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史上,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可谓是相爱相杀。到了什么程度呢,相爱的时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相杀的时候,看对方的眼神都能杀人,就差来句黑话了
![]()
出自《智取威虎山》
当然了,双方相爱相杀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把中国国民党打出了中国大陆,建立了如今的新中国。古人云:有果必有因。共胜国负的结果背后,肯定也是有原因的,而真要追究起来,会发现,早在双方初次相爱的时候,就被孙中山先生,亲手埋下了胜负的种子
![]()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毫无疑问,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从1892年准备创立革命团体,到1925年病逝,革命奋斗30余年。其“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的功勋,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但是,他不折不挠,继续奋斗。1919年10月正式改组建立了中国国民党,之后更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确立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创立黄埔,为建立新的革命军队打下了基础,这也是国共间的第一次相爱
但是,国共间的合作方式,却让人费解,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以平等政党间的联盟形式,而是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再加入中国国民党,用党内合作的方式,直接来了个“国中有共”。这一下,可就为日后国民党的战败,埋下了一个祸根——对共单向透明!
因为共产党员是以个人名义加入的国民党,所以,国民党并不清楚自己的党员里,谁是共产党,谁是纯粹的国民党,但是共产党却一清二楚
![]()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 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而“国中有共”的国民党,面对共产党,简直可以说,已经不知己不知彼到了,两个国民党员碰面
其中一个说,“诶,你说那谁会不会是共产党啊”
另一个只能,“那我哪知道啊,我除了知道我自己是不是,我连你是不是,我都不知道”
你说,国共一旦相杀,在其他方面,国民党得多大优势,才能赢共产党啊
事实上,国民党右派,虽然在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抢先对共产党出手,但是效果呢?
四一二之后一年内,共产党员被杀了2.6万,群众被杀了近30万,很多吧。但是同期国民党党员由121万下降为22万,到1929年12月才回升到了27万,其中绝大多数党员还是军队或者高级党政机关的人员。北伐前后各省建立的县、乡国民党基层组织,“基本瓦解,恢复得十分缓慢”。到1933年,全国仅有17%的县建立有县党部,以致于“只能在城市的上层可以看到,农村中是很难找到党的势力的微弱影响”;“不但在农民中很难找到国民党党员,并且在一切农民运动负责人员中,在地方自治工作人员中,在农村文化教育负责人员中,以及农村经济建设负责人员中,都不容易看到国民党党员的踪迹”
如此一来,一个将整个“中、基层组织”抛弃掉,一个“脖子以下截肢的人”,又怎么能活下去呢?
自此,一个本来还具有“革命性”的政党,退化为了一个装饰品;一个本来具有全国号召力的合法政权,退化为了一个军阀联盟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而这种党内合作的方法,早在国共合作之初,在国民党内部就有很多的反对声音,例如
1923年1月,邓泽如、林直勉等人就联名向孙中山递交“弹劾”共产党的报告书,反对国共合作,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时,方瑞麟、江伟藩、黄季陆等再次提出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指责这是“党内有党”
那为什么当初孙中山先生还要用“党内合作”的方式呢?
