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野火席卷了美国洛杉矶。
强风裹挟着火焰,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呼啸而过,将太平洋帕利塞德、阿尔塔迪纳等地区化为一片焦土。
截至1月中旬,这场被称为洛杉矶史上最具破坏性的火灾,已经造成超过1万座建筑被毁,近18万人被迫撤离家园。
但在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他们在这场灾难中承受了更大的痛苦,他们就是残障人士和老年人。
![]()
1月7日清晨,洛杉矶地区的居民醒来时,外面已经狂风大作。这种被称为"圣安娜风"的干燥强风,风速高达每小时160公里,被美国国家气象局称为"飓风级"风力。强风迅速点燃了多处火源,火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最先起火的是太平洋帕利塞德地区。这个位于洛杉矶西部的沿海社区,是好莱坞明星和富豪聚居的地方。但在大火面前,豪宅和普通住宅一样脆弱。几个小时内,数千座房屋被烧毁。
紧接着,阿尔塔迪纳地区的伊顿大火也迅速蔓延。这场大火造成的伤亡最为严重。
洛杉矶县法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伊顿大火的16名遇难者中,绝大多数集中在西阿尔塔迪纳地区。而这个地区在火灾发生9小时后才收到疏散令。
![]()
9月份,一家名为麦克里斯特尔集团的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独立调查报告。这份受洛杉矶县监督委员会委托的报告援引了居民的证词,称很多人从未收到任何疏散通知。报告指出,原因可能是"公共安全断电、电线杆倒塌,或通信基站受到风、火、烟的影响"。
但这些解释并不能让失去亲人的家庭感到安慰。疏散令发布得太晚,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来说,更是致命的。
火灾发生后,近18万人被迫撤离家园。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对于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来说,流离失所的生活更加艰难。
临时住所往往缺乏无障碍设施。需要使用轮椅的人,可能被迫住在有楼梯的房子里。失去了家里的特殊设备,很多残障人士的生活陷入困境。
美国人口普查局2024年的数据显示,残障人士在经历自然灾害后,最终永远无法回家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四倍。这不仅仅是因为重建家园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更是因为他们需要的特殊设施很难在临时住所中找到。
![]()
洛杉矶有超过60万65岁以下的残障居民。但根据洛杉矶住房局的数据,截至10月下旬,可供选择的"经济适用无障碍住房"不足400套。
这意味着,即使在平时,残障人士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住所。在灾后,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短租平台爱彼迎在2022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全球范围内,大约每67个住宿点中,才有一个能提供无障碍服务。对于那些被迫离开家园的残障人士来说,找到一个合适的临时住所,简直难于登天。
更让人愤怒的是,一些房东在灾后哄抬房租。法新社1月12日报道,一位名叫马娅·利伯曼的造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哄抬物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简直令人发指。我找不到可以去的地方。"
对于那些失去家园的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不仅要面对找不到无障碍住房的困难,还要承受高昂的租金。
洛杉矶市政府在这场灾难中的表现,受到了广泛批评。
![]()
首先是消防预算被削减。有报道称,洛杉矶市长凯伦·巴斯在火灾发生前,削减了1亿元的消防预算。这导致消防部门在应对这场大火时,力量明显不足。
其次是疏散通知系统的失灵。很多居民直到火势逼近时,才意识到危险。而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来说,这点时间根本不够逃生。
第三是灾后安置的混乱。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很多受灾居民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求帮助。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更是被完全忽视。
根据原文描述的类似案例,加州社会服务部门在处理灾后安置问题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僵化。
一些辅助生活机构试图将流离失所的残障居民临时安置在幸存的住所中,但社会服务部门以"容量限制"为由拒绝了这些请求。即使在火灾后的紧急状况下,他们仍然机械地恪守规则,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
![]()
更荒唐的是,即使临时许可被批准,也可能在几个月后被取消。这意味着那些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残障居民,不得不再次搬迁。
根据美国全国残疾人委员会的统计,在美国,身患一种或多种残疾的人群在灾害中遭受重伤或死亡的风险,是普通人的四倍。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行动不便,更是因为整个应急系统,从疏散通知到临时安置,从医疗救助到长期重建,都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需求。
疏散令往往假设所有人都能迅速离开家园。但对于使用轮椅的人,对于失明的人,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疏散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临时住所往往缺乏无障碍设施。一道台阶,对于健全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
![]()
长期重建更是困难重重。很多残障人士的家里,配备了特殊的设施,比如可以帮助起身的床,比如无障碍淋浴间。这些设施的重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面对灾害中弱势群体的脆弱性,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
日本在经历了3.11大地震后,建立了专门针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应急系统。每个社区都有详细的弱势群体名单,在灾害发生时,会有专人负责联系和协助他们撤离。
新加坡则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都必须符合无障碍标准。这不仅方便了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在灾害发生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避难选择。
欧盟国家则在灾后重建中,明确要求必须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临时住所和长期重建项目,都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无障碍住房。
洛杉矶野火暴露了美国在应对灾害时的诸多问题。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投入不足。消防预算被削减,疏散通知系统失灵,这些都反映出美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投入不足。
其次是应急系统对弱势群体需求的忽视。从疏散令的发布,到临时住所的安排,再到长期重建的规划,都没有充分考虑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第三是政府部门的僵化和效率低下。即使在紧急状况下,仍然机械地恪守规则,不考虑实际情况,这种官僚主义作风,让受灾民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四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脆弱。无障碍住房严重不足,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在平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住所。在灾后,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
洛杉矶野火已经过去近一年,但对于那些失去家园的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来说,真正的"紧急状态"也许才刚刚开始。
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个临时的屋顶,而是一个能让他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的地方。
如何构建一个更有韧性、更能关照弱势群体的应急体系,是每个社会都需要面对的考题。
这场灾难给美国,也给全世界,上了深刻的一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