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立新村乡村会客厅内,一场以“仁和・十里大河”为主题的“文创+青创”人才沙龙如期举行。来自市内外的多位文旅企业负责人、优秀农文旅产业主理人,与区级部门、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共同探讨通过青年创业和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文创+青创”双轮驱动,将仁和区立新、红旗、莲花、总发和板桥等村打造成西南乡村振兴创新策源地和产业研学中心。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围绕青年人才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展开深入交流。
“乡村振兴不是‘单点突围’,而是‘系统作战’。”浙江乡立方乡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小春以“乡村运营‘四位一体’系统方法与实践”为主题,为现场嘉宾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方法。仁和区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丹从环境立新、内容立新、品牌立新、精神立新四个方面分享了她的思考。“立新与青年文创,是一场勇气、智慧、担当的双向奔赴。”张丹向现场青年人才发出诚挚邀请,期待更多朋友来到仁和,为“文创+青创”品牌注入新鲜血液。仁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文现场表示,当前立新村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各类青年人才加入。仁和镇将优化服务保障,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为青年人才扎根、项目落地搭建广阔平台。
沙龙交流环节,与会青年代表结合实践经验畅所欲言,为乡村振兴贡献“金点子”。东区文旅特色空间“拙务园”主理人谭媛提出“文化前站”思路,建议整合云贵等周边地区非遗资源,鼓励青年参与非遗文创的设计、制作与推广,构建“非遗+青年+创意”的良性循环。“做文化别想着赚快钱。”谭媛的话很实在,“要守住初心,用‘花小钱办大事’的智慧,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文化空间。”攀枝花仁和区观星揽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鸿从企业视角给出建议:“想做好乡村运营,首先要把自己当成‘新村民’,和村集体拧成‘利益共同体’。”他认为,既要“修内功”,挖掘培养本土青年人才;也要“借外力”,整合资源、串点成线,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这场选择在“立新·光芒大地”举办的人才沙龙,让现场参会的青年人才和网络达人团队负责人信心满满。据了解,仁和区将以仁和“十里大河”创富走廊中的立新·光芒大地单元为核心载体,在理念创新、机制改革、市场对接、业态培育、经验总结五个维度,探索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创+青创”品牌及共富模式。
下一步,仁和区将以“文创+青创”为纽带,汇聚更多青年智慧与力量,让乡村不仅“留得住绿水青山”,更“育得出新动能、聚得起新人才”,真正实现从“输血式振兴”到“造血式发展”的跨越。(宋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