一般认为,是孙中山先生看不上中国共产党,毕竟,中国共产党1921年刚成立,成立时只有50多人,还从1922年7月中共二大开始,加入了共产国际,受共产国际的实际领导,这共产国际呢,还是1919年由苏俄领导人列宁,所领导创建的。这么一看,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苏俄的小弟,这跟已经是革命标杆的孙中山先生一比,差的那不是一星半点
这个说法,我不敢说不对,但是,私以为,应该还有这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理念的相近。虽然历史教科书上把孙中山先生划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里,但是,孙中山先生对资本主义社会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有一定认知的,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想在国民革命的同时,把社会革命一起完成。这一点,历史教科书上,也承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跟孙中山先生是有继承性的
虽然辛亥革命没能完成社会革命,但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证明了社会革命实现的可能,孙中山先生还特意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庆祝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之后,先是在1920年开始与苏俄人士进行接触,后在1921年,亲自在广西桂林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加上苏俄为了自身利益,愿意为孙中山先生提供援助,这样一来,理念切近加上利益相合,联俄也就是顺理成章了。既然联俄是顺理成章,那么带一带苏俄的小弟,中国共产党,那也是投桃报李应有之义了
![]()
1919年3月,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另一方面,则很可能是为了解决国民党自己的组织体系问题。孙中山先生奋斗了大半生,虽然声望崇高,但是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可靠班底。从兴中会到同盟会,再到中华革命党,乃至最后的中国国民党,内部一直是山头林立,成员也是成分复杂,甚至同盟会时期,还发生过一次分裂。
当时,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并要平均地权,按照设想,平均地权并不是要平分土地,而是在征收地税的同时,让土地升值的获益,为国家所有,也就是说,不动地主已有的蛋糕,而去拿地主未来的蛋糕。按说,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方式了,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家里是地主的同盟会成员,脱离出去,另成组织,继续革命了。
我很难苛责这些人是错的,在那个年代,能读书留洋投身革命的,普遍家里是有家底的,他们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为救国救民而奔走革命,而不是在家乡躺平享受,已是常人所不能及了。如今被告知,待到革命成功时,他们不仅不能封侯荫子永享富贵不说,还要把家里土地的未来升值收益交给国家,同时每年还要交地税。这就相当于你家里的十套房,房价涨上天,你卖出时也要按当初买房时的价格卖,同时,还要按当初买房时的价格,每年交房产税。这换谁,不得心里拔凉一截啊,而之后,他们也没有投靠清廷,出卖同志,可见他们只是想公私兼顾而已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这次分裂,对同盟会造成的打击也是确实存在的。之后,因为班底组织内部问题,导致的革命活动失败,也是不胜枚举,例如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等等
![]()
第一次护法战争中,孙中山先生曾被推举为大元帅
即便是已经几经改组的中国国民党,内部组织依然是个问题
到国共合作时,国民党党员名义上有二十多万人,但绝大多数都是挂名的党员,国民党中央不给地方党组织分配工作,地方党组织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入党也没有严格的程序。有些地方只要宣布参加广东国民政府,就可以把自己控制区域里的军政干部都登记为国民党党员。而一旦他们和国民党中央发生分歧,脱离广东国民政府,这些人就又自动脱离了国民党
组织如此松散,如此的缺乏纪律,又怎么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去完成未尽的革命事业呢?孙中山也在推动实行三大政策后,提出要按照列宁主义党的原则,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但是,很明显孙中山先生和国民党都没有这种能力,那么借助共产党的力量,来完善国民党的组织体系不失为一个办法。
况且,国民党内部,本就有不同的派系和声音,如今国民党的行动纲领,比之过去有了变化,为了促使和保证新的行动纲领能够贯彻执行下去,组织人员作出相应的变动,也是应该。共产党党员在国民党中,本没有什么关系派系,又对新的行动纲领绝对支持,用他们来压制反对声音,进而逐步改组国民党,完善自己的组织体系,也个打算也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共产党在宣传组织方面,能力很强,在国共第一次相爱中,又没有其他的任务,因而在各地广泛建立基层组织体系,效果显著。例如,北伐时期,各地的农民组织纷纷组织当地民众,箪食壶浆,协助北伐军,之后又在北伐军北上后,接管当地政权,甚至设卡收税。还有武汉和上海的工会,在北伐军接近的时候,直接组织起义,接应北伐军。到1926年国民党二大召开后,虽然共产党人数远少于国民党,但是仍有九成的国民党地方组织处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领导之下。在省一级的党部和大量基层组织中,共产党几乎都已占据了“大多数”。
可以说,如果没有共产党作为纽带,国民党自己都无法指挥自己的基层组织,这也是后来国民党右派,“宁愿错杀一万,也不错放一个”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也说明了,共产党对国民党组织体系完善的重要作用,倘若假以时日,很难说,国共两党会不会在孙中山先生的新纲领下,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新的政党。
然而,天不假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伐未起的1925年3月12日逝世,消息一出,宇内皆殇,就连对立的段祺瑞执政府,都发布指令,为孙中山先生举行国葬。而孙中山先生的逝世,让本就颇有裂痕的国民党内部,失去了统一的领袖,“左”“右”之争愈发激烈,而无人能够调和。最终,“右”派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纲领,让孙中山先生本是一步妙棋的决定,成为了日后国民党战败的祸根,不禁让人唏嘘
1915年7月,当时的北洋政府,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设立了植树节,日期定为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此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植树节改为了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
![]()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先在逝世地北京治丧,并安放在西山碧云寺,后在1929年移灵到南京钟山
值此清明,亦是孙中山先生,所倡议设立的最初植树节,谨以此文,纪念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所有曾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史上,流血奋斗过的仁人志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