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验:腰部沉困僵硬,像压着块石头,腿上仿佛牵着一条线,麻痛反复发作。吃了止痛药,做了理疗,却总是时好时坏。你是否想过,这背后可能是身体里的“寒湿”在暗中作祟?
对腰椎问题而言,驱散寒湿这件事,有时比单纯止痛更重要。
寒湿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对腰椎影响如此严重?
我们所说的“寒湿”,是两种病邪的纠缠。寒主收引,让筋脉紧绷;湿性重浊,使气血凝滞。健康人受寒湿会关节酸困,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本身椎体失衡、气血循环较弱,寒湿侵入后,更是雪上加霜。
![]()
具体来说,寒湿重的人常有这些感受:
腰腿发凉,遇冷加重,得热稍缓;
腰部僵硬如木板,转侧不利,晨起尤其明显;
下肢麻木沉重,走路像踩棉花;
舌苔往往白腻,舌体偏淡胖。
腰椎问题患者本身体质多偏阳虚,阳气不足以温煦经脉,寒湿就更容易盘踞在腰腿之间。它还会与原有的瘀血、劳损互相勾结,形成“寒湿夹瘀”的复杂局面,让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问题更加顽固。
为什么不能盲目采用常见的止痛方法?
不少人一腰疼就贴凉性膏药、吃清热止痛药,这对寒湿型的腰椎问题可能适得其反。
![]()
因为这些方法多偏寒凉,容易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而阳气是推动气血运行、温化水湿的关键动力,阳气受损,寒湿反而更加胶着难解。好比想把结冰的水管疏通,不用温水浇灌,反而继续加冰,只会让堵塞更严重。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体质多属本虚标实,肾气亏虚是根本,祛除寒湿必须采用温通而不伤根本的调理思路。
一杯为腰突朋友量身打造的“温经祛湿茶”
以下茶方,兼顾补肾与散寒,温通并行,安全平和。我们来细细解读其中配伍:
补肾强腰(固根基):
杜仲、牛膝、枸杞子、红枣
这几位是帮腰肾“打地基”的。腰为肾之府,肾气充足才能强健骨骼、充沛阳气。它们能温和滋养肾精,提供根本支撑,让腰部有力气去抵抗病邪。
散寒通络(驱病邪):
桂枝、羌活、威灵仙
它们负责把盘踞在腰腿的寒湿驱逐出去。桂枝温经通阳,羌活祛风湿止痛,威灵仙通络除痹,等于是给身体安装一台“除湿暖风机”。
辅助力量(化湿浊):
茯苓、苍术、生姜、甘草
这组药各有妙用:茯苓健脾利湿,切断湿气来源;苍术燥湿健脾,从内部化解湿浊;生姜温中散寒,增强全身阳气循环;甘草调和诸药,守护脾胃功能,让整个方子温和有力。
![]()
怎么饮用才能事半功倍?有哪些细节要注意?
做法:每味药材取3-5克,用开水冲泡后焖15分钟,或放入小锅煮沸转文火慢煎10分钟。
喝法:建议每日下午3-5点(中医认为此时膀胱经气血旺盛,与腰背密切相关)饮用1-2次。温度以温热适口为宜,避免冷饮加重湿气。
疗程:贵在坚持,一般连续饮用20天左右,会逐渐感觉腰部变得温暖灵活,腿脚轻快。
这杯暖骨茶终究是辅助调理之法,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急性发作期仍需及时就医,平时也要注意避免久坐、弯腰负重。腰椎的养护是一场耐心工程,在尝试任何新方之前,若体质复杂或正在服药,请务必咨询您的中医师或康复医师。
方向对了,一步步来,身体会记住这份温暖呵护,逐渐找回轻松自如的状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