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
人民网重庆11月3日电 (记者胡虹)“现在去医院,挂号的时候就能知道医生的医保支付记分,看病更安心了!”近日,刚在重庆市大渡口区重钢总医院结束就诊的张先生说道。今年以来,在数字重庆建设背景下,大渡口区精准发力,聚焦传统医保基金监管“只能处罚机构、难以监管到人”这一痛点,积极探索“医保支付资格管理”一件事应用场景建设,凭借数字技术搭建起多跨协同的智管体系,为医保基金监管带来了一场全新变革,让群众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与安心。
大渡口区医保支付资格智管体系直击精准记分、多部门协同、群众感知改革成果等关键难题,将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的核心信息归集整合,形成了标识清晰的“一医一档”。截至目前,全区4100余名人员数字化建档完成率达100%,让医保支付资格管理有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大渡口区采取梯度记分方式,将年度记分额度设定为12分,并细致划分为12分、9-11分、4-8分、1-3分、0分五个记分档次。根据责任区分和记分区间,创新“红橙黄蓝绿”五色记分预警机制,由重及轻对应终止、暂停、约谈等不同的监管措施。同时,为体现柔性引导,还贴心提供了线上记分修复渠道,相关人员可通过在线学习、跟岗实践等多种形式修复记分。重钢总医院的一位医生感慨道:“记分机制更像为医疗服务质量上了一道“守护锁”,时刻提醒我们用更严谨的态度守护患者的健康与信任,而多形式的修复方式,又让我们感受到了管理的人性化。”
“记分结果”的应用成效显著。大渡口区将记分结果精准推送至相关部门,作为问责调查、信用管理、执业管理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大大增强了“联合惩戒”的威慑力。此外,还启用“记分晾晒”群众联享机制,通过挂号关联的方式向社会公开记分情况。群众在挂号时就能查看出诊医生记分情况,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直线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大渡口区制定跨部门协作运用机制,推动多部门深度参与协同管理,强化了多跨协同治理的力度,激活了医保基金监管的新质效。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是全国实施的新举措,存在信息不透明、部门协同难等问题,现在通过数字技术构建智管体系,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大渡口区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感慨道,“开展以来,已对3批次记分结果进行协同处理和晾晒,相关人员自律意识明显增强,群众就医购药信任度进一步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