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副担架发出的轻微吱呀声和伤员压抑的呻吟,这是令人揪心的一支急行军!
黄招强低声命令道:“注意警戒,保持距离!”他锐利的目光扫过眼前那条被丛林吞噬的小路。
作为41军121师361团4连7班班长,这个21岁的广东青年肩上正压着千钧重担——护送12名伤员撤离战场。
![]()
就在前一天,他们才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4连在809高地穿插战中伤亡近半,伤员们急需送往后方医疗点。
黄招强和他的战友们抬着担架,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
担架上的伤员,有的腿部被弹片炸伤,有的手臂被打穿,最严重的是那位腹部中弹的战士,只能靠两位战士轮流抬着。每走一步,担架绳都深深勒进扛着它的战士的肩膀里。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黄招强所在的41军121师向高平越军侧后实施80公里长途穿插,配合友邻部队断敌退路,阻敌增援。
2月18日,361团接到任务朝敌人所在的809号高地实施穿插。当部队前进到那条路时,突然遭到敌人猛烈火力拦截。
![]()
黄招强和战友们奋起还击,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往高平宗梅村打穿插战时,他因掩护担架队和后勤而落在了队伍的最后。
当他赶到宗梅村时,正好看见战友陈武贤和一名越军特工扭打在一起。黄招强眼疾手快,端着枪就冲了过去,迅速解决了那名越军特工。
可是随后周围又冲出来8个越军,对方一边进攻一边大喊要抓活的。黄招强开枪还击,战斗中他的大腿中了一枪,但他仍然坚持作战。
“整个班4人牺牲,其他战士全部受伤。” 黄招强本人参与了7次战斗,歼敌17人。
![]()
战斗结束后,他还没来得及处理伤口,就接到了护送伤员撤退的命令。
看着担架上痛苦不堪的战友,黄招强毫不犹豫地向连长敬了个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此时摆在黄招强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开阔的大路,这条路平坦而且好走,另一条就是深山密林中的小路,那里崎岖非常难走。
抬着担架行军,正常来说走大路肯定是更为方便的。但黄招强敏凭借战斗经验敏锐地意识到,越军特工很可能正在大路上设下了埋伏,就等待他们自投罗网。
思考片刻他果断下令:“走小路!”
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敌人就盼着他们走那条平坦舒服的路呢。”
![]()
队伍开始呈战斗队形展开。黄招强手持冲锋枪走在最前面开路,副班长王二柱紧随其后,伤员的队伍走在人群中间,2名持枪战士负责断后。
因为越南民兵很多,而且非常狡猾,一路上黄招强都保持着十分警惕,队伍多次在行进中突然停下。有一次是因为前方草丛微动,他立即示意停止前进,小心翼翼地带着王二柱就摸了过去。
当接近草丛时,一个黑影突然扑了出来——原来是只野鸡。虚惊一场的副班长气得就破口大骂,但黄招强只是轻轻松了口气,眼神依然保持警惕。
队伍行至到一处山坳时,黄招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因为他对这片区域有深刻印象,就在前几天,一支我军小队在这里遭遇到了越军特工埋设的地雷阵,导致我军出现了伤亡情况。
![]()
为了保险起见,他先找来一块石头和木头,朝山坳方向滚了过去,却没有引发任何爆炸。这反常的平静反而让他更加不安。
“上次不是这片山坳被敌人埋了地雷吗?”他再次向副班长确认。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立即命令:“加强警戒,仔细侦查!”
黄招强让伤员们先休息,自己则在周围仔细侦查。他发现山坳对面的一片灌木异常整齐,“好像是被人修剪过”。
可是尽管反复搜查却一无所获。这种反常让黄招强始终感觉不对劲,但是却又说不出所以然。
![]()
当他返回休息的队伍时,目光不经意扫过队尾,突然发现了3个陌生身影。
这3名战士虽然穿着我军的同款军装,但行为举止却感觉与周围战友格格不入。
其他伤员满脸痛苦,抬担架的战士疲惫地靠在树上,警戒的战士眼神坚定地望着四周。而这三人却围坐在一起,不时偷瞄周围情况,眼神中却带着慌张。
黄招强心头一紧,他想如果是4连的战士,他至少应该面熟,但这3张脸却完全陌生。
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先是不动声色地给王二柱使了个眼色,副班长会意地伸手去摸腰间的手榴弹。黄招强立即用眼神制止了他。
![]()
此刻他的脑海中闪过三个顾虑:其一,这三个人距离伤员太近,用手榴弹可能误伤,其二,对方身份未明,不能贸然对战友出手,其三,即使真是敌人,也需留活口获取情报。
随后黄招强走向那三人,假装关切地问道:“你们哪里受伤了?”
“都是小伤,不碍事。”对方回答。
黄招强仍然不依不饶问道:“哪里受了小伤?我可以帮忙处理。”
对方更加惊慌,连忙表示伤情无碍,并自称是4连炊事班的战士战斗中被打散了,恰好遇到伤员队伍就跟了上来。
![]()
然而黄招强注意到他们手上并没有炊事兵标志性的老茧,军装也过于干净像是刚换上的。
他陡然后退一步,端枪厉声问道:“4连的口令是什么?”3人顿时愣住,支支吾吾的回答道:“忘了。”同时他们的手不自觉地朝身后摸去。
黄招强立刻意识到对方要拔枪,大喝一声:“动手!”刹那间枪声大作。经过大概3分钟的对射,3名伪装成我军战士的越军特工全部被俘。
审问结果令人脊背都发凉:这3名特工的任务是跟随队伍潜入医疗点,趁机击杀我军伤员。
而黄招强之前发现的那些修剪过的灌木丛里,竟然架设了机枪阵地。一旦特工得逞他们就会引导埋伏的越军对伤员队伍进行扫射。
![]()
一个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就这样被黄招强的警觉所粉碎。
这不是黄招强第一次在危急关头挽救战友。在一次带队伏击任务中,他手臂负伤却一声不吭还消灭了一名越军中尉。
在整个自卫反击战中,他所在班所有战士非死即伤,但无论如何他始终尽最大努力保护着战友的安全。
战后黄招强的英勇行为得到了表彰,团里给他记了三等功。但他更大的贡献在于凭借超凡的警惕性和战术素养,拯救了无数战友的生命。
他所在的121师在穿插战斗中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部队断粮时只能就地采集甘蔗、香蕉、红薯、野菜充饥。
![]()
当时周围村庄里有越南老百姓的粮食、猪、牛、鸡,但由于战前上级颁布的战场纪律,强调不准动“越南人民的东西”。
官兵们只能看着食物挨饿。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招强和他的战友们依然坚守纪律,英勇作战。
战役结束后黄招强选择继续留在部队,从排长一路升至副师长。后来他被派往国防大学深造,并到俄罗斯大学进修。
学成归来后,他被调往驻港部队担任副参谋长。2007年,黄招强因胰腺癌去世,年仅49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