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张伟)在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邢玥的身影,是学生眼中温暖的灯塔,也是家人心里坚实的港湾。十八载春秋,她以坚韧和爱为笔,一面在育人园地里辛勤耕耘,一面于家庭生活中默默守护,将“孝老爱亲”四个字,化作日复一日的行动,谱写出一曲关于责任与担当的动人乐章。
育人育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邢玥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为做好学生工作,不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她坚持每天六点半起床,跨越十多公里赶往学校,风雨无阻。无论是突发状况还是日常管理,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身边。
![]()
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卫生法等,不仅系统参加了陕西高校心理育人高级研修班等多项专业培训,并成功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她连续多年被授予陕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
在她的课堂上,常常能听到部队军营的故事。她将丈夫在军营中的见闻转化为生动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收看军事新闻、撰写心得体会,甚至带动一批学生光荣参军。她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院,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才。”这句朴素的话语,是她教育初心的真实写照。
孝老爱亲,用行动撑起一个家
![]()
邢玥的丈夫伏刚是西部战区陆军的一名大校,常年驻守边疆,一年见面不足三十天。作为军嫂,她默默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主动将远在新疆的公婆接到宝鸡共同生活,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料。
![]()
公公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时刻要操心衣食冷暖、行踪去向;母亲在渭南独居,腰椎动过两次手术,行动极为不便。为照顾两边老人,她白天忙于工作,夜晚操持家务,周末常常奔波于宝鸡与渭南之间,自己的身体不适却总是简单应付。
![]()
作为“80后”独生女,她不矫揉造作,从未说过半句怨言,反而鼓励丈夫安心工作。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伏芷娴品学兼优,被学校评为“习惯之星”。邢玥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充满爱与欢笑的家。
家国情怀,平凡岗位上的坚守
![]()
邢玥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她不仅把家庭经营得温馨和睦,更将爱国情怀融入教育实践,坚定支持丈夫投身强军事业。
![]()
丈夫伏刚常年奋战在西北高原,频繁奔赴边境执行联合演习、比武竞赛等重大任务,因工作性质时常“失联”一两个月。2013年她怀孕期间,她一个人既要上班工作、还要照料家庭,爱人因任务需要也只在家里待了7天,但她从未说过半句埋怨丈夫的话,反而关心丈夫的工作和身体、经常给予他理解和鼓励。在她的默默支撑下,伏刚屡立战功,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嘉奖2次,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
而她自己也先后被西部战区陆军表彰为“情系改革、聚力强军”优秀军嫂,被学院党委授予“巾帼英雄、宝职好人”荣誉称号。她的家庭,成为爱国爱军、孝老爱亲的生动缩影。
在平凡的日子里,邢玥用坚守与奉献,诠释了一名辅导员、一位母亲、一名军嫂的多重角色。她站在那里,就是力量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