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绵竹(三)
祥符寺
祥符寺位于绵竹市城区小西街(人民公园侧),始建于隋唐,得名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占地面积13250平方米,古建筑面积3540平方米,是清代建筑保存最完整,布局规范的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清嘉庆版、道光版《绵竹县志》均载,“祥符寺,在县小西门外,宋祥符年间创建,故名。殿后明张三丰书龙蛇格六字,云‘重修祥符寺妙’,又有五小字‘鹅山张偶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修。嘉庆十五年(1810年)增修。”清代翰林院学士李调元曾游此寺,题诗赞之乃“第一禅林”。
祥符寺始建于隋唐,时名华严寺。据《绵竹县志》载,“唐代圭峰禅师曾卓锡于此,至今圭峰禅师墓犹存”,可见至少此前已有此寺。
![]()
圭峰禅师墓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增修扩建,更名祥符寺。
元、明、清三代不断增修扩建,特别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重修、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住持僧心正增建殿字、道光十九年(1839年) 僧广度重建观音阁、整修大佛殿、光绪年间住持僧本崇创建罗汉堂和堂内塑像等,形成占地百余亩、主体建筑有四殿和东西罗汉堂的大寺院,成为川西北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密宗道场。
1950年,绵竹县人民政府因清匪储粮需要,经同年10月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移佛囤粮,泽庇苍生,征祥符寺为中心粮仓。虽大部分佛像因此被毁,但寺院主体建筑、部分佛像等幸得较好保存。
1986年,绵竹县人民政府决定搬迁粮仓,并批准修复开放祥符寺。
1987年,绵竹县人民政府派员参与祥符寺修复工作组,协助整个寺院修复工作。
1989—2002年,祥符寺行大规模恢复重建扩建工程,其中,1990年从缅甸请回汉白玉雕卧佛一尊,1991年又从瑞丽请回阿蓝伽叶玉佛,1992~1994年重塑500罗汉,维修四重大殿,新建钟楼、碑林、长廊、拜台等建筑,并新增佛像18尊,让千年古刹重光。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祥符寺殿堂建筑、佛像等遭受一定程度损坏,所幸总体损毁不大。
2010年,先后开展祥符寺重建照壁和维修保护加固藏经楼、山门殿、药师佛殿、大雄宝殿等受损建筑抢教性保护维修工程,观音殿、玉佛殿维修加固工程,以及佛像修补穿金、新建僧寮等附属设施、改造寺院内外水电、道路、环境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工程。
如今的祥符寺,经过震后连续几年的维护改造,寺院整体更加气势恢弘,庄严肃穆,鎏金溢彩,信众游客如织。
![]()
祥符寺山门
寺内有五重主要殿宇,第一重为天王殿,第二重为药师佛殿,第三重为大雄宝殿,第四重为观音殿(殿上为藏经楼),第五重为玉佛殿。沿中轴线两侧还修建有钟鼓楼、舍利塔、五偏殿、六堂等。祥符寺现存建筑有金刚殿、武圣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东西罗汉堂、祖师殿、弥勒殿、药师殿及左古厢房。寺中建筑除藏经楼为重檐歇山式顶之外,其余均为单檐歇山式顶。
寺内保存有珍贵的文物:祥符寺僧官碑、《频迦大藏经》和明代观音像及缅甸玉佛。
![]()
祥符寺大雄宝殿
访张三丰祥符寺壁
明·礼部尚书 胡濙
交情久已念离群,独向山中礼白云。
龙送雨来留客住,鹿衔花至与僧分。
疏星出竹昏时见,流水鸣渠静后闻。
却意故人知此隐,题诗谁似鲍参军。
注:胡濙(1375-1463),字源洁,号洁庵,武进(今江苏武进) 人,赠太保,谥号“忠安”,明朝重臣、文学家、医学家。胡濙为建文二年(1400 年) 进士,历授兵科、户科都给事中。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他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被比作文彦博,是宣宗的“托孤五大臣”之一。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师。此诗在清嘉庆、道光《绵竹县志》和地情书籍《绵竹宗教文化概览》中有收录。
绵竹祥符寺圭峰墓
清·李调元
第一禅林第一僧,东来西去任飞腾。
个中消息凭衣钵,代代于兹证上乘。
注:此诗在新编《绵竹县志》和地情书籍《绵竹宗教文化概览》中有收录。
早春祥符寺游望
清·陈天德
偶到城西古寺游,四围山色映松楼。
诸天有象招提静,别院无尘草树幽。
驻锡僧追晋慧远,飞鸢吏愧汉王侯。
凭空一向春畴望,多少溪田雨未周。
注:此楹联在《绵竹宗教文化概览》中有收录。
题祥符寺
清·安洪德
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
夫以卉术无知,犹资善而成善。
注:安洪德,山东聊城人,生卒年月不详,乾隆二年(1737 年),入川任绵竹县知县,到任不久改建紫岩书院,次年兴建诸葛双忠祠。此楹联在新编《绵竹县志》和《绵竹宗教文化概览》中有收录。
题祥符寺
清·陈钟祥
青松西蜀前朝寺,丹桂南轩故里亭。
注:陈钟祥,字息帆,号亭亭山人,浙江山阴(今绍兴) 人,道光举人,曾任绵竹知县。此楹联在新编《绵竹县志》和《绵竹宗教文化概览》中有收录。
题祥符寺罗汉堂
清·叶其祥
是处可安神,漫向新都寻胜迹。
有人当证果,好从古树问前因。
注:叶其祥,字馨山,绵竹人,清代庠生,工书近颜真卿,圆润处别开生面。此楹联在新编《绵竹县志》和《绵竹宗教文化概览》中有收录。
题祥符寺
王干青
古刹忆当年,唐有圭峰卓锡,宋经张栻读书,清逢翰苑留题,若个禅林真不俗。
道场开长老,始由居土布施,继以比丘规划,终得宰官维护,将来法会正无边。
注:王干青(1890—1949),又名王世祯,号王翼,化名潜夫,绵竹五福乡人(今属富新镇),革命烈士。此楹联在新编《绵竹县志》和《绵竹宗教文化概览》中有收录。
题祥符寺祖堂
于右任
绵延山势钟九龙,应识回峰顾祖。
静密河声灌双耳,还来微笑拈花。
注: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诱人,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此楹联在新编《绵竹县志》和《绵竹宗教文化概览》中有收录。
题祥符寺圭峰堂
刘咸荣
圆塔慧光浮,想见旧唐云影。
寺峰遗教在,反留古佛禅宗。
题祥符寺大雄宝殿
刘咸荣
一花一叶尽慈光,看私欲消除,澄潭秋月。
九天九地宏佛道,喜泰和翔洽,普物春风。
题祥符寺
刘咸荣
说法石点头,愧我初登欢喜地。
光明花作萼,幸师再坐菩提场。
注:刘咸荣(1857—1949),字豫波,成都双流人。“川西夫子”刘止唐之孙,民国时期成都著名的五老七贤之一。此楹联在新编《绵竹县志》和《绵竹宗教文化概览》中有收录。
来源:绵竹史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