梅。
我效卫人歌有斐,遥吟俯唱等淇隈。
注:赵敦彝,字古尊,绵竹市人,清代秀才。他一生勤勉好学,博通经史,品格清尚,尤善诗文,是绵竹晚清时期有名的诗人学者。这首诗在《问月楼诗钞四卷》、民国版《绵竹县志》和新编《绵竹县志》中收录。
浅析:首联是作者对绵竹深情地颂扬,绵竹“清秀”“挺拔”不同于一般的竹子,只有绵竹山这样的“神仙胜境”“福地洞天”才更适宜它的生长。颔联十四个字,作者点明了自汉唐以来赋家诗客对绵竹赞赏有加,如扬雄因作《绵竹颂》而成名,诗圣杜甫也曾写过《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作者对绵竹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因为绵竹吸引了这么多的能人贤良对它的称颂,作者作为绵竹人也倍感自豪。
颈联说绵竹“竹宜栖凤”“落落高风”跟梅花一样是“美质君子”,实际上是指绵竹境内将相贤臣代有人出,是文人学宗荟萃的好地方。尾联妙用典故,“卫人歌有斐”出自《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一句,作者以竹之质美高节起兴,歌颂邑中历代学识高绝、志向远大、守节自律、德行高尚的人物,表现出作者对绵竹历代名贤的仰慕和敬爱。
作者虽状物写绵竹,实则更展示了“绵竹”这座古蜀名城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绵竹晚清时期立意高妙的佳品。
绵 竹
清·李锡命
亭亭绵竹出花园,绕岸高枝带露翻。
秀色成荫遮北廓,虚心慕道乡南轩。
龙丝类比芦林茂,凤管音随孝水喧。
劲草双忠差可拟,关前挺持护英魂。
注:李锡命,清代诗人。此诗收录在新编《绵竹县志》中。
来源:绵竹史